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摘 要:體育課程作為現代中職教學的一門基礎實踐課程,已經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可與青睞,并且在培養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競賽是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此,本文重點研究如何借助體育競賽提升中職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競賽;中職體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04
體育競賽是促進中職學生體育教學開展的基本前提,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身心健康發展也離不開體育競賽。在體育活動中,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參加到各項體育競賽中,比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及田徑運動類體育比賽項目。如何利用體育競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是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
一、體育競賽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體育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時期,國家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只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使其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體育競賽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競賽中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獲得豐富的教學體驗。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競賽在培養學生體育素質上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促進了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
體育競賽相對于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競爭性,在體育競賽中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積極性更強,通過體育競賽,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俗話說,哪里有比賽,哪里就有競賽,在比賽場上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參加比賽。在比賽中必然會存在輸贏,對于中職學生而言,體育競賽重在過程,在比賽過程中學生會全力以赴,明白競爭的意義,增強競爭意識。
(三)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明顯不同,體育學科是一門比較靈活的學科,沒有固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限制,同時教學也不僅僅限于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合理安排體育競賽,通過體育競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此外,中職體育教學中,可以定期開展體育拓展訓練,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領域與范圍,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此時,教師也可以稍加引導,把體育教學融入不同的教學,進一步去強化體育教學。當前,許多高中學校已經開設了專門的體育專業班,鼓勵優秀的體育學生加入體育專修班,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職業意識。這也為喜愛、擅長體育的學生開辟了一條具有實際意義的體育發展道路,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制訂體育訓練計劃,將體育教學理念落實在體育教學中。
二、運用體育競賽提升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借助體育競賽,強化體能訓練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進入中職校園教學中,其中籃球體育運動在中職教學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也是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想使中職生在體育競賽中提高自身的體能,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體能訓練的意識,正確認識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中職學校應該高度關注對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通過豐富中職生的體育競賽內容、提高體育教學方法等來實現體能訓練的目的。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體育教學的發展依賴于學生的參與,學生通過參與體育訓練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體育教育這一課程。比如,在籃球體育課程中,中職學校應該舉辦提高學生體能的籃球競賽,讓學生根據籃球技術與方法開展體能訓練。每個年級在每個周需要安排一定的籃球課程,讓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更好地開展籃球比賽。在平時的課余運動中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如課間操、眼保健操、體育游戲等,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從而提高自身的體能。
(二)通過體育競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
體育學科屬于戶外學科,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課堂中,這也充分說明,體育學科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參與感要求比較高。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的,體育教學主要是圍繞教師開展,學生的自主性比較低,這也造成了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普遍低下的問題。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競賽項目,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參與比賽中能夠做到互相配合,合作互助,通過比賽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班級的凝聚力也會更強。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內大多數學生對跑步比賽的興趣,開展“百米接力賽”,在開展比賽前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的組。隨后,讓學生給自己的組取名,加深每個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增加學生對小組的認同感,在教師講解比賽的規則與注意事項之后,再開始比賽。在體育競賽中學生以小組的名義參賽,所以小組之間為了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小組成員之間會討論比賽的分工與協作,發揮出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長與愛好,為了小組內的榮譽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三)利用體育競賽,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由于學生的身體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在“以人為本”理念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差異性,突出學生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學習的機會。然而,體育競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條件,不同的體育競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不同,對此,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的身體條件,針對學生的差異需要采取分層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競賽項目,尊重不同的學生發展特點,進行分層教學,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恰到好處地制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教學設計符合每個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那么就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發揮,讓能力強的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在體能訓練上獲得更好的效果,能夠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在科學的訓練中不斷地超越自我,挑戰自我,發揮出學生身上的潛能。比如,在開展羽毛球運動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身體條件、不同的心理特征,進行教學安排,讓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堅強的心理品質。
(四)從學生興趣入手,巧設體育競賽內容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尤為重要。體育競賽具有競爭性,在體育競賽項目與競賽內容的設置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比賽。同時,體育競賽的內容應該符合中職學生的發展要求,難度過大必然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難度過小就會沒有挑戰性,所以只有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體育競賽,才能夠發揮出體育教學的最大價值。在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采用體育競賽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的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體育競賽內容的設置并不是隨機的,而是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學生發展目標的體育競賽內容。在新課改要求下,需要教師不斷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參與體育比賽,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育健康狀態,體育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更多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將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作為培養人才的核心目標。
(五)利用體育競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體育教學中利用體育競賽開展教學,加強師生合作,能夠培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學習樂趣,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所以師生合作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師生合作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彼此了解與信任,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產生深厚的友誼,讓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有著絕對的威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教師在講課中具有一定的威懾力使學生難以跟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導致許多學生懼怕教師,甚至不敢和教師互動,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敢提出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師生合作學習提高教學的效果。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提前活躍班級氛圍,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分組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競賽中,雖然分組的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但教師的角色是監督者,在體育競賽中教師可以控制比賽進展方向,教師也可以參與到體育競賽中,使體育競賽的氛圍更加濃厚。
(六)合理使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在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教學中,體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想要發揮體育教育自身的優勢,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要求進行多元化的、一體化的教學,將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學習進行有機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現代化教學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中職院校中,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廣播體操比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比賽中來。廣播體操是一項集體的體育活動,通過比賽能夠發揮出班集體的力量,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開展廣播體操的時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內容讓學生學習廣播體操的不同動作,了解到廣播體操的魅力。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讓學生體驗到了廣播體操豐富的文化知識與多樣化的動作,刺激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其獲取更多新的運動信息。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體育素質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作為培育人才的指路人與引導者,要不斷去實現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利用體育競賽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意義,發揮出體育學習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建芳.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的六點思考[J].運動,2012(2).
[2]張子榮.新課改下提高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校園(學習),2018(2).
[責任編輯 薛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