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實踐性、人民性和科學性,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杰出典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的偉大實踐,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必須真正領會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增強政治自覺、理論自信、情感融入,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堅定人民立場、提高實踐本領。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實踐性的集中體現。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就是要堅持強烈的問題導向和鮮明的目標導向。每個時代總有每個時代自己的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根本目的就是解決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實際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
堅持強烈的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要科學分析問題的必然性和深刻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卑盐蘸脙蓚€大局,充分認識當前的國情和世情,才能抓住化解矛盾的著力點,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從國情來看,當前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基于這“三個前所未有”概括指出“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但同時,當今中國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處于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許多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呈現。從世情來說,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但同時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波折,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世界形勢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依然很多,風險挑戰也在加劇。世情的深刻變革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能不能做到從紛繁復雜的局勢中把握規律、科學應對、轉危為機,決定了我們現代化建設的任務能否如期完成。
堅持明確的目標導向。堅持目標導向要深刻把握目標的綜合性和全面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科學分析、全面謀劃,為我們黨破解治國理政難題提供了根本指南。一是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國家之間深層次的競爭是制度競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三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國走上新奮斗起點。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間節點,需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準確把握我國改革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保證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為堅持人民立場、實現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同時又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階段性目標,這些目標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站穩人民立場,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真正體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才能始終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權利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才能保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的建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引領偉大斗爭和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證。抓黨的建設,就是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發揮標本兼治綜合效應,確保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人民性在價值立場上的最新表述。站穩人民立場,就是要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做到人民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準回答了我們黨“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傮w來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其科學性和革命性源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茖W思維和科學方法對于開拓社會主義事業至關重要,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要充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方式,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真正掌握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才能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創新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論?!皩嵤虑笫恰弊鳛轳R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們黨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做到實事求是,就是要認識規律、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從零亂的現象中發現事物內部存在的必然聯系,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做到實事求是,就是要科學認識國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結出“一個變”,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兩個沒有變”,即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變、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情沒有變。各項實踐工作,必須從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出發,決不能離開這個實際而陷入空想;必須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切實做到求真務實。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注重調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靠深入調查研究下功夫解難題,靠貼近實際和貼近群眾的務實舉措抓落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p>
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矛盾分析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就是要在推進改革中正確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辯證唯物主義的核心,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于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薄皟牲c論”和“重點論”是辯證思維的兩個基本方面?!氨V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泵鎸碗s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