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蘭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持續深入,勞動教育開始受到重視。通過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初中階段的生物實驗課也開始要求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參與到生物實驗中,這一點恰好符合勞動教育的相關要求,也為勞動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實驗課提供可行性。本文圍繞在初中生物實驗課中有效融入勞動教育理念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相關策略展開探討,希望對提升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勞動教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56
許多教師都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根本動力。將勞動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生物實驗課堂內容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其良好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充分的動手參與機會,就等于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讓學生體會到親自勞作并收獲成果的喜悅,從而轉化為對于生物實驗學習的興趣,同時,這種興趣也會延伸到勞動層面,久而久之,就可以養成樂于動手、勤于動手的良好習慣。基于此,勞動教育融入生物實驗課堂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下面針對相關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一、新時代初中生勞動教育現狀
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學生接觸勞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一些中學生對于勞動過于輕視,甚至出現大量中學生不愛勞動的情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決定教育。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是其接受教育的一種形式,學生雖然在學校學習汗牛充棟的勞動教育教材,但是并未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因此,當代中學生的勞動教育有待進一步增強。
(一)家庭生活缺少勞動教育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大改善了學生的物質生活條件,當下的中學生不必再接觸傳統的農耕勞動,在家庭生活中也很少參與日常家務勞動,加之一些父母認為子女只需要讀好書即可,不需要進行勞動,導致當代初中生缺乏勞動教育。
(二)學校生活缺少勞動教育
現階段初中的勞動課多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這種形式不僅影響勞動課的開展質量,且多存在形式主義,學生日常學習中很少真正接受勞動教育課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此外,越來越多的院校將一些公共區域的清掃任務外包給清潔機構,使得本就少得可憐的在校勞動機會更加稀少,學生無從接受良好的在校勞動教育。
二、新時代初中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原則
(一)課程目標具體化
初中階段的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日常生活的常用技能,以及在校期間的常用勞動技能,并適當開展各類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對于勞動的掌握,并通過有效勞動教育的形式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進行培養,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精神。
(二)課程資源生活化
當前勞動教育方面的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相對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可操作性不強。初中生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的選擇應當更加貼近生活,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應當基于教材展開。因此應當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在勞動教育中增加生活內容,注重勞動教育課程和日常生活之間的銜接,培養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勞動技能。
(三)課程實施常態化
勞動教育應當成為一項獨立的課程體系,因此應當具備完善的規章制度以及課時保障制度。學校方面應當進一步加強有關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檢查及督促,為該項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除此之外,為了深化勞動教育的效果,還可以和其他學科進行聯動,從而達到勞動教育常態化的效果,保證勞動教育的有效性。
三、生物實驗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的意義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勞動教育的融入,不僅有利于生物實驗的有效開展,同時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發展勞動教育能夠加深對于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印象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應占據同等比例,實驗教學關系到學生對所學習的課堂知識的轉化和鞏固,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融入勞動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點應用于具體實踐中,從而深化學生關于理論知識的認知。
(二)發展勞動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有效的勞動教育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最好途徑,這就需要進行大量的重復性鍛煉。在鍛煉過程中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掌握正確的勞動方式,從而推動實踐能力的增長。同時開展勞動教育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和社會生活相接觸的機會,為今后學生進入社會獨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初中勞動教育融入生物實驗課程有效實施途徑與策略
(一)提高對初中生物實驗的認識水平,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
要改進初中生物實驗課堂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措施,融入勞動教育,就必須改變初中生關于生物實驗的認知態度,在此基礎上實施勞動教育。確保初中生對于生物實驗表現出更強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動手能力的鍛煉實驗中。在轉變學生認知之后,還需要注重改變生物實驗的開展形式,強調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生物實驗的設計和運用,實現生物實驗教學和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現有初中生物教材的基礎之上,針對生物實驗進行具體設計,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用開展實驗的方式取代演示性實驗展示,讓學生成為整個生物實驗操作的主體,切實掌握生物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各項技術要領,進而實現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培養,這是將勞動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有效途徑。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要為勞動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實驗提供一定支持,例如增加生物實驗課程占據比例,合理設置生物實驗課程體系,為學生開展生物實驗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學校要根據教育發展的要求轉變教學觀念,根據時代發展要求改進學生的培養方式,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預設實驗,巧作鋪墊
為保證學生對于勞動教育融入生物實驗課充滿興趣,必須注重增強實驗內容的趣味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生物實驗時,需要充分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同時保留生物實驗本身的功能作用,達到二者的協調統一,這是吸引學生參與生物實驗的重要因素。在融入勞動教育時,要采用層層鋪墊的形式實現逐漸深入,由最基本的生物實驗延伸到勞動教育相關理念。譬如,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需要用到綠色植物天竺葵,這是一種易于栽培且花期較長的綠色植物,栽培天竺葵需要掌握植物培養方面的知識,如光合作用知識、扦插知識等,因此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扦插天竺葵的任務,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扦插知識及相關技能,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培育,動手培養一株天竺葵,并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進行使用。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感受到親手勞動給自己帶來的喜悅,也更愿意投入到生物實驗中。在后續學習扦插相關知識時,能夠展開更多植物的扦插培育活動,深化勞動教育效果,延伸勞動教育范圍,將課堂上的勞動教育帶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關于生物實驗的興趣也能得到大幅度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實現生物實驗教學和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
(三)創設情境,催生激情
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融入勞動教育。生物實驗課堂中融入勞動教育時,應當關注課堂氛圍的營造,以集體學習和集體成功的方式來促使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產生更多的興趣。例如,在學習種子萌發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在開始實驗之前,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春天種子播種的畫面,同時運用動畫形式展示種子的動態萌發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創造一個有趣的氛圍,激發學生關于種子萌發過程的求知欲,并趁此機會帶領學生進行實際的播種勞作,學習播種時的各項技能,例如播種間距、密度等,感受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辛勤,深化勞動教育的目的。同時將所播種的種子作為研究種子萌發的樣本,這種通過親自勞作、親身參與的生物實驗方式,能夠有效融入勞動教育因素,無論是對生物實驗教學效果的深化還是對勞動教育目的的達成都具有顯著作用。
在初中生物實驗課中融入勞動教育的相關理念,實現共同教育,這種教學模式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實踐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較多的不適應性,例如,學生對于勞動量較大的生物實驗參與積極性不高,或者學生因勞動技能掌握不足而無法有效參與生物實驗等,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及操作示范,在生物實驗過程中通過及時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快速適應這種教育形式,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同時深化勞動教育成果。
開展好生物實驗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靈活的空間,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觀察思考得出結論。在初中生物實驗課堂中融入勞動教育,借助勞動教育的相關方式來深化學生生物實驗的參與度,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勞動技能進行有效鍛煉,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寧本濤.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重建的幾點思考[J].中國德育,2019(4).
[3]李艷輝.對七年級生物實驗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玄恩濤.加強生物實驗教學 激發學生探求欲望[J].才智,2008(16).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