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桂
(百色市田陽區自然資源局,廣西 百色 533600)
百色市田陽區是廣西油茶種植面積較多的區份之一,是全國油茶發展重點區。主要分布在玉鳳鎮,五村鎮、頭塘鎮、坡洪鎮、那滿鎮、那坡鎮、洞靖鎮等有零星分布,我縣現有油茶林面積是:18.8 萬畝,其中,8.4 萬畝屬于衰產林,6 萬畝屬于盛產林,4.4 萬畝屬于初產林。目前,大部分油茶林的樹齡老化,品種混雜,加上粗放經營,使油茶生產低產、低效,無法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文根據多年的實踐栽培經驗,結合油茶的生產特性進行了要點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油茶具有85%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對于心腦血管疾病、高膽固醇等問題都有著良好的作用,是目前保健品市場上最為理想的食用油之一。
油茶喜溫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氣溫16 ~18℃,花期平均氣溫為12 ~13℃。突然的低溫或晚霜會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連續降雨,影響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一般適宜土層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適于石塊多和土質堅硬的地方。
一般造林選苗兩種,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是實生苗,特點是后代分離,主根粗壯,生長迅速,成活率高,抗逆性強;母樹性狀影響后代性狀。無性繁殖的類型是芽苗砧嫁接苗、小苗嫁接苗、扦插苗,其特點是:最大限度保持木本的優良性狀,結果早。
油茶在生產和栽培中,在栽培過程首先是良種的培育和壯苗,二者是地徑0.4 厘米左右,苗高則約為30 厘米以上,無明顯病蟲害,且根系發展完整的營養杯苗為宜。
油茶的選種是關乎油茶產量的關鍵因素,我們應當選擇適應性較強的品種,適合在全區種植的油茶良種:本土油茶、岑軟3 號、岑軟3號、岑軟22 號、岑軟24 號,桂無1、桂無2、桂無3、桂無4、桂無5 等選擇植株健壯的生產期母樹作為種源采摘。
油茶樹對土壤的要求:山地紅壤、黃紅壤地均可造林,土層厚度在1 米以上,PH 值4 ~6.5;對坡向和坡度要求:選擇光照充足的南向、東向或東南向陽坡和半陽坡的中下部。為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最好選擇25°以下的斜坡或緩坡造林;對海拔高度的要求:800 米以下均可種植,一般宜選海拔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200 米以下的地帶。
一般油茶的定植是在11月至來年3月這段時間之內,以春季定植效果最為良好,定植也比較適合選在晴天傍晚或者是陰天來進行,但是注意不能在濕度太高的條件下進行。挖坑于造林前3 個月進行整地,一般在頭年秋、冬季進行。采取全砍清山,清除雜灌、樹蔸等。坡度小于15度時全墾,坡度在15 ~25 度時帶墾,坡度大于25 度時穴墾。一般選用2×3 米、2×4 米的株行距。挖穴大小為60×60×50 厘米,也可沿等高線定線撩壕,壕深60 厘米,底寬60 厘米。挖好樹坑后回填表土至穴深的1/3,放入基肥,有條件的可以每坑放30 斤放農家肥或麩餅肥2 斤~4 斤或者每坑放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1 斤。將表土與基肥充分拌勻。
選擇在雨天或者陰天定植苗木。定植時盡量壓緊土杯周圍的泥土,陰天種植需要淋定根水或者先把種苗泡到水桶里邊浸泡邊種植,確保苗木根須保濕,保證成活率。
