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理念建構與實施路徑*

2021-04-15 01:26:29
浙江社會科學 2021年9期
關鍵詞:教育

□ 徐 蕾

內容提要 創業活動屬于勞動的一種復雜形式,近年來優秀創業者作為出色勞動者的身份開始明顯受到重視,但創業教育中勞動精神的融入問題尚未受到足夠關注。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的理念建構,其著力點為,在體力勞動減少背景下,需要不斷培養勤奮勞動的精神;在物質條件改善背景下,需要倡導勞動與休閑相融的文化;在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需要不斷強化創新勞動的元素;在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需要更加堅守勞動的人文使命。在實施路徑方面可以通過“以賽助推”與“勞模示范”相結合,加強過程務實引導;通過“價值引導”與“小微實踐”相結合,注重身邊項目拓展;通過“公益創業”與“數字創新”相結合,漸進提高教育效率。

從個體角度講,“勞動精神是每一位勞動者為創造美好生活而在勞動過程中秉持的勞動態度、勞動理念及其展現出的勞動精神風貌”①;從社會角度講,“勞動精神是對廣大勞動者實踐狀態的高度總結和具體概括”②。有學者提出勞動應當作為社會正義的基礎和依據、作為權利和享受的前提,由此建構出的社會精神系統為勞動精神,勞動精神通過主體自覺得以激活③。而創業教育一般是指學校、家庭、社會針對受教育者所開展的或顯性或隱性的,旨在擴展創業認知、增強創業意識、提升創業素質能力的教育活動④。創業活動則常常是指捕捉商業機會,整合各種資源,滿足社會需求,獲得商業價值的過程⑤,廣義的創業還兼具經濟、政治和社會意義⑥。創業活動屬于社會勞動的一種復雜形式,有時表現為與其他多人一起完成的一項系統性勞動,有時表現為少數人完成的一項復雜性勞動。長期以來創業活動的勞動屬性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直到近幾年優秀創業者作為出色勞動者的身份開始明顯受到重視,例如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評選中,大批創業者當選。但是,在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作為勞動者被表彰的同時,創業教育中勞動精神的融入問題尚未受到足夠的關注。

一、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理念建構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家庭更主動地接納創業教育

現實生活中,很多從事創業活動的父母并不會主動向孩子介紹其創業細節,很少主動引導孩子在課余時間參與創業實踐,孩子深度了解父母創業活動的機會不多。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很多父母并沒有把創業活動當成一項值得自豪的勞動,甚至一部分父母把自己的創業視為是無奈的選擇。不少從事創業工作的父母感覺“自己只是做點小生意,這些事情和孩子沒什么好說的”。有些創業很成功的父母談到這個問題時會說,“創業太辛苦,孩子們就把書讀讀好,最好別干這個”。可見,很多有創業實踐的家庭,對子女進行的創業教育并不深入,甚至不少是進行反向引導、不鼓勵子女今后創業,其重要原因在于沒有認識到子女今天學習創業知識對其能力提升會有裨益。而那些父母本人和親屬中沒有創業實踐的家庭,進行家庭內的創業教育則更少。

如果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增強創業作為一項光榮勞動的榮譽感,使不從事創業活動的家長因此而更加尊崇創業者,使從事創業的家長更加為自身的創業實踐而自豪,那么家長群體與孩子在交流中進行創業教育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目前在國家層面上把創業者作為勞動者群體重要組成部分的態度已經明確,這一點從全國勞動模范的評選中已經可以看出,但廣大民眾對此的認知總體尚顯模糊,改善這種群體性認知現狀,需要將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另一方面,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也會改變家長對創業教育作用的看法,使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創業能力也是勞動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的創業能力提升后,其勞動能力也會因此而提升。由于勞動能力具有可遷移性,創業教育對提升孩子們綜合素養的作用更易被認可。此外,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之中,創業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會進一步彰顯。創業教育絕非簡單的從商賺錢的技能教育,而是培養創造美好生活、保持良好創業狀態的勞動精神風貌教育。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家長主動接納、開展創業教育,那么我國創業教育就能更好地融入孩子們人生成長的第一課堂,全社會創業教育的成效無疑會有巨大躍遷。

