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山
領導藝術是有規律可循的,原理即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最基本的規律。了解并掌握領導工作的原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可以使領導者在錯綜復雜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堅守基本原則。領導干部只有熟練地掌握運用好領導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技巧,才能提升為政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論上堅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堅定。”領導干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須有理論上的清醒作保證。理論強黨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重要法寶。對一個政黨而言,科學理論就是旗幟、就是方向、就是力量?;仡欬h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黨一貫重視科學理論,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使全黨始終保持思想統一、意志堅定、戰斗力強大。只有保持理論上的清醒,才能確保言行始終行走在正確道路上。對領導干部而言,理論上的清醒絕非可有可無之事,而是事關政治堅定的大事要事。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切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始終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要學習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閥門”。要善于在復雜局勢面前頭腦清醒,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要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優良學風,自覺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行動,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經世須理論,致用要方法。經世即治國理政、經國濟世,強調要有遠大理想抱負,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致用指付諸實踐、學用結合,強調要理論聯系實際,腳踏實地,注重實效。經世致用通常用來指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一個政黨要走在時代前列,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指導;一個領導干部要做好本職工作,一刻也離不開理論學習。領導干部必須做理論的“先行者”,不斷厚植理論素養、強化理論思維,善于用理論思維認識形勢、分析矛盾、把握未來,努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事必有法,而后可成。方法是落實想法的關鍵一步??茖W的思維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質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領導干部要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善于運用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系統思維、精準思維等開展工作。要學習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研究解決問題,始終把穩思想之“舵”。要學習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客觀規律、時代要求、人民愿望。
思想產生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思想是思路的源頭,思想解放才會思路寬廣。而出路則蘊藏在思路之中,尋找出路就是一個不斷打開思路的過程,有大思路才有大出路。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思想,而且要有寬廣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最可貴,思想有多遠才能走多遠。思想就是力量,思想成就人的偉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薄跋搿辈攀穷I導干部的真正資本,敢想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領導干部思路開闊,首先要在思想上尋找突破,關鍵在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開動腦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用新思想新辦法去應對前進道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思路一新天地寬,多一個思路多一條出路。窮則變,變則通,沒有什么東西是永遠靜止不前的,世易時移,思路也要跟著改變,才能緊跟時代步伐。要樹立科學的思維理念,培養創新思維、多向思維、開放思維、辯證思維、跨界思維,不斷打開思維空間、打破條條框框,多個視角觀察世界、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在變中求新、求進、求突破。要善于主動反思,時刻進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始終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多開動腦筋、多總結思考,不斷彌不足、強自身。
