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朋
吉林省松原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吉林松原 138000
伴隨我國綜合工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食品衛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雞蛋和肉制品的質量。畜牧養殖過程中會受到疾病的影響,這些疾病對肉制品產生相應的威脅,也會給農戶造成相應的經濟損失。因此,只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養殖方法才能提高畜牧獸醫的綜合管理水平,達到建立明確的管理層次,以此更好地促進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大多數養殖戶是小規模養豬或庭院養豬,豬圈周圍環境比較差,容易發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難以控制,環境質量對生豬養殖有很大的影響,豬舍及周邊環境無法保證,不僅生產潛力無法發揮還會誘發許多疾病。養豬戶要給豬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潛力,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即品種、營養、環境、管理和防疫。
養豬場在建設時,要選擇水、電方便,道路暢通,遠離其它畜舍的場所,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養豬場外疾病對豬的威脅。
豬場疾病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因此在建設豬場時,要防止其它豬或動物進入,盡量控制豬場外的疫情。所屬生產區域、生活區和辦公區要分開,生產區和廠房大門要設置消毒池,并對養豬場和周圍環境定期進行消毒滅菌,養豬生產要充分消毒。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播,最常見的是外來豬或人,因此進出養豬場的動物、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控制。工作人員需要更換工作服,回來時洗手消毒。很多人會在農場里養貓或狗,病原體會由狗或貓傳染給豬引起疾病,豬舍安裝防蠅簾,防止病源通過蒼蠅和蚊子傳播。
在引進種豬時,應將其隔離,使其逐漸適應新的環境,并分開飼養,以便仔細觀察。必須堅持適應馴化過程,整個馴化過程至少60 d,包括抗緊急給藥、驅蟲、接種和馴化四部分,馴化期結束后再進行分群飼養。
溫度在生豬生產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判斷豬舍溫度是否適宜,應以生豬的表現為依據,生豬群聚是冷的表現,散開是熱的表現,位置分散適中是溫度適宜的表現。不同生長階段的豬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如母豬對溫度的要求較低,而哺乳期的豬對溫度的要求較高。這時必須控制豬舍的環境溫度,防止豬受涼引發痢疾,溫度要控制在20 ℃左右。
豬舍內濕度容易增加,濕度控制是為了防止濕度過高。豬舍長期的高濕對豬的危害很大,高溫高濕會阻礙豬的散熱,低溫高濕會增加機體的散熱,豬會感到寒冷;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長和傳播,引起病害,還會滋養細菌,直接或間接影響豬的健康,因此豬舍應盡量保持清潔干燥。
豬舍內空氣循環不良,其中灰塵太多,氨氣、硫化氫、病毒和細菌,會嚴重損害豬的呼吸系統,導致疾病的發生。影響豬呼吸系統的疾病主要有鼻炎、哮喘、圓環病毒和藍耳病等,除了要注意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外,還要注意豬的呼吸系統,以免造成嚴重的損害。
這種飼養管理方式可以為豬提供清潔衛生的生長發育環境,避免消毒不徹底而對豬造成危害,還可有效防止多種疾病交叉感染,有效降低發病率。
我國養殖業繁多,正因如此,在養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養殖生產的安全問題,避免種豬因為各種環境問題、疾病問題造成的死亡,從而打擊養殖戶的養殖工作。在生豬養殖過程中,環境溫度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要想避免以上問題,就需要建立精細化的畜牧業規范化管理機制,是強化管理體制的必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