2.有利于中小學更全面地啟動創業教育

缺乏勞動精神的指引,中小學的創業教育發展也會受到制約。因為中小學生距離創業實踐畢竟太遠了,在大多數人看來,即使他們中有一部分人今后會從事創業活動,在中小學階段也只需稍微了解一些創業案例或創業者典型事跡即可。在這種認知之下,中小學階段向全體學生實施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容易受到質疑,創業教育形式創新的必要性也容易被忽視,這對全面推進中小學階段的創業教育顯然是不利的。實踐中,雖然2000年以后國內一些中小學在創業教育方面加大了探索的步伐,例如人大附中在2006年就篩選培育了校內創客項目84 個,社團創客30 個,家庭創客11 個,校外創客11 個⑦,但總體而言中小學創業教育的實踐仍明顯滯后,大部分學校在這方面還鮮有創新。直至2015年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專門提案“創新創業教育從中小學開始”⑧。從美、英等國的實踐來看,中小學創業教育完全可能做到形式豐富、效果可信。

另一方面,體力勞動教育項目明顯減少,五六十年代“學工”“學農”項目基地大多已不復存在,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載體和平臺不多,有些教育項目已變身為技藝學習類活動,例如陶藝、剪紙、手工等;有些則演變為休閑娛樂類活動,例如作為緊張學習之余的放松式參觀類活動⑨。部分教育項目呈現為空有勞動教育之名卻無勞動教育之實的狀況,中小學勞動教育亟需創新載體和平臺。在此背景下,如果創業活動被廣泛認同為一項勤奮勞動,那么,中小學的勞動教育就能與創業教育進行很好地結合,例如在中小學校園內甚至在校園周邊的社區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小學生模擬創業活動等。同時,校外典型創業者進入中小學校園與師生交流的機會也將更多,合作的形式也將更多樣。

3.有利于高校更有效整合校內外創業教育資源

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經過二十余的努力,已經進入全面普及化階段,中央教育行政部門在對高校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作出統一要求的同時,始終重視鼓勵各個高校的自主創新,曾在2002年、2016年、2017年三次確定試點、示范院校。通過這些努力,高校創業教育的初級普及階段已基本完成,目前我國正進入創業教育質量提升階段,在此階段需要高校更好地整合內部創業教育資源,緩解在初級普及階段存在的專業教師參與創業教育不足、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入不深、高校實驗室與創業教育較疏遠等問題。

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將有助于改善上述問題。筆者在對十余所高校的訪談調研中發現,目前相當比例的高校專家學者依然認為創業教育與自身關系并不大,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創業教育主要是“做生意教育”“經營教育”“賺錢教育”,這對沒有創業意向的學生而言,顯然意義不大,而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數量本身又不太多,因此創業教育與自己關系不大。如果把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創業屬于勞動的一種重要形式的認知更容易深入人心,創業教育具有勞動教育功能的屬性也容易被廣泛接受。由于高校專家學者對于大學生群體應當加強勞動教育的觀念比較一致,如果創業教育可以作為勞動教育一種有效載體呈現于高校之中,創業教育的受接納度將大大提高,高校內部更多專家投身創業教育、更多的實驗室和機構參與創業教育的阻力就會減少。高校內更多資源參與創業教育,是實現高校創業項目與高校學科優勢深度結合的重要基礎。

缺乏勞動精神的指引,創業活動容易被視為風險投資甚至投機,創業教育背后的規律性容易被忽視。社會在報道成功創業者事跡時,往往更多地聚焦于創業者傳奇式的經歷,而不自覺地忽視創業活動背后的一般性規律。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之中,更容易引導社會認知回歸創業活動的勞動屬性,即創業是一項“值得尊重的勤奮勞動”,而不僅是一項“為個人謀利的活動”,同時使受教育者更認同創業是一項人人皆可學習、人人皆可嘗試的社會實踐活動,而非僅適合于少數人的特殊項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也更易深入人心。只有當創業的勞動屬性被更多人所認可,創業教育作為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必要性才更易被自覺認同,高校整合更多校外資源參與創業教育的基礎才會更堅實。

4.有利于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更自覺支持創業教育

經過我國二十多年的創業教育實踐,越來越多的人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持積極態度,但仍有不少人由于感覺“大學生既少經驗,又缺資金,創業很難”,因此對在大學校園開展創業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始終抱有懷疑態度。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很難通過淺層次的道理說教或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宣傳而改變。受這種觀念的影響,企業和社會組織支持創業教育的力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創業教育中政府推動型特征依然非常明顯,高校創業教育的內生動力依然需要提升⑩。

