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新勇
摘要: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人地矛盾也在不斷激化,這也促使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因此而面臨著越發嚴峻的挑戰。土地規劃利用工作本就是對土地進行管理的工作要點,所以離不開護理的土地規劃意識來有序開展這一項工作,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此,本文也就土地規劃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強化措施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希望借此來促進土地規劃利用工作順利推進。
關鍵詞:土地規劃利用;問題;強化措施
引言
我國總體人口基數較大,可是土地資源卻十分有限,而對現有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利用則能夠有效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改善民生的效果,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一個區域的整體轉移及發展。可是從總體層面來分析的話,我國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如何有效全面提升土地規劃利用水平也成為了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而本文也是就此展開了如下探索:
一、土地規劃利用的意義
土地資源本就是社會發展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目前土地資源與人口基數發展情況來看,明顯資源嚴重匱乏,所以做好土地資源規劃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土地規劃利用從字面上來分析,就是為了能夠實現一定規劃目標,來對各類土地布局亦或者是整體構造進行一項設計的合理規劃與利用設計,其具有較為顯著的意義。首先,做好土地規劃利用工作能夠為群眾提供住房保障,真正解決人民群眾最為基礎的生活問題。其次,做好土地規劃利用工作能夠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一個實現平臺,而且還能統籌協調結節各個行業之間的用地錨段。最后,做好土地規劃利用工作也是國家政府將土地作為調控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而言十分重要。
二、土地規劃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規劃方法較為單一
長時間以來我國在開展土地規劃工作的時候,一直使用的方式都是定性研究法,即按照自己觀察到的事物特點、憑借著自己的經驗而得到的結論來進行規劃,這一種規劃方式準確性不夠。另一種方式則是靜態分析法,這一種方法在使用的時候,只適用于我國之前的計劃經濟,存在較大的弊端,從區域經濟發展視角來分析的話,這一方法因為是靜態的只能以行政命令作為資源配置的方式,所以無法將實際情況準確地反映出來,所以也無法起到資源優化的效果。
(二)規劃的判定與執行脫節嚴重
從事實來分析的話,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也會被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所影響,這容易促使土地利用規劃與之前的計劃背道而馳,土地規劃的判定以及執行工作存在脫節嚴重表現,這也是我國土地規劃利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其通常會將土地規劃形同虛設,這促使后期土地分配指標與現實相違背。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土地編制時間較短,亦或者上級政府沒有很好地把控好整個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最終促使土地規劃經常出現一些突發性因素,直接對土地規劃利用造成了影響。
(三)規劃動態性及目標不足
就現如今土地規劃利用情況來看,大多數土地規劃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都缺少明確的目標,而且整個規劃工作動態性也明顯不足,無法與現如今市場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通常情況下,土地規劃方案只有一種,而這一種方案最為顯著的弊端就是要反復進行修改與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
(四)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就現如今土地規劃利用情況來分析的話,目前有些地區園區土地供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違法審批的現象,更甚至還有一些園區用地在沒有審批之前就已經占用了,這不僅會造成建筑用地的重復,還進一步加劇了土地資源的浪費,這也是現如今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五)土地破壞、退化現象嚴重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因為經濟發展訴求,群眾土地保護意識都較為薄弱,這促使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在開展的時候,存在過渡開墾以及使用的情況,土地因此而出現了退化以及沙化等情況。而且耕地中大量的洼地、鹽堿地、坡耕地長時間無法得到合理利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土地,不僅直接對糧食產量造成了影響,土地利用率也在這一過程中大幅度下降。
(六)土地規劃利用與城市規劃不協調、與經濟發展不銜接
就現如今我國土地規劃利用情況來分析的話,土地規劃利用還存在著與城市規劃發展不協調、與經濟發展不銜接的情況。現如今我國城市土地規劃利用內容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之中均有相關規定,可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編制及實施職能分別屬于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建設部門,兩個規劃的編制在依照的文件、技術、規程標準上均有所不同,城市土地分類體系以及城市土地統計口徑也明顯存在不同之處,這種情況下城市土地管理自然也會受到多頭領導,直接促使土地開發、利用與管理面臨著較多的問題。
三、土地規劃利用強化措施
(一) 合理規劃土地用途
在每次編制土地規劃的時候,相關人員一定要親自對該土地周邊范圍以及周邊土地用途進行實地考察,之后在綜合分析土地整個布局以及實際結構,以此來對這一塊土地的最終用途進行明確。通常情況下,具有豐富經驗的土地規劃人員在開展土地規劃工作的時候,均會知道各種土地特點本就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有這不一樣的規劃方式。就我國土地類型規劃情況來分析的話,明顯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情況,而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土地考察力度不足,所以在開展土地規劃工作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構建出專門的考察機構,讓其專門負責一些土地的考察記錄,以此來為土地的土地類型規劃打好基礎,同時在恰當的時候還可以借助于科學的手段來開展土地規劃工作,有效避免了土地規劃不合理等情況大聲。
(二) 強化土地利用計劃管理
對于土地利用規劃,我們需要結合國家整個經濟發展新要求,立足于國家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來嚴格執行,同時還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來對土地規劃進行編制、執行與審批。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特殊的用地需求,一定要提前及時做好相應的土地規劃工作,借助計劃執行來有效推動土堆規劃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 對土地規劃利用方法進行創新
上述分析中我們有提到,現如今土地規劃方法明顯還是存在著一些局限性,與新形勢社會發展不適應,所以在土地規劃利用工作開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竭力改進土地規劃方式。傳統模式下的土地規劃方法大多是定性研究,這一方法在應用的時候最為明顯的缺陷就是僅憑借與經驗就得到土地規劃的結論,明顯不夠嚴謹、不夠準確。為此,我們在創新的時候可以將定性研究法轉變成為定性定量研究,通過兩種分析方法的結合使用來進一步提升整個土地規劃的準確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對于靜態分析法我們則可以將其改變成動態分析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如今經濟發展速度,有效落實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在開展土地規劃利用工作的時候,還需要改變之前以農村土地為重點的工作方式,從整體來開展整個土地規劃利用,而且在規劃與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針對不同土地特點來制定出不一樣的發展規劃,即在土地規劃利用工作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來做好方法創新,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整個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四) 構建出完善的土地規劃制度