油茶是一種慢生樹種,實生苗一般是5-7 年進入初產期,嫁接苗3-5 年進入初產期,為了方便油茶樹管理,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油茶新造林地采用林農間種效果非常明顯。油茶新造林地可以和玉米、木薯和豆類間種。林農相間具有保濕、保水肥和避免雜草覆蓋的作用。2012 年至2016 年間,我縣在五村鎮雷圩村、玉鳳鎮坤平村開展油茶新造林地進行林農相間的實驗:一是在雷圩村做兩個方塊的實驗地100 畝,每塊地50 畝,1 號地新造林油茶地里連續3 年間種玉米;2 號地單純種植油茶。兩塊實驗地每年施肥、除草兩次。4 年后驗收,1 號地油茶樹生長量平均高度1 米,平均冠幅0.9 米,進入初產期;2 號地油茶樹生長量平均高度0.6 米,平均冠幅0.4 米,尚未進入初產期。二是在玉鳳鎮坤平村開展油茶新造林地進行林農相間的實驗地也同樣是做了兩個方塊的實驗地100 畝,每塊地50 畝。3 號地新造林油茶地里連續3 年間種黃豆;4 號地單純種植油茶。兩塊實驗地每年施肥、除草兩次。4 年后驗收,3 號地油茶樹生長量平均高度1.2 米,平均冠幅1.1 米,進入初產期;4 號地油茶樹生長量平均高度0.7米,平均冠幅0.6 米,尚未進入初產期。
通過林農間種實驗證明,油茶樹生長量明顯增長,提前進入初產期。林農間種起到土壤松動、保持水肥正常供給油茶樹根系的吸收,利于油茶樹的生長。而與豆科植物的間種生產量更高,因為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起到增加肥力的效果。

林農間種的實驗對比:
松土除草 :苗木種植后,當年9-10 月和次年分別在5-6 月各1 次,松土深度5 ~10 厘米。松土除草后緊跟著施肥,雨天施以氮為主的復合肥,有條件的冬季施1 次腐熟農家肥,每株施5 ~10 公斤。采用環狀溝施,在樹冠外沿挖寬深各20 ~30 厘米的圓形或圓弧形溝,將肥料均勻施入,蓋土踏實。盛果期前主要施氮肥,適當磷肥,盛果期后配方施肥。3 ~4 月、7 ~8 月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配方肥0.5 ~0.75 公斤。開溝施肥,即在上坡沿樹冠投影線開深20 厘米,長1 米左右的弧形溝,施放肥料后蓋土壓實。一般在秋冬時對油茶進行施肥,并在樹冠投影之外進行深翻處理,但避免傷及油茶根部,可分年度對油茶的翻耕處理進行對角輪換??啥嗍┯袡C肥料,不僅可以改良土壤性質,同時還可以增肥土壤,增加微生物的數量,并且使化肥的肥效得以提高。
油茶樹是極怕干旱和漬水的,所以在夏秋兩季時要注重灌水,避免干旱;而在雨季則要注意排水。在旱季來臨時,可以對其進行除草,然后將草覆于油茶周圍的地表,減輕夏季高溫所帶來的灼傷。而冬季時,要進行施肥墾復,在一些林地土壤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可以以豆科植物作為副產物進行合理套種,還可以有效地增加經濟利益。油茶在成熟期后需要十分旺盛的營養,并且在管理過程中也要注意預防病蟲害,如蚜蟲、天牛等。在油茶成年之后會具有比較強的抗凍能力,但因其組織幼嫩、抽芽量大,新枝很容易會受到凍害,所以在進行林地規劃時,也要避免在一些溫度較低或者是洼地建園。在油茶外圍可以適宜地建造一些防風林帶,避免在冬季時受冷空氣影響,平時可以追加施肥,噴涂一些磷酸二氫鉀,更有利于油茶越冬。
防治病蟲害要從源頭抓起,一是做好品種的選擇;二是做好苗木調運檢疫工作;三是做好合理確種植密度;四是合理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五是合理修枝,清除寄生枝、病枝、枯梢、病蕾及病果,并集中燒毀,減少病源。
總而言之,油茶作為與椰子、油橄欖、油棕等并稱為是世界四大油料的重要樹種,含有85%以上的不飽和酸,具有多項的疾病防治功能,在保健品市場中具有著十分優越的地位。近年來,油茶栽培技術逐漸受到了社會的關注,而如何培養優良的油茶品系,實現造林豐產也成為了困擾油茶發展的重要難點,所以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望推動油茶行業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