如果把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突出創業的勞動屬性,強化大學生作為勞動者或者準勞動者所具有的獨特創業潛質,那么大學生群體與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在創業領域完全可能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例如可以結合企業的需求確定專題,組織創業團隊進行創業實踐,其實踐成果可以應用于企業之中,相對應地,企業可以為此撥出專項經費,安排專門的導師,實現雙方共贏。這種模式既可以為企業的創業實踐提供更豐富的創新思路和新生力量,也可以為高校創業的實踐教育提供創新模式;并且,企業的創業項目也可以更常態化地吸納部分師生作為項目團隊成員,借以優化企業創業的團隊結構。同樣,這種合作形式也完全可以在企業之外的其他社會組織中進行。筆者認為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創業教育的實用價值會更加凸顯,高校在創業教育中與外界合作的互動共贏特征會更好呈現,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更深入支持高校創業教育的良性機制也更易形成。

二、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的著力點

1.在體力勞動減少背景下,培養創業者勤勞吃苦精神需要新載體

很多時候創業是一項辛苦的勞動,往往需要長久的堅持,如果缺少勞動精神指引,創業者難免會出現奮斗精神不足的現象。我國改革開放初的第一代創業者很多是為了生計而奔波,他們勇于吃苦、勤于奮斗,雖然很多創業者從事的項目并不起眼,但是他們卻能夠長久堅持,支持他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勇于奮斗的勞動精神。改革開放以后成長起來的新生代創業者,家庭條件殷實者越來越多,平均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但參加體力勞動的比例越來越低。科技的進步使人類越來越遠離重體力勞動,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廣泛應用,連很多家務勞動都可以由機械來代勞。傳統讓青年學生參與體力勞動來提升勞動意識的應用場景明顯變少,甚至在很多中小學中,一部分打掃教室的勞動也開始由家政公司來完成。

新生代創業者需要更多勤奮勞動勇于吃苦的精神,但當今社會勞動形態結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勞動教育的載體和形式也需要相應創新。之前重視以參與體力勞動實踐為主培養勞動精神的作法,應當及時轉變為“體腦并重”培養勞動精神的新模式,腦力勞動中的“學研發、學探索、學攻關”對培養勤勞吃苦精神的意義應當受到充分重視。筆者認為結合現實問題的“研究攻關”項目,不但需要鼓勵理工科學生結合本專業領域開展,而且可以鼓勵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學生結合現實問題開展。

外部社會大環境中,由于科技進步,腦力勞動占勞動總量大比例提高。在很多服務型企業、科技型企業中,大批腦力勞動者聚集在一起,常態化地進行高強度的腦力勞動,甚至出現了“996”“007”等工作制現象。針對該現象,社會大多是從個體員工的休息權益保護和企業的用工倫理角度去討論,但是在保護員工權益的同時,對如何開展好腦力勞動教育則很少討論,而這同樣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使青少年深入理解創業是一項辛勤的勞動,需要強化“做中學”的機制,在重視講授性課程的同時,加強體驗性、實踐性課程的建設,使青少年有一定量的體力方面的付出,否則紙上談兵終難真正體會創業活動中的艱辛。

2.在物質條件改善背景下,創業者群體休閑文化需要勞動精神有效規導

在改革開放之初,由于物質資源的匱乏,需要全社會節制消費、節約資源,從而促進社會更好發展。而隨著經濟方面越來越富足,消費對于推動社會充分就業和保持經濟活力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的成就使富足家庭比例不斷提高,那些事實上無需通過本人辛苦勞動、僅靠家庭財富就可以獲得富裕生活的人群數量也越來越多,如何保持這些人勤奮吃苦的勞動精神,使他們避免沉迷于單純享受,對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創業教育同時把勞動精神更好地融入創業教育殊為必要。創業作為一種勞動,與其他勞動相比更加具備個性化的特征,創業可以使勞動者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和資源優勢、對接社會需要、開展商業化運營從而實現創業者的人生價值。

創業教育中融入休閑文化,將更能貼近當下青少年的生活現實,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如何處理勞動與休閑之間的辯證關系。馬克思認為,勞動和閑暇是人全面解放與發展的關鍵所在,全面發展的人能夠以閑暇尺度決定勞動的數量與內容,個體發展是對勞動與閑暇的合理配置,人類發展則是對兩者合理性關系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勞動者能夠更容易體驗到創業是自身的自主選擇而非被迫的苦役。因此,健康休閑的項目、內容、平臺保障建設的及時跟進顯得非常重要。對于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第一批創業者而言,一部分經歷暴富的人身上可能會出現某些不健康的消費風氣,甚至直接影響其下一代出現“炫富”等現象,而創業教育中的休閑文化建設將會很好地有助于扭轉這些不良風氣。創業者群體休閑文化發展需要勞動精神加以規導。

