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青 黃鳳英 蔡永明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醫學技術也隨之快速發展和進步,這對于疾病診斷及治療來說,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環境下,針對于聲帶病變及其嚴重程度的分析,噪音學分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該方法在聲帶病變篩查中,對患者無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并且能夠實現對聲帶病變及其嚴重程度的有效分析,從而提升聲帶病變的治療效果。同時,噪音分析檢查方法的應用,具有簡單易行、成本低等特點,有利于基層醫院對該方法進行應用。通過研究基層醫院噪音分析檢查在聲帶病變篩查及其嚴重程度分析中的應用,提升聲帶病變檢查的效果及質量,促進疾病的有效治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就診于本院的聲帶病變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9例,女11 例;平均年齡(46.8±12.3)歲;平均病程(1.8±0.8)年。另選取同期50 例聲帶正常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46.4±12.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標準
1.2.1 觀察組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有明顯的咽部不適癥狀,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聲音沙啞,并且經過病理診斷證實;②于間接喉鏡、電子喉鏡、動態喉鏡下可見聲帶邊緣出現腫狀隆起;③病理報告顯示喉黏膜上皮增生,呈現腫狀凸起,并有不全角化,確診為喉部腫物癥狀;④檢查前未經過手術和藥物治療[1]。
1.2.2 對照組納入標準 ①無聲帶病史的健康者,不存在發音系統障礙史,并且沒有經過專業的噪音訓練;②通過電子喉鏡、動態喉鏡觀察,可見聲帶正常的運動,并且研究對象聲帶邊緣光滑;③近1 個月內未出現上呼吸道感染[2]。
1.3 方法 兩組均進行噪音分析檢查。在開展噪音分析檢查過程中,選擇德國的LingWAVES 進行嗓音分析檢查,并且在隔音環境下進行檢查[3,4]。環境噪聲控制在45 dB(A)以下,受測者保持正坐位,受試者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對頭部進行相對固定,并且與話筒保持30 cm 的距離,并進行發元音/a/,持續時間在5 s 以上,對發音平穩段進行截取,以此作為分析聲樣,并連續測量3 次,選擇3 次的平均值[5]。通過以平穩發聲時獲取的噪音數據特點進行測試,分析患者發聲時的噪音參 數Jitter、Shimmer、NNE、HNR、CQP、SNR 及 總體嚴重程度[6,7]。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噪音分析參數,包括Jitter、Shimmer、NNE、HNR、CQP、SNR[8]。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Jitter(0.3±0.2)%、Shimmer(2.1±1.1)%、NNE(-10.6±3.4)dB 均 高 于 對 照 組 的(0.2±0.1)%、(1.3±0.5)%、(-14.1±4.9)dB,HNR(24.2±5.5)dB、CQP(7.7±3.9)dB、SNR(23.5±4.5)dB 均低于對照組的(27.2±3.1)、(16.7±6.3)、(26.7±3.5)dB,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噪音分析參數比較(±s)

表2 兩組噪音分析參數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結合上述分析來看,本院在對聲帶病變篩查及嚴重程度分析過程中,采用多媒體電子計算機,利用LingWAVES 軟件系統進行噪音分析,取得了良好的醫學實踐效果[9]。結合聲帶構造和發生機制對比結果來看,聲帶位于室帶的下方,左右各一,主要由聲韌帶、聲帶肌、黏膜3 個部分組成。由于受到聲帶特殊組織學結構的影響,人類發音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噪音疾病的影響,可能導致發音障礙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言語缺陷和學語障礙,其中言語缺陷表現為學語遲緩、言語困難、失語癥;學語障礙表現為學語能力存在一定的滯后性[10]。針對于這一情況,在進行噪音評估過程中,通過借助噪音分析檢查,對患者聲帶病變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結合噪音評估參數,對患者的聲帶病變情況進行有效地檢測,并針對于病變情況及噪音情況,做好針對性的治療。通過噪音分析,利用噪音分析軟件對聲學參數進行分析,并對噪音中的噪音成分進行有效地檢查,從而做好檢測分析,以把握其嚴重程度,實現針對性的處理。
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噪音檢測實現了無創、非侵入性的發展模式,對噪音疾病缺乏客觀指標的問題進行了有效地改善,能夠使聲帶病變篩查及嚴重程度分析變得更加客觀、準確。計算機系統在噪音檢測中,改變了噪音疾病缺乏客觀評估的問題,突出量化特點。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基層醫院噪音分析檢查工作開展,要注重做好技術創新,把握病理噪音,做好針對性的評價,對嗓音損害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并對療效做好分析,把握嚴重程度,從而提升聲帶病變篩查及診斷效果,對患者進行更加有效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