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前
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疼痛科,江蘇南京210031
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是指外周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因為功能型障礙或原發性病理改變而發生的一系列疼痛綜合征,其主要發生于中晚期癌癥患者,處于這一階段的癌癥患者腫瘤已經侵犯周圍組織,會使發生占位病變,神經組織受到損傷,患者因此而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1]。相關調查顯示,約有70%的晚期癌癥患者會出現疼痛癥狀,其中又有25%為頑固性疼痛[2]。區別因外界刺激導致的損傷性疼痛,癌性疼痛特別是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所引發的疼痛通常痛感強烈、長時間持續,患者極易因此出現機體內分泌紊亂與心理障礙,臨床需要對癌性疼痛進行有效控制,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該文方便抽選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于該院醫治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以觀察加巴噴丁、硫酸嗎啡緩釋片的聯合治療效果。
方便抽選該院收治的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其基本資料,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療方案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女:13例/17例;年齡28~86歲,平均(52.85±13.73)歲。研究組:男/女:15例/15例;年齡27~87歲,平均(52.81±13.76)歲。比較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4]:①均經病理確診為晚期惡性腫瘤;②均合并有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以NRS數字評分法評定,均>4分,KPS生活質量評分均>40分;③預計生存期>3個月;④對研究中使用的藥物無過敏史;⑤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原則。
排除標準[5]:①有惡心嘔吐、吞咽困難等癥狀;②心、肺、肝、腎功能異常;③接受過放化療治療;④服用過其他阿片類藥物;⑤合并有急腹癥、麻痹性腸梗阻、呼吸抑制等疾病;⑥患有精神類疾病、依從性差,無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對照組以硫酸嗎啡緩釋片(國藥準字H10980062;規格:30 mg/片)進行單藥治療,用法用量為:口服,初始劑量為2次/d、30 mg/次,隨后可根據患者的鎮痛效果對用量進行調整,但單日最大劑量≤180 mg/次。療程為2~4周。
研究組以巴噴丁膠囊(國藥準字H20050271;規格:300 mg/粒)加用硫酸嗎啡緩釋片進行聯合治療:①硫酸嗎啡緩釋片:用法用量及療程與對照組相同;②加巴噴丁膠囊:口服,3次/d,300 mg/次,療程為2~4周。
組間對比治療前、后的NRS疼痛評分、BPI生活質量影響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①NRS評分方法:將一條直線平均分為10段,由左到右依次標注0~10的數字,代表從無痛到劇痛,護理人員根據24 h內患者疼痛最嚴重的程度選出相應的數字,以衡量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無痛,1~3分為對睡眠無影響的輕度疼痛,4~6分為對睡眠稍有影響的中度疼痛,7~9分為令患者無法入睡或在睡眠中痛醒的重度疼痛,10分為無法忍受的劇痛[6]。②BPI評分方法:BPI評分可以反映疼痛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評估的工具為疼痛簡明記錄量表,按照對生活質量影響從小到大分別計0~10分,評分越低則疼痛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越小[7]。
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R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NRS評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組的NRS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NRS評分對比[(±s),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NRS評分對比[(±s),分]
?
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P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BPI評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組的BPI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BPI評分對比[(±s),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BPI評分對比[(±s),分]
?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與對照組的20.00%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癌痛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雖然姑息治療技術不斷發展,WHO也制定了三階梯鎮痛治療方案,但惡性腫瘤患者中依然有近30%無法有效控制癌痛[8]。癌痛屬于混合性疼痛,不僅有傷害感受性疼痛,還有神經病理性疼痛,后者主要表現為幻覺痛、槍擊樣痛、燒灼痛、刺痛、墜脹痛、麻木痛、痛覺過敏或超敏等,其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為抗腫瘤治療的順利進行造成明顯的阻礙[9]。嗎啡是治療癌痛的常用藥物之一,在第二、三階梯的鎮痛治療中應用廣泛,其可以作用于κ受體和μ受體,抑制痛覺神經遞質釋放,87%的生物利用度和45%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可以使患者服用后快速鎮痛,緩釋片的劑型可以使其保持較長的起效時間,但需要注意的是,μ受體激動易引發便秘、頭暈嗜睡、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并且單用硫酸嗎啡緩釋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也比較差[10]。而加巴噴丁是結構與γ-氨基丁酸(GABA)相似的1-氨甲基-環己烷乙酸,這種藥物在大鼠試驗中可以抑制神經節中TKR4的表達,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服用后經外周、中樞神經等多條途徑的介導,可以發揮出抑制病變神經的異常放電,抗中樞神經性痛覺的作用,而將加巴噴丁與硫酸嗎啡緩釋片聯用,可以提高對阿片類受體的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1]。該研究中,經治療后以加巴噴丁、硫酸嗎啡緩釋片進行聯合治療的研究組不僅BPI評分和NRS評分均比以硫酸嗎啡緩釋片進行單藥治療的對照組低(P<0.05),其不良反應率也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0.00% vs 20.00%),可見在硫酸嗎啡緩釋片的基礎上聯用加巴噴丁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減輕患者疼痛、減少癌痛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同時還不會降低治療的安全性。將研究組治療后NRS評分(1.23±0.84)分、BPI評分(1.86±0.72)分、10.00%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與閆紅梅等[12]研究中治療后NRS評分(1.3±1.0)分、張寧[13]研究中治療后17.78%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BPI評分(1.97±0.83)分進行對比均較為相近,可見該研究結果結論真實可靠。
綜上所述,加巴噴丁、硫酸嗎啡緩釋片聯合治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癌痛,降低癌痛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不會帶來較多不良反應,臨床可為患者放心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