勞動精神融入創業教育過程中,需要整合休閑文化,警惕享樂主義、攀比文化。隨著我國精準扶貧取得重大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對于原先貧困地區的幫扶保障力度不斷加強,這一方面使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縮小,使底層勞動者更加有尊嚴;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續關注貧困群體的創業教育,不能使助困、幫困活動助長懶人文化,要使被幫扶者變得更加勤勞。提升他們始終以勤奮勞動精神識別身邊的各種創業機會的意識,運用商業化的手段,創新性地在服務社會中獲取更好的收入。

3.在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創業者群體需要不斷強化創新勞動的意識

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代創業者中很大比例進行的是模仿型創業、跟隨型創業,即模仿國外的產品或服務模式,滿足市場的現實需求期待,從而獲得創業利潤,其中還有很大的比例是直接模仿親朋好友開展創業活動,以“他們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的方式走上創業道路的。這種創業模式在處于市場需求缺口巨大、賣方市場更具話語權的情況下,由于能夠及時滿足社會的現實需求,對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創業者也因此獲得成功。但是隨著市場供給日益豐富、充足,國內同類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日趨激烈,而國際市場的高端競爭更依賴科技支撐,在此背景下,數字技術、產業升級、智力勞動成果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相對于勞動數量,勞動質量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日漸增大,勞動精神中的創新導向越來越強,傳統模仿型創業面臨極大挑戰。與此同時,創業活動對于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也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新技術轉化為現實應用過程中,創業活動的中介作用舉足輕重。無數潛在的創業者在市場利潤和社會責任的驅動下,不斷地進行著將新技術推向市場的嘗試,這些群體中率先成功的部分創業者們引領了技術應用化、商業化的成功。

在此背景下,創業教育需要更多融入創新勞動元素,使創業者在創業過程始終帶領創業團隊堅持開拓創新。在高校創業教育課程中,針對人文社科類學生的創業教育應當增加其與校內外科技創新技術和創新科技團隊接觸的機會;針對理工類學科的學生,應當進一步增加其技術商業化的意識。筆者認為,在具體操作層面,擁有實驗室管理權限并掌握大量科技專利的教授學者們,應該切切實實成為創業教育的積極行動者,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接受“創業是一種高質量的勞動”的觀念,他們參與創業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實提升,科技創新與創業實踐深度結合才能真正落地。

4.在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創業者群體需要更加堅守勞動的人文使命

改革開放初的第一代創業者大多為生計而投入創業,對于創業活動的社會價值關注度總體偏低,創業企業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相對較低。中國自古推崇“義商”,摒棄“奸商”,歷來有大量商人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例如我國古代就有很多人購置田產捐出作為“學田”,并雇傭專人耕作,將其中的產出長期用于資助本地教育,這一作法在明代甚至成為一種風氣?。新生代創業者需要弘揚傳統商道,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回歸創業活動的勞動性質,更加有助于提高創業教育的社會責任。勞動具有人民性,在為自身創造勞動收益的同時,也時刻在為社會創造價值,而且只有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勞動者自身的價值才可能實現。只要煥發更多樂于奉獻的勞動精神,新生代創業者承擔社會責任的自覺性就能自然提升;同時,新生代創業者如果能深刻意識到創業是一項高尚的勞動,并自覺認同這項勞動的目標是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使創業者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那么創業者就不容易在追求經濟目標中迷失自我。

現如今,人工智能在工業生產、自動駕駛、醫療衛生、行政司法等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與人的互動因為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而被削弱,借助人工智能作為載體和中介完成勞動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越來越多的機器開始具備類似于人的思維能力,通過借助大數據、大運算進行分析,其深度學習能力也完全可能突破人類智力的極限,同時由于這類機器人的“肌體”不受生物體特征的限制,其在力量、速度、體型等方面具有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機器具備了很多“類人”甚至“超人”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人類的倫理更加需要尊重,可以預見,今后幾十年中將有大量的創業者馳騁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之中,這些全新的領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大量的、暫時性的規則缺失,需要創業者通過道德自律、社會倫理進行自我規制。在勞動精神融入創業教育中貫穿更多的人文關懷,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迫切需求。

