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兵兵 夏志輝
【摘要】道路橋梁結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因此,對道路橋梁進行加固至關重要。然而在道路橋梁建設和應用的過程中,由于受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道路橋梁結構發生病害,直接影響著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對道路橋梁常見的結構病害及加固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便使道路橋梁結構質量得以強化,進一步推動我國道路橋梁建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道路橋梁;結構病害;加固技術;應用分析
道路橋梁是貫穿各地區交通的重要建筑物,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了保障人們出行的安全,不僅需要加強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而且還需要注重加強道路橋梁后期的養護工作。道路橋梁結構病害是影響道路橋梁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道路橋梁的實際狀況,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對道路橋梁結構進行加固處理,把對道路橋梁結構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
1、道路橋梁常見的結構病害類型
1.1瀝青面層出現裂縫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瀝青面層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外部環境的變化。由于我國道路鋪裝層結構多采用半剛性結構,雖然這種結構可以達到增強道路橋梁結構表面的密實度、壓實度和強度的建筑目的,但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裂縫的現象;第二,外部荷載。當道路橋梁投入使用之后,承載的車輛在正常行駛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急剎車的情況,就會使路面結構遭到擠壓,產生一定程度的磨損,長此以往,就會出現橋面裂縫的狀況;第三,混凝土配料結構不合理。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施工材料混凝土的配料結構不合理,就會影響施工人員對混凝土結構初凝時間的掌控,一旦對初凝時間缺乏準確的掌握,就會導致混凝土配比失調,在施工過程中埋下安全隱患。當道路橋梁投入使用之后,極易發生路橋面結構出現裂縫的現象[1]。
1.2道路橋梁地基沉降問題
在道路橋梁建設中,地基沉降是常見的路橋結構病害之一,尤其是地基沉降不均勻的問題,使道路橋梁的受力情況受到嚴重影響。如果道路橋梁出現了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則需要及時采取加固處理,一旦沒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就會分散橋梁的承受力,致使道路橋梁遭受極其嚴重的破壞,日積月累,就會導致道路橋梁出現裂縫的問題,與此同時,如果對這些裂縫未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的話,就會導致道路橋梁結構出現裂縫,甚至出現路橋坍塌的情況。地基沉降不均勻問題對道路橋梁結構的危害極大,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道路取橋梁工程施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對施工環境和現場施工條件勘察的不具體,以至于設計出來的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終導致工程施工標準與實際施工要求無法匹配;另一方面則是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存在施工操作不規范的情況,包括偷工減料、打樁深挖施工不合理等狀況,都會導致道路橋梁地基不穩固現象的發生。
1.3梁端頭局部破損
影響道路橋梁結構的重要因素還包括橋梁的端頭局部損壞問題,修復過程難以把控,梁端頭伸縮縫結構損壞是造成橋梁端頭局部損壞的主要原因,最終導致橋梁結構發生變形的現象。通常情況下,造成橋梁端頭伸縮結構損壞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在進行橋梁設計的過程中,由于數據缺乏準確性,導致梁端的伸縮量大小的數據出現偏差;第二,施工技術人員操作失誤,導致伸縮量計算不夠準確,以至于梁端頭出現破損的現象,第三,道路橋梁的施工養護不到位,難以把控養護措施[2]。
2、道路橋梁的加固技術應用分析
2.1道路橋梁裂縫修補技術
道路橋梁一旦發生裂縫現象,應及時采取加固技術,以便提高道路橋梁使用的安全性及延長其使用壽命。在進行道路橋梁裂縫修補的過程中,應以恢復道路橋梁結構耐久性為主,加強道路橋梁結構的防水性能,具體加固技術包括:第一,道路橋梁表面裂縫處理方法,在處理細小裂縫的過程中,以填料進行處理,加以涂抹,為了強化防水性能,還可以配合防水材料進行處理;第二,對于裂縫寬度的處理,應采用伸縮性的材料進行處理;第三,注漿法。對于裂縫現象比較嚴重的道路橋梁,可以注入一定的樹脂或者水泥類材料,同時結合注漿材料,以此增強道路橋梁的強度。為了實現低壓低俗的注入法,還可以采用環氧樹脂配合鋼釘一并使用,強化道路橋梁的強度;第四,表面噴涂法。在修補整條裂縫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噴漿修補法,可以給道路橋梁表面形成一層密實且粘度非常高的水泥砂漿保護層。而對于封閉裂縫的修補方法,需要對不同結構表面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噴漿修補方法對整條裂縫寬度進行封閉處理,在噴漿的過程中,需要將基層濕潤,然后再進行噴漿修補作業。第五,粘結鋼板封閉法。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拉應力裂縫的處理,首先需要對裂縫進行處理,然后再采用鋼板對裂縫的位置進行粘結,并借助鋼板進行加壓處理,增強道路橋梁對外來壓力的承受力[3]。
2.2預應力加固技術
在道路橋梁加固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出現變形的狀況,可以采用預應力加固技術進行加固。在進行道路橋梁混凝土結構加固的過程中,通過在外部對變形部件施加預應力技術,改善道路橋梁結構的受力情況,抵擋外部過重的載荷,將對道路橋梁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促進道路橋梁部件結構抗彎曲能力和承載了的提高。預應力加固技術可以加強道路橋梁受力的平衡性,進而保障道路橋梁使用的安全性和長久性。
2.3梁端頭破損加固技術
在進行梁端頭破損加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保障在鋼筋混凝土自身具有足夠堅固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展開混凝土澆筑工作。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加強對管控伸縮縫問題,確保伸縮縫可以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下符合施工標準。此外,為了確保道路橋梁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定期對其進行審核及監測查驗,一旦發現道路橋梁結構出現問題,應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同時還需做好日常養護工作,以此提高道路橋梁使用的安全性[4]。
結語:
總之,道路橋梁結構一旦發生病害,應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便降低對道路橋梁結構的影響,延長其使用壽命。對道路橋梁結構進行加固處理十分有必要,目前,道路橋梁結構加固技術有道路橋梁裂縫修補技術、預應力加固技術以及梁端頭破損加固技術,在進行道路橋梁結構加固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道路橋梁結構病害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加固技術,提高道路橋梁結構的質量。此外,除了注重加強道路橋梁結構施工的質量,還需注重道路橋梁日常的養護工作,提高養護人員對道路橋梁結構各種病害的認知,一旦發現道路橋梁結構發生病害,有助于養護人員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加固處理技術,提高道路橋梁使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晏軍軍.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與加固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風,2020,No.405(1):103+111.
[2]嚴佳佳.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分析與加固技術[J].房地產導刊,2019,(35):100-100.
[3]范世鋼.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及加固技術[J].環球市場,2019,(8):340-340.
[4]任杰.淺述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與加固技術分析[J].名城繪,2018,(5):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