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顯光,劉麗芳,鄭璇,曾麗紅,周瑤
1.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 2.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肉芽腫性乳腺炎是好發于非哺乳期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也可見于哺乳期和妊娠期[1-2]。發病初期,患者乳房可出現腫塊,伴有疼痛不適,中期腫塊可演變成膿腫,后期膿腫破潰,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和瘺管,部分患者可伴有紅斑、雙足關節疼痛等并發癥。西醫以激素和手術治療為主,但效果不佳,且乳房外觀受損[3-5]。筆者認為,肉芽腫性乳腺炎為玄府開闔失常,郁閉不通,濁毒內生,阻塞乳絡,久病及絡,濁毒不去,日久損傷乳絡所致,論述如下。
1.1 玄府理論概述《黃帝內經》首提“玄府”:“所謂玄府者,汗空也”,為狹義玄府之由來。后劉河間在《黃帝內經》基礎上,根據玄府形態及生理特性,將其內涵進一步擴展,言:“玄府者,謂玄微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萬物,皆應有之?!碧岢鲂哂袕V泛性、微觀性、開闔性[6],為氣機升降出入之門戶,為“精神、榮衛、血氣、津液出入流行之紋理”,具有運轉流通氣血津液、滲灌濡潤四肢百骸、運轉神機、調整陰陽的作用,此為廣義玄府之義[7-12]。
1.2 玄府生理病理《金匱要略》 云:“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而“血氣以流通為貴”,而氣機之升降,營衛之流行,氣血之灌注,津液之輸布,神機之運轉,皆賴玄府通利,故玄府以通為用,郁閉為逆,玄府正常開闔才能保證人體必需物質的正常運行輸布,使“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若玄府郁閉不通,則人體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痰飲、瘀血、濁毒內生,著而不去,流注臟腑經脈,使神機廢、氣機閉、津液停、痰飲生、瘀血結,正如 《素問·六微旨大論》 所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
2.1 絡脈理論概述絡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絡脈單純指經絡之絡脈部分,廣義絡脈包涵“經絡”之絡與“脈絡”之絡。絡脈首見于《黃帝內經》:“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脈分布于全身各處,通達經脈未能及的器官和形體,且能加強表里聯系。張仲景提出,六淫邪氣、脈絡空虛、瘀血內停、痰飲留滯阻于絡脈,皆可導致絡病,并提出絡脈損傷可形成癥瘕、瘧母、肝著、虛勞、胸痹等絡脈病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運用行氣化滯通絡法、化痰逐瘀通絡法、蟲蟻搜剔通絡法,創制鱉甲煎丸、大黃蟲丸等通絡名方[13]。葉天士進一步發展了絡病理論,提出絡病病機為:“初病氣結在經,久病血傷入絡”“久痛在絡,營中之氣,結聚成瘕”“久痛入絡”等,認為絡病主要病變包括絡中氣滯、血瘀、痰阻,并提出“絡以辛為泄”“久病在絡,氣血皆窒,當辛香緩”的治法,創立了“辛味通絡”諸法。吳以嶺院士系統開展“絡病證治”研究,提出絡病理論框架——“三維立體網絡系統”[14],現代醫家將此理論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腎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的治療中。