三、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的實施路徑

1.“以賽助推”與“勞模示范”相結合,加強過程務實引導

過去二十多年中創業計劃類比賽對于我國創業教育觀念的普及貢獻巨大,參賽的高校越來越多,參賽獎項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從某種角度來看,一部分高校領導和教師很大程度上因為創業大賽增加了對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隨著我國創業教育步入新發展階段,創業比賽作為一項勞動項目的比賽,其實效性應該進一步提高,紙上談兵式的項目顯然難以得到認可,空有形式、缺乏內涵的創業項目應該為創業大賽所摒棄。但事實上,由于比賽過程中信息仍然具有高度的不對稱性,因此摒棄那些做表面文章的參賽項目首先需要高校加強自律以及社會公共的輿論監督,而不能僅僅依靠比賽評委的監督或篩選。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應該體現于高校師生務實的價值觀,最終形成以夸大作假為恥的正確導向,使參賽項目的真實性、可操作性得到保障。為此,應該逐漸降低創業大賽的功利性,回歸創業大賽的本真色彩。筆者認為,可以在適當的時間減少甚至取消某些全國性賽事,取而代之可以建立地區性賽事。相對應地,取消全國性獎項,改為區域性獎項,弱化競賽的功利性,強化其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更好發揮出以比賽助推真實有效的創業實踐活動的作用,從而提升獲獎創業項目的社會實效性,最終進一步提升獲獎項目的社會認可度,即絕大多數的獲獎項目是經得起社會考驗的好項目。

創業是一種勞動形式,創業者作為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優秀者理應享受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創業者勞動模范的評選標準顯然應該更加凸顯其作為優秀勞動者的特征,因此勤奮工作、勇于奉獻、團隊協作、熱心公益等特征首先應該得到關注,而不能僅僅把創業所獲得的收入或身價作為主要的評比標準。由于作為勞模的創業者應該起到引領社會潛在創業者學習的作用,因此在評選中應該突出其“值得學習性”“可學習性”。所謂“值得學習性”是指候選人具備作為優秀勞動者的各項特質;所謂“可學習性”是指大部分候選人所具備的優秀特征對于普通創業者是可以學習、可能學習的,而非遙不可及的,只有這樣,他們的先進示范作用才能更好發揮。在具體宣傳推廣過程中,更應當加強“貼近型”創業者的宣傳推廣,而非“高大型”創業者的宣傳推廣,并且不斷強化其作為優秀勞動者的特征。筆者認為通過優化“以賽助推”,結合“勞模示范”,強化創業教育中的勞動精神教育,注重過程務實引導,無論對于創業教育還是勞動教育都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2.“價值引導”與“小微實踐”相結合,注重身邊項目拓展

勞動精神融入創業教育,既需要注重宏大敘事的價值導向,也需要小微實踐的細節落實。勞動精神的融入首先需要價值觀上的引導,需要使受教育者加深對勞動價值和意義的理解,目前的創業教育課程中,現實問題導向突出,但對于勞動意義層面的講授相對不足,對于“為誰創業、為什么創業、如何面對創業挫折”等問題的深層分析尚未能入心入腦。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組過程,即把具有內在邏輯的材料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相聯系,使新舊知識體系相互碰撞并發生作用,進而使新的材料在學生頭腦中獲得實踐的意義?,引發受教育者深度參與和反思對教育活動發展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怎樣才算含有教育意義的勞動”?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認為一種純粹機械的、與精神工作不相連的體力工作,是不具陶冶價值和教育意義的,不能算作“教育學上的工作”?。勞動教育必須是在工作之前就有一定精神上的思考,而且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加強反思、綜觀和考慮?。因此,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不斷引導受教育者體驗創業作為一項光榮的勞動對于完善個體人格和回饋社會的寶貴價值,而在此過程中價值引導和反思不可或缺。

勞動教育應當鼓勵“做中學”。杜威曾指出,學校即社會,學校這個小社會中應該具備反映大社會的各種類型的作業,以便使學生能與社會進行互動,掌握基本技能?。有效的創業教育應當很好地承擔起“聯結者”的角色,即將創業教育課程中的概念與身邊的資源優勢、實踐項目有機聯結起來,使學生能夠開展有效創業模擬實踐,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創業能力的提升。一些高校的教師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例如有些鼓勵學生在宿舍樓里開展綠色小植物的銷售活動,以一個學期為周期,總結指導其經營成效;有些則將學生分組,請學生在雙休日體驗擦皮鞋,小組間開展競爭,看兩天內哪一組經營額更高等。這些項目雖然很小,但是由于具有極強的參與性和趣味性,很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深入參與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經驗。