為了能夠真正將土地規劃制度的基本思想有效融入到經濟建設工作中,我們還需要構建出較為完善的土地規劃制度,這也是有效強化土地規劃利用工作的關鍵。首先,我們可以對相關土地規劃編制、審批以及公示等制度進行完善,針對于土地的管理規劃進行實時監測,同時還可以發動人民群眾來做好實時的監督以及匯報;利用動態監控的方式來對土地規劃制定方案進行全方位且無死角的監控,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方案的順利實施。其次,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構建出一套專門針對于土地規劃的法律,在法律之中最好是能夠對土地管理規劃制定方式、重要內容進行詳細闡述,這樣才能為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相關法律保障,以此來有效促使土地資源得到高效利用。最后,對于農村與城市的土地最好是能夠進行嚴格的管理劃分,對土地供應量以及土地用途進行嚴格管控、嚴格記錄在冊。
(五) 協調好土地規劃與社會經濟發展
若能開展科學且合理的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就能讓土地資源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就現如今整個市場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分析的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土地規劃利用發展目標,同時還需要對短期、中期、長期土地規劃利用目標進行明確,充分發揮出相關政府部門對于土地規劃利用工作開展的監督職能,這樣才能更好地協調好土地規劃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真正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
(六) 強化土地資源管理
就現如今土地利用情況即可發現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而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自然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于土地資源的綜合管理力度,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能有效緩解人地之間的矛盾。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強化對于土地資源的管理,盡可能推進農用土地資源的集約與高效利用。在此期間我們還可以構建出完善的融資機制,以此來為土地規劃利用及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整個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及質量,我們還需要強化對于土地資源的整理,即借助多種手段來進一步提升整個土地資源應利用效率,借助土地整理的方式來促進我國農業生產順利推進。除此之外,在開展土地規劃與利用工作的時候,我們還需要貫徹落實城鄉一體化、多元化發展戰略,對于一些耕地以及濕地則需要強化對于他們的保護力度,這樣才能確保糧食的產量以及品質,在合理規劃土地資源的同時構建出較為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人、地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最后,還需要充分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價值,并且基于此來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轉型與升級,有效推動我國農業規模化生產,最終有效推進農用土地資源集約化、高效化利用,全面提升土地規劃利用效果。
(七) 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強化耕地保護
分析我國人口總人數即可發現,農民在其中占據著較大的比例,農業則是我國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支柱,土地作為農業生產物質基礎自然也十分重要。分析現如今農村土地實際情況即可發現,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產權問題,其次則需要強化對于耕地的保護,這樣才能促使經濟與社會均能夠得到持續發展。為此,在土地規劃利用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對土地產權制度進行完善,而對于農業用地非農化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對耕地的有效保護。而對于這一點,我們需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加快推進現有土地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盡可能完善城鄉土地的統一管理,同時強化對于各項工作的監管,將農民保護作為地方政府評價重要指標之一,這樣才能確保耕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八) 利用先進技術做好監測并且獲得反饋信息
土地規劃利用工作要想真正得到強化,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加強對于土地利用工作的動態監測,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土地實際利用情況,然后對土地利用結構形成良好的把握,這樣一旦出現土地使用違規等情況即可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另外,對于監測所得結果我們則需要及時上報給土地規劃部門,這樣才能確保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實施與實際情況相符。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整個土地規劃監測工作的效果,我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加大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通過構建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信息管理系統,依托于3S 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等多項技術來對地籍進行控制及測量,這樣就能有效提升整個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確保土地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土地規劃利用本就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會涉及到多方面社會因素,而且也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動態變化,在開展這一項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配備相應的制度建設,才能真正確保整個土地規劃利用工作的順利推進,同時有維護土地規劃利用工作權威性以及嚴肅性,真正將土地規劃利用與土地生態平衡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平衡,這樣才能更好地協調好社會、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真正發揮出土地規劃利用工作實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鵬飛, 錢偉明, 盛中華,等. 基于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土地利用規劃思考[C]// 中國科協年會"新時期河南土地供需態勢與城鄉統籌發展"論壇. 2008.
[2] 楊偉. 淺談當前土地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強化對策[J]. 華北自然資源, 2019(2):2.
[3] 劉彩霞. 土地資源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利用率措施[J]. 住宅與房地產, 2018(2X):1.
[4] 趙淑萍. 淺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保障措施[J].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08(33):1.
[5] 孫曉梅. 淺析鄉鎮土地規劃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6] 賈林. 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存在問題及改進途徑.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7] 楊偉. 淺談當前土地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強化對策[J]. ?2022(2).
[8] 史利霞. 集寧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西部資源, 2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