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魏 穎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青年黨員教師,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我所有的熱情全部傾注在我所熱愛的心理教育事業上。在我的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也沒有催人淚下的動人故事,有的只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作為紅橋區第一位小學專職心理教師,李嬌這樣評價自己。2014年,紅橋區文昌宮民族小學申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剛剛從內蒙古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方向畢業的研究生李嬌幸運地成為該校的首位專職心理教師。
工作中的李嬌注重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積極創設學生喜愛的、有趣的心理健康活動。例如,帶領學生編排心理手語歌《陽光總在風雨后》,領悟百折不撓的精神;給“心靈加油站”社團小組的學生設計曼陀羅彩繪,感受自己內心的多彩世界;開展房樹人繪畫測驗,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等特色心理活動。除了校內活動,李嬌還利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心理健康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等平臺,將心理健康服務輻射到周邊兄弟學校和社區。曾經多次參加“文昌陽光行”進社區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溝通的幸福”等游戲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與理解。編寫學科課本劇《會唱歌的石頭》,引導學生感受“百年文昌”的勤樸精神。
身為一名心理教師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有很多幸福的時刻讓李嬌難以忘懷。學生小南(化名)性格內向、靦腆,而且愛哭鼻子,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李嬌發現問題對癥下藥,幫助他提升自信心的同時給予人際交往的指導。后來小南課下偷偷告訴李嬌,自己交到了兩個好朋友,此刻李嬌相信自己已經在小南心里種下一棵“愛”的種子,讓他可以更加陽光、向上。這樣的溫暖時刻在李嬌的記憶中還有很多,有低年級的學生拉著她的手悄悄地說:“李老師,你好溫柔啊!”也有高年級的學生害羞地問:“李老師,您說我以后能當飛行員嗎?”……這些童音童心也更加堅定了李嬌做好一名心理教師的決心。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李嬌為學生提供的保持陽光心態的法寶。
作為紅橋區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李嬌明白心理教育更需要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在工作中,她始終堅持學習,注重積累,整理出文昌心理課程資源《陽光心靈》,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課例、論文榮獲各級各類獎項,并多次進行心理工作分享。李嬌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擁有理解、寬容、善良的內心,樹立樂觀、勇敢、堅持的品質。
近年來,紅橋區文昌宮民族小學被命名為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榮獲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身為其中的一員,李嬌一如既往地為學生的“心靈”護航。她說:“其實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在教育著我,這些‘愛’的相遇更是我一次次處于困境中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也謝謝我的學生們!”
心有陽光,必有遠芳;知心育人,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