3.“公益創業”與“數字創新”相結合,漸進提高教育效率

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的過程,是全社會更加認同創業活動屬于勞動形式之一觀念的過程,也是逐步強化創業活動更具人民性、社會性觀念的過程。而在凝聚這一共識的過程中,公益創業由于其公益性的特征,更容易被社會接納,特別是近年來參與公益的意義和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組織和群體接受。例如,從2015年開始阿里巴巴公司將公益納入員工考核,推出員工“每人每年3小時”的公益理念?;2019年司法部專門下發文件,明確提出執業律師每年參與不少于50 小時公益法律服務的倡導?。這些都表明我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已經呈現很多新的趨勢和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公益活動已經從簡單的“學雷鋒、做好事”到“把公益做得更專業”“把公益做得更有持續性價值”方向發展,促進公益創業顯然也將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創業教育如果與公益更深度結合,那么通過公益創業載體能夠使全社會更深刻地理解創業者應具有的公益精神,也能夠使全社會更加理解很多創業活動在具有商業性的同時也兼具人民性、社會性特征。在此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加強對公益創業活動的引導和監管也非常必要,因為確保公益創業活動的公益性是保證其公信力的重要基礎,也是其良性、持續發展的堅實保障,而中小學和大學應當在公益創業教育中發揮引領性作用。

近年來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其應用深刻地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變遷,而這對勞動教育的社會需要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今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遙遙領先,腦力勞動者占比日益增長,勞動教育需要更好服務于創新型社會的要求。勞動精神深度融入創業教育,應當更多關注數字創新領域的創業教育,對于這些領域的初始創業者和潛在創業者,需要不斷加強勞動精神教育,在倡導勤奮吃苦精神的同時強化社會責任、鼓勵科技創新、引導健康休閑。

注釋:

①喬東,蕭新橋:《深刻理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人民網》2019年4月30日。

②趙浚、田鵬穎:《新時代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與培育路徑》,《思想理論教育》2019年第9期。

③何云峰、萬婕:《勞動精神的主體性闡釋》,《思想理論教育》2020年第6期。

④嚴毛新:《從社會創業生態系統角度看高校創業教育》,《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⑤[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內利、周偉民、呂長春譯:《創業學(第6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頁。

⑥王占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第4頁。

⑦陳璐:《中小學要不要做創業教育》,《中國青年報》2016年5月17日。

⑧施劍松:《全國政協委員李蘭:從中小學開始創新創業教育》,《中國教育報》2017年3月9日。

⑨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本質在于培育勞動價值觀》,《人民教育》2017年第9期。

⑩嚴毛新:《政府推動型創業教育:中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歷程及成因》,《中國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徐蕾、嚴毛新:《多重制度邏輯視角下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演進》,《教育發展研究》2019年第3期。

?王曉杰:《馬克思休閑思想及中國休閑經濟發展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金樹:《明代私人捐田助學風氣的興起及其作用》,《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3期。

??曾天山:《勞動教育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26、312頁。

?李明德、金鏘:《教育名著評介:外國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頁。

?戴本博、單中惠:《外國教育通史:第五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頁。

?楊波、陳鍵:《馬云:阿里員工每年須投身公益三小時》,《人民網》2015年5月6日。

?孝金波、燕文青:《司法部:倡導律師每年參與不少于50 小時公益法律服務》,《人民網》2019年10月23日。

?胡玉玲:《產業結構演進視角下的勞動教育形態變遷》,《勞動教育評論》第2 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83頁。

猜你喜歡
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車內教育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1:59:30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教育心得
贏未來(2020年1期)2021-01-07 00:52:26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人大建設(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8
什么是“好的教育”?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讓教育成為終身之擇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7在线国产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欧美在线黄|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午夜毛片免费看| 国产91高清视频| 久久99国产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干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日韩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www.youjizz.com久久|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成人亚洲天堂|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婷婷午夜天|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婷婷亚洲视频|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青青青草国产|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精品国产www|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久久无码av三级|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亚洲九九视频|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亚洲成人|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九一九色国产|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午夜日b视频| 91青青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狠狠v日韩v欧美v| 色综合成人| 日韩123欧美字幕|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精品第|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伊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