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全境屬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國家、省重要糧食生產核心區,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市、人口大市、新興工業城市,近年來,駐馬店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扛起歷史賦予的如山責任與使命,在推動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在“十四五”開局起步、“三農”工作重心實現歷史性轉移的關鍵時刻,作為農業大市,駐馬店將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牢牢抓在手上,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堅決扛穩“兩個責任”,大力實施“三大行動”,扎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各項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駐馬店樣板”。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駐馬店的發展,河南省“十四五”規劃、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駐馬店“國際農都”建設,這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駐馬店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駐馬店將堅持國際化視野、標準、技術和系統化思維、工業化理念,以“產品質量高、產業效益高、生產效率高、經營者素質高、市場競爭力高、農民收入高,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產業化、方式綠色化、產品品牌化”的“六高六化”為方向,以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業科技研發中心、農業大數據中心、農產品和農機交易中心、農產品倉儲物流中心”的“四區四中心”為目標,以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雙輪”驅動,高標準推進“國際農都”建設,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國際農都”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叫響“國際農都”品牌。
穩面積保數量。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和品質”。
目前駐馬店市小麥播種面積1195萬畝,下一步將認真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密切關注農作物長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防汛抗旱和病蟲害防治,奮力奪取夏糧豐收。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建立“田長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再新建高標準農田107萬畝,把更多的“望天田”變成“高產田”,奮力建設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核心區。
抓種源保質量。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保障糧食生產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
駐馬店多年來在種子特別是小麥、玉米、花生新品種選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具備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合作,積極參與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廣小麥、玉米、花生等優良新品種,在“種源自主可控、保障糧食安全”中勇當先鋒,建設現代種業強市。
調結構保多樣。駐馬店將牢固樹立全產業鏈思維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穩定種糧面積和產能基礎上,建設優質小麥、花生、白芝麻、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十大優勢產品”生產基地,抓好正陽花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平輿白芝麻、遂平優質小麥等7個省級農業產業園建設;依托正陽、汝南花生種植,爭創全國“豫東南花生特色產業集群”;叫響西平小麥、平輿白芝麻、正陽花生、泌陽花菇、汝南番茄、確山中藥材等農業品牌,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目前駐馬店脫貧人口占全省的11.7%,防止返貧任務重,下一步將繼續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切實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強重點人群動態監測、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堅決守住“不出現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駐馬店市市長朱是西(中)在基層調研。
把“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駐馬店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更好”重要要求,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抓好糧食提質、產業提級、環境提標、治理提效、文化提振、人才提優、改革提速、收入提升“八項任務”,建立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考核監督體系,扎實推進“五大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駐馬店將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深入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著力提升縣域經濟質量效益。突出縣城龍頭帶動、產業帶動,實現人氣集聚、消費活躍、綜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探索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城鄉融合特色小城鎮,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縣域發展體系。
今年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第一年,駐馬店市將以此為契機,認真抓好鄉村建設各方面工作。
強化村莊規劃引領。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多規合一”村莊規劃,尊重農民意愿,保護特色風貌,留住鄉愁文韻,按照“城郊融合類、拓展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整治改善類、搬遷撤并類”標準,完成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按規劃加強村莊建設管理。
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農村水、電、路、氣、物流、通信等設施的提檔升級,加快數字鄉村建設,鄉鎮、農村熱點區域實現5G網絡全覆蓋,每個縣區要打造3個5G智慧農業應用示范點、一個“智慧農村”示范村,讓數字真正賦能鄉村的全面振興。統籌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養老服務等項目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
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要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駐馬店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持續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完成戶廁改造15萬戶,確保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6.2%,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
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農產品加工業是駐馬店第一大主導產業,去年產值近1900億元,培育有王守義十三香等本土企業,引進有泰國正大、伊利、魯花、君樂寶、今麥郎、徐福記、花花牛、克明面業、河北玉鋒、重慶恒都等知名企業。今年,將以“國際農都”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以特色產品提升價值鏈,以電商物流串起供應鏈,打造糧食、油料、肉類、乳業加工“四大優勢產業集群”,調味品、食用菌“兩大特色產業集群”,飲料、休閑食品制造“兩大高成長性產業集群”,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產值突破2000億元。
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駐馬店不僅是產糧大市,也是畜牧大市,9個縣均為全國畜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3個縣為全國肉牛大縣,4個縣為全省奶業發展重點縣。下一步,將按照“穩豬、提牛、強奶、擴羊、壯禽”的思路,抓好泌陽夏南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擦亮“無抗生豬”“泌陽夏南牛”“確山生態羊”特色品牌,叫響“中國漁都”“中國牛城”“中原奶都”名片,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5%,為畜產品穩產保供多做貢獻。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不是規模越大、用工越少越好,要把握好度,不能忘了農民這一頭。下一步,將實行產業鏈延長制,在產業延鏈補鏈、優化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上下功夫,把勞動密集型農加工企業更多留在縣城,初加工企業留在鄉村,完善冷藏物流體系和城鄉高效配送網絡,形成企業和農戶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格局,讓更多龍頭企業挺起來,讓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讓農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培養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是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必要舉措。 下一步,駐馬店將堅持“科學引導、個人自愿、分類施策”的原則,做好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工作。對于選擇外出務工的,按照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扎實開展就業、創新創業等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對于選擇留在農村,愿意種地或發展養殖的,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培訓,讓他們成為職業農民、養殖大戶、種糧高手。對于主動到鄉村創新創業的各類人才,給予政策扶持,支持他們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培育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年來,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銜接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下一步,駐馬店將在支持培育、規范發展兩方面入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規范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確保年度新增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各1000家以上,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