管理的基石是邏輯。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邏輯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是關于正確思維和表達的科學。任何一項管理方法和行動的實施,其背后必定隱藏著一個正確的邏輯。領導干部作為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者,必須懂得邏輯。沒有邏輯就談不上科學管理。有了邏輯,管理才會精密而有力、無可辯駁。管理者需要邏輯領導能力,首先必須具備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就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人們常說管理難,原因就在于:面對環境變化、復雜的組織管理、頑固性問題,照搬他人成功經驗不一定適合自身發展,而自己又不具備搞好管理的邏輯思維。領導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具備非常嚴密的邏輯能力,這樣說話辦事才有條理性、決策才有科學性,才談得上科學管理。當干部就得多“學點邏輯”。毛澤東同志曾號召廣大干部“學點邏輯”。學習邏輯可以培養和提高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和探索真理的能力。領導干部要學習邏輯知識,重視邏輯問題普遍存在的現象,多讀多看邏輯學方面的書籍,注重積累邏輯常識,努力學深悟透邏輯學中的原理,真正做到“懂邏輯”。要訓練邏輯思維,樹立邏輯思考的意識,善于根據正確思維的規律和形式邏輯的規則,對事物對象的屬性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和證明,正確思考、明辨是非、正本清源,使自己的思維更加理性。要提升邏輯能力,自覺遵循和善于運用邏輯知識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在思想和表達中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推理合乎邏輯、論證有說服力,在具體行動上做到有條不紊,使自己逐漸具備“不可戰勝的邏輯力量”。
沒有高標準,就難有高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質量關乎成敗,標準的高低直接決定質量的好壞,進而關乎事業的成敗。領導干部必須始終堅持高標準、追求高質量。高標準出精品。標準高、要求嚴,各項工作自然會有質量、有實效;反之就容易虛空偏、走過場。任何工作如果沒有一流的標準,恐怕合格的質量也達不到,要想達到高質量就更是難上加難。領導干部只有樹立可“窮千里”的參照物,才能有“更上一層樓”的精氣神,才會有“卓有成效”的工作。既要高標準,又要嚴要求。要高標準嚴要求“起步”,一開始就從高標準、嚴要求和可行性出發,時刻以“不滿足”的態度去探索和登攀,制定一個既高又不脫離實際的目標,不斷提高謀劃工作的質量。要高標準嚴要求“推進”,發揚“工匠精神”,行動上從嚴從細從實,絕不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和疑點,力求把工作做成樣板、爭創一流,不斷提高推進工作的質量。要高標準嚴要求“收尾”,以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為根本衡量標準,實現外部高標準評估與內部自我加壓相協同,不斷提高完成工作的質量。
干部的主要角色是理政。擔任黨的領導干部,是組織的重托、人民的期待。領導干部必須增強角色意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勤政務實上來。干部干部,干事創業,天經地義。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缺少政績,領導干部就不足以擔當起相應的領導責任;政績不足,領導就失去了繼續當領導的資格。習近平總書記談到自己當年在正定縣的工作經歷時說:“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盡快改變這種面貌?!碑旑I導干部,就是要有這樣的意氣風發和滿腔熱情,在任期內踏踏實實干出幾件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來。聚焦主責主業,種好“責任田”。每個崗位都有特定的職能作用,履好本職是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找準主責主業,知曉所在單位的主要職能,熟知所處崗位的主要職責,掌握每項工作的規律特點,厘清每項具體業務的邊際界限,立足崗位作奉獻。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自覺在中心大局中思考謀劃主責主業,把主要時間、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責任田”里。要“新賬”“舊賬”一起理,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理好舊“政”,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又理好新“政”,順應發展趨勢,大膽開展工作、銳意進取,不給下一任留“爛攤子”。
為官者要以知曉民情為要務。領導干部作為人民公仆,更要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草一木當曉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黨的宗旨。“春江水暖鴨先知”,知曉民情才能更好服務人民。在共產黨人的世界里,人民是念茲在茲的不變初心。不知民情何以解民憂。領導干部既是上級決策的執行落實者,又是一方發展的組織領導者,為官一任著實不易,只有深入基層一線多聽多看多調研,滾出一身泥巴,才能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才能摸準難題癥結,知曉群眾在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真正與群眾建立真感情;只有真正走進百姓中間,用心聆聽基層群眾的聲音,才能全面掌握實情,更好地服務群眾、造福人民。當好民情民意“調查員”,為民服務解難題。腳下有泥,心中才有底。領導干部要虛心向群眾學習,在群眾中汲取營養,全面了解掌握群眾生產生活問題,“身入”更“心至”,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要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真誠傾聽群眾聲音、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疾苦冷暖掛在心上,把群眾利益當作第一追求,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責任感是辦大事情的精神動力。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之事、應擔之責的自覺而清醒的精神狀態。責任感是一個人擔當盡責的原動力,當一個人從內心深處渴望承擔責任,就能激發無限潛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北M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一個人能走多遠、辦多大事、取得多大成就,很大程度取決于他責任感有多強,堅持負責了多久。領導干部個人的成長進步需要責任感,有了責任感,才能在松勁懈怠時靠不斷強化責任感去慢慢扭轉;履行職責需要責任感,有了責任感,不論受到上級表揚,還是受到批評,甚至受點委屈,都能履職盡責;堅持不懈需要責任感,有了責任感才會有定力,才能夠應對各種困難;奉獻也需要責任感,有了責任感,才會有較高的境界和覺悟,心甘情愿地去付出。責任重于泰山,在其位就要盡其責。崗位就是責任,職務就是責任。領導干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工作,自覺把工作當事業來做,始終對工作懷有敬仰之心、珍愛之情。要自覺培育責任感,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心中有數、胸中有譜,該承擔的任務要主動認領,該擔負的責任要主動認賬,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要不斷增強責任感,面對艱難險阻、矛盾問題,迎難而上、挺身而出。要心中永葆責任感,牢記履職盡責是使命所系,始終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