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管理專業這個領域《流行病學》這門學科是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隨著現代人類各種流行病的出現,《流行病學》這門學科在公共衛生領域占著決定性的地位。對于高職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怎樣將高職衛生教育這個知識系統完全貫穿于整個《流行病學》的教學領域中,現階段培養出《流行病學》專業的學生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點問題。
【關鍵詞】高職管理;流行病學;教學思考
引言
《流行病學》這門學科是研究整個人群中健康狀態的一門科學,從而根據人群中健康的分布來制定出針對性的指導方案。下文就針對高職衛生管理專業《流行病學》在教學中怎樣把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出討論,使高職學生能夠講所學的《流行病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1.認真執行高職教育理念
1.1高職教育理念發展趨勢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高職教育的發展也進入的一個全新的時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職教育當前的研究滿足不了當代的市場,想要高職教育知識更加廣泛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就必須認真執行和貫徹高職教育的理念。
當前社會經濟發發展表現的趨勢主要在一下幾個方面:(1)高職教師的教學目標逐漸在提高,為了在高職課堂上學生掌握更多的流行病學專業知識。(2)教師每天除了完成教學任務以外,教師自身還要學習更多的衛生管理專業知識與學生學習的知識做好對接,教師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執行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3)高職教師的教學途徑有所增加,逐漸由教師這個職位發展到各個行業,加快醫學行業的發展速度。(4)教師在教學上開始注重公共管理知識在實際市場工作中的應用,而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既重視書面知識又注重實踐,講究教學理論和實際相互結合的理念。(5)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逐漸采用市場和專業課堂相互聯系的手段,課堂可以有專業人士過來參觀,教師也可以去市場進行實地考察,這種教學方法在高職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應用的越來越多。
《流行病學》作為高職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實際社會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門學科,作為高職教師應該多在課余學習專業知識,認真學習公共衛生管理知識,秉承育人的教育理念盡可能把之前傳授給學生。
1.2研究課程標準,制定高職教育理念
制定課程標準就是為教學的過程中做好教學計劃,高職公共衛生專業教師制定《流行病學》教育的教學方案。自從新課改以來,教學緊抓課程目標,課程目標相當于教學領域的指路明燈,指明了教育道路的方向。教師可以將高職整個教材所涉及到的《流行病學》專業知識系統化的處理,每個章節逐一進行分析,找出每個章節之間的聯系之處。復雜難懂的單元教師可以采用分步走的教學方式,逐層次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制定《流行病學》課程標準的時候,把整體的教學計劃分為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和流行病的預防兩大類。把流行病學中涉及到的典型實驗拿到課堂具體分析,多個實驗結合到一塊,會在流行性病的研究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
2.落實“產學結合”的教學方法
2.1教材建設
“產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高職院校教學的基本規律,具體是指以教育作為出發點和實際生產勞動相結合,是以教育活動過程和教育活動規律為主。產學結合不是單一的,它包括科學教育技術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教學。在這個領域中建材建設占著主導地位,教材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教材不能僅僅滿足于專業知識的編寫,所選知識點是否達到教學的標準,教材中的例題是否典型,教學是否跟教學目標一致,教材是否采用最新的版本這些都是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教材中寫關于實際產業方面的問題,這將會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閃光之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用最為廣泛。除此之外,教材可以系統的分析出各種流行病的病因,病毒傳播方式以及治療流行病的方法,把這種問題作為一個單元列舉出來,使實際的教學成果更加明顯。
2.2高職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流行病學專業的教師,除了在流行病學這一領域精通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在其他學科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教師掌握理論學科知識是教學的基本要務,臨床的實驗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都是作為教師要掌握的本領。也建議教師組團去課外參觀各種流行病實驗現場,積極關心外界的有關流行病的相關狀態,積極參加相關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
2.3實踐基地教學建設
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有關實驗,需要組織相關場地進行實驗探究。除了學校的場地以外,可以聯系其他學校組建新型的實驗場地,加強學校對外部的聯系,還可以在有關社區內設置試驗場所供平時的教學和課外研究使用。
3.積極探索突顯職教觀念的教學方法
3.1課堂教學以案例教學為主
《 流行病學》的課堂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圍繞著這個理念來實施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太枯燥乏味,學生對課堂學習沒有興趣,導致課堂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呆板的課堂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邏輯。要從教材中中的案例作為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課堂案例中總結出流行病學的醫學經驗。在以后案例數值等各個方面可以把課堂案例作為依據,相互比較。案例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對實際情況的理解。
3.2注重完成教學課堂目標
教師在流行病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教學任務也是新課改以來對教學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完成,這個好習慣能一直堅持下來就會讓學生接觸穩定的知識,一步一個腳印,不會形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局面,這對研究問題是非常有益的。
4.結束語
《流行病學》是高職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但由于目前我國醫療教育等水平尚未完善,所以針對培養《流行病學》專業的技術人員首先要從教育好高職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始,作為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各方面的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科素質培育醫學方面的人才,創建團隊共同學習醫學體系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鐘貴良.《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J].疾病控制管理雜志,2018,8,(4):315—316.
[2]施肖峰.中國社區康復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醫院管理論壇,2018,7,(93):56—59.
[3]湯小泉.赴日本、澳大利亞考察報告[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4,(5):178—181.
作者簡介:王萍玉(1981.07-),女,漢族,青海人,中級職稱(講師),專業為預防醫學。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青海西寧? ?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