2.2 絡脈生理病理絡脈內入五臟六腑,外出四肢百骸,無所不至,“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于絡脈,皆盈乃注于經脈”,意為絡脈具有滲灌氣血津液、使經氣環流不休之功,為氣血津液輸布貫通的樞紐和要道,為溝通內外的橋梁,“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故絡脈也當以通為用,絡脈細小而窄,當絡脈受損時,易滯易瘀、易入難出、易積成形,會導致熱毒滯絡、絡氣郁滯、絡脈瘀阻、絡脈絀急、絡脈瘀塞、絡息成積等[15]。
3.1 玄府內閉,濁毒內生玄府無處不有,為氣機升降出入之門戶,升降出入正常,則無器不有。若外邪侵襲玄府,玄府郁閉,或久病玄府無力開闔,則氣血津液流通失常,濕郁、痰凝、血瘀留而不祛,有形之病理產物蓄積,日久結成腫塊?!傲鶜饨詮幕鸹保瑵裼簟庥?、痰凝、血瘀久郁化火,故肉芽腫性乳腺炎發病初期可見實熱之象。劉河間指出:“熱氣怫郁,玄府閉密”,則“氣液、血脈、榮衛、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肉芽腫性乳腺炎常可見乳房麻木或疼痛,且常出現下肢結節性紅斑,致下肢痿痹不用[16]。《靈樞·癰疽》云:“血泣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玄府郁閉,氣血不暢,郁而化熱,熱盛則肉腐,故肉芽腫性乳腺炎中期可見乳房腫塊化膿。
3.2 濁毒阻絡,乳絡虛損《瘍醫大全》提出:“婦人乳有十二穰”,“穰”即為乳絡,明確提出乳絡的存在和概念,玄府為絡脈之門戶,流通氣液津血。絡脈伏于臟腑,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兩者互通互用并相得益彰[17]。玄府受外邪侵入襲,郁閉不通,或玄府虛損,開闔失司,外感之邪毒、內生之痰濁、瘀毒,著于乳絡而不去,乳絡受損失養,形成乳絡病變。其病機關鍵為乳絡受邪氣阻滯,加之乳絡細小而窄,易滯易瘀、易入難出、易積成形,致氣機不暢,津液輸布不利,水精不布,濕濁、瘀毒等病理產物聚于乳絡,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使乳絡失于濡養,致與乳絡相連的玄府萎廢不用,閉塞不通,即“絡病及玄”。
在肉芽腫性乳腺炎發病過程中,玄府與乳絡聯系緊密,相互為病。治療方面,根據玄府-絡脈結構與病變特點,以通為用,結合肉芽腫性乳腺炎病程特點,初期腫塊突發,郁火不散,當以透表開玄為主;中期腫塊成膿,痰飲、瘀血等濁毒積而不去,應祛濁開玄,給邪以出路;后期久病及絡,乳絡虛損,正虛邪戀,須補虛通絡,扶正祛邪。在藥物使用上,應注重使用辛味藥,劉完素認為,辛味藥尤擅“啟玄通閉”;葉天士也提出“辛味通絡”。
4.1 透表開玄,兼清郁熱此法適于肉芽腫性乳腺炎初發之時,此時由于外邪侵襲,玄府郁閉,或病理產物內生,久郁化火,壅塞玄府,發為此病,病變在衛。臨床以突發腫塊,伴有紅腫疼痛不適為主,可伴發熱。遵“在衛汗之可也”之法,發在表之邪氣,開閉塞之玄府,并兼清郁熱。選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等辛涼之品,以透邪外出,兼清郁熱。
