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會
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產科,廣東深圳518000
產婦常見的一種妊娠并發癥為早產,嚴重危害圍生兒健康。該疾病好發于28~37周[1],在圍產兒死亡中,早產是重要原因中的一種,在分娩總數中,早產約占5%~15%。臨床中部分孕婦較為敏感,極易產生不規則或者持續性宮縮,此外產婦還極易合并陰道出血、下腹疼痛等癥狀。若未開展及時有效治療,會出現早產癥狀,此種癥狀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一些新生兒雖可以存活,但極易出現神經系統后遺癥,如智力障礙等[2],這就需要選擇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因此該次簡單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9年7月間在該院進行治療的50例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同時針對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應用利托君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此次實驗對象全部簡單隨機選自該院收治50例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患者,按照隨機號碼表法分成兩組,即實驗組(n=25)和對照組(n=25)。納入標準:以上產婦全部和胎膜早破先兆早產診斷標準相符,經B超、肝腎功能、常規血尿等檢查全部確診。患者規律性宮縮10 min/次,持續時間為20~30 s,且持續時間逐漸增加,合并陰道血性分泌物。患者和家屬均知曉且同意該次實驗詳情,且該實驗獲得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對該次實驗藥物過敏患者、陰道大出血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中途退出實驗患者、不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的患者。
其中實驗組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27.9±1.8)歲,孕周為32~35周,平均孕周為(33.5±1.4)周,18例初產婦、7例經產婦。對照組患者年齡23~37歲,平均(29.2±2.1)歲,孕周為33~35周,平均孕周(33.9±0.8)周,17例初產婦、8例經產婦。以上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對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進行常規處理,協助患者更換為高臀位,叮囑其臥床休養,定期清潔外陰,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進行陰道和肛腸檢查。此外還需檢查羊水量、宮縮、胎兒詳情,并對患者的孕周進行核實。針對孕周低于34周的患者,需選擇地塞米松(國藥準字H20052186),以加速胎肺成熟。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使用20 mL葡萄糖注射液(25%)+16 mL硫酸鎂(國藥準字H20043957)進行治療,用藥方式為靜脈注射,之后以2 g/h的速度持續靜滴。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驗組患者使用500 mL葡萄糖溶液5%+100 mg利托君(國藥準字H20093498)進行治療,以5滴/min的速度為初始滴速,間隔10 min增加5滴,按照患者宮縮詳情對滴數進行調整,保證15~35滴/min,靜脈滴注到患者宮縮消失后12~18 h,間隔4 h監測一次胎心、心率和血壓,停止靜滴前30 min改為經口使用鹽酸利托君片(國藥準字H20093480)。在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需配合優質的護理服務。
①觀察指標:產后出血量(24 h以內)、孕齡延長時間、宮縮抑制時間、出生體重、保胎成功率、不良反應詳情。
②評價指標:新生兒Apgar評分,共計10分,分值越高越正常,低于7分則考慮新生兒窒息;療效評價,治療后患者宮縮、下腹疼痛陰道流血等癥狀全部消失,對繼續妊娠無任何影響則為顯效;患者治療12 h后,患者宮縮、下腹疼痛陰道流血等癥狀有效改善,增加妊娠48 h以上則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或病情加重則為無效[3]。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實驗數據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總有效率上,實驗組為96.00%,對照組為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在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出血量、孕齡延長時間、宮縮抑制時間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出血量、孕齡延長時間、宮縮抑制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出血量、孕齡延長時間、宮縮抑制時間對比(±s)
?
在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實驗組為8.00%,對照組為16.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 844.77±78.25)g,對照組為(2 089.69±88.57)g,實驗組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945,P<0.001)。在保胎成功率上,實驗組為96.00%(24/25),對照組為76.00%(19/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53,P=0.042)。
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主要是指孕周低于37周且胎膜在分娩前產生自發性破裂,該疾病的發生率為3.0%~4.5%[4]。妊娠階段常見的并發癥為胎膜早破,極易產生宮內感染,也是引起胎兒發育遲緩、窘迫的重要因素,會明顯提升胎兒死亡率[5-6]。早產兒的各種臟器均未發育完全,極易增加先天性疾病發生風險,影響其健康發育,還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膜早破型先兆早產患者若未開展及時有效治療,會對胎兒和產婦造成較嚴重損傷[7-8]。需要在監測患者胎心、動脈、體位的同時盡可能的將孕周延至35周后,以減少新生兒病死率[9]。
現階段臨床醫藥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促胎肺成熟的方案逐漸完善,多種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進而減少圍生兒死亡現象。臨床常用硫酸鎂促進胎肺成熟,該藥物屬于鈣離子通道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宮縮,是治療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的主要藥物之一[10]。該藥物可提升機體鎂離子濃度,進而阻止鈣離子內流,起到抑制宮縮作用。但是鎂離子濃度過高會增加中毒風險,當其濃度過低又無法起到治療效果,用于臨床治療的局限性較大[11]。有臨床研究顯示,硫酸鎂快速治療會增加多種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等,使用該藥物中需緩慢滴注,預防多種不良反應[12]。鹽酸利托君是一種現階段治療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使用率較高的受體選擇激動劑,此種藥物存在較高安全性且起效速度較快,可明顯減少患者子宮收縮頻率和強度[13]。該藥物還存在較高的選擇性,能夠結合平滑肌細胞膜受體,明顯減少細胞鈣離子濃度,有效減弱肌動蛋白和肌鈣的收縮,進一步減弱宮縮。利托君可有效調節胎盤血液循環,有助于胎兒健康生長,減少死亡率[14]。
該次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出血量、孕齡延長時間、宮縮抑制時間、出生體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總有效率上,實驗組為96.00%優于對照組為76.00%(P<0.05)。在保胎成功率上,實驗組為96.00%高于對照組76.00%(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李婷娜[15]的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硫酸鎂治療,觀察組使用鹽酸利托君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宮縮抑制時間、孕齡延長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新生兒出生體重均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與該文研究結果一致。說明使用鹽酸利托君,能減少機體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快速抑制子宮收縮,有效延長孕周,改善新生兒質量。該藥物適應證主要包括多種妊娠期盆腔術患者、進行宮頸環扎術患者、前置胎盤較輕且可進行保守治療患者、孕20周之后、臨產前宮口擴張至3 cm以上、先兆流產等。使用此種藥物時禁止和受體阻滯劑、受體激動劑一同應用,禁止同哌替啶、皮質類激素合用,有效預防多種用藥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胎膜早破型先兆早產應用利托君進行治療,可抑制子宮收縮、延長孕周,減少對患者和新生兒的影響,治療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