4.2 祛濁開玄,通絡祛腐玄府郁閉不通,開闔失司,外感之邪毒、內生之痰濁、瘀毒不祛,成為新的致病因素,郁久化熱,熱盛則肉腐,化而為膿。當肉芽腫性乳腺炎病情進展由腫塊期轉為膿腫期時,濁毒已由無形之邪化為有形之物——膿液與腐肉,此時應提膿祛腐,使腐肉、膿液盡快排出,給邪以出路。治療上應以外治法為主,內治法為輔[18],可使用雞血藤、絲瓜絡、王不留行等通絡之品內服,使濁毒、腐肉、膿液盡除。
4.3 補虛通絡,濡養玄府肉芽腫性乳腺炎后期常出現膿液清稀,久不收口,創面難愈的癥狀,為久病乳絡虛損不榮所致。《素問·痹論》云:“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比~天士提出:“大凡絡虛,通補最宜。”后期瘺管不愈,久不收口,當補虛通絡,濡養玄府,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可采用溫陽法溫煦乳絡,也可采用補血養虛法濡養乳絡,使乳絡得榮,玄府得養,可用陽和湯、托里消毒散等。
盧某,女,35歲,2020年5月20日初診。主訴:發現左乳腫塊2 d?;颊? d前左乳受外傷,隨后出現腫塊,伴刺痛,1 d前腫塊增大,皮膚微紅,皮溫高,乳腺彩超示:“左乳混合回聲改變,考慮乳房炎性病變”,血常規提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升高,遂來就診?,F癥見:左乳腫塊,伴疼痛不適,皮色微紅,皮溫高,納眠可,二便調。辨病為粉刺性乳癰,辨證為氣滯熱壅證,方用瓜蔞牛蒡湯加減,藥物組成:柴胡、瓜蔞皮、金銀花、黃芪各15 g,天花粉、蒲公英、連翹、牛蒡子、黃芩、梔子、皂角刺、川芎各10 g,14劑,水煎服,每1劑。外用陽和膏、如意膏(均為院內制劑)交替貼敷。
2020年6月4日二診,腫塊變小變軟,常有刺痛不適,前方加三棱、莪術、香附各10 g,續服14劑。外治仍以如意膏、陽和膏交替貼敷。
2020年6月19日三診,左乳紅腫疼痛,查體:于左乳腫塊中央可捫及一范圍約3 cm×3 cm的囊腫,皮溫高,按之痛甚,在局部麻醉下行左乳膿腫切開排膿術,放置引流條,用礬冰液(院內制劑)濕敷,以墊棉法加壓包扎,定期換藥。內治予消癰乳康湯加減。藥物組成:黃芪、金銀花、柴胡各15 g,附子(先煎)、鹿角霜、牛蒡子、陳皮、法半夏、貓爪草、王不留行、絲瓜絡、當歸、川芎各10 g。14劑,日1劑,水煎服。
2020年7月4日四診,傷口未愈,左乳腫塊較前明顯縮小,疼痛較前好轉。查體:左乳1~3點位可捫及腫塊,約3 cm×2 cm大小,質韌軟,無明顯壓痛,擠壓無明顯膿液流出。內治以托里消毒散加減,藥物組成:熟地黃、黃芪、白術、黨參各15 g,當歸、赤芍、山藥、薏苡仁、鹿角霜、川芎、茯苓、炙甘草各 10 g。14劑,日1劑,水煎服。予橡皮生肌膏促進傷口愈合。
2020年7月25日五診,傷口已愈,左乳腫塊較前變小,前方去赤芍加白芍、牡蠣、鱉甲各15 g,繼服28劑。1個月后左乳腫塊完全消退,乳房外觀保持良好,隨訪至今未復發。
按:此例患者首診時以局部腫塊伴紅腫疼痛為主要癥狀,患者體內濁毒閉塞玄府,邪毒膠著不解,久郁化火,又受外力刺激乳絡,使氣機紊亂,郁閉不通,猝然發病。故一診時予以辛涼藥物透邪外出,兼清郁熱。二診時,患者刺痛不適,予三棱、莪術理氣止痛,氣行則血行。三診時,患者腫塊化膿,以外治為主,促進膿液腐肉消散,內治輔以祛濁通絡法。四診時,膿液大多消散,濁毒已祛,予托里消毒散加減扶正祛邪,補虛通絡。五診時,正虛難以速愈,故予白芍、鱉甲、牡蠣增強其補虛之功,促進創面愈合。
肉芽腫性乳腺炎雖然是一種良性乳腺疾病,但病程較長,且容易復發,膿腫破潰、創面愈合后易形成較明顯疤痕,目前尚無規范的治療方式。筆者基于絡病-玄府理論,認為肉芽腫性乳腺炎病機為玄府內閉,濁毒內生,濁毒阻絡,乳絡虛損,根據其病程特點,靈活運用透表開玄法,祛濁開玄法,補虛通絡法治療本病,可縮短病程,減輕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