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瑋
核心提示:紙漿期貨上市2年來的走勢可以大致分成加速下行、底部盤整以及加速上行3個階段。文章回顧了各個階段的價格走勢和核心邏輯。從供應、需求、庫存和利潤等多個角度,全面探討當前漿紙產業鏈基本面的現狀和主要矛盾,推演紙漿市場未來邏輯,并展望2021年紙漿市場變化。
1 紙漿市場回顧
2018年11月27日,紙漿期貨掛牌上市。上市至今,紙漿期貨呈現“U”型走勢(見圖1)。從上市初期的加速下跌,到歷經一年的底部盤整,再到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價格重心上移。2020年注定是紙漿期貨難忘的一年,4月擴充交割品牌,6月引入做市商,9月首次推出貿易商廠庫交割制度,同月交割結算價格授權挪威交易所,年末期貨價格不斷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
1.1 加速下行階段
從上市到2019年6月底,紙漿期貨加速下跌,紙漿市場的主要邏輯圍繞著宏觀和需求展開。
在紙漿期貨上市前夕,紙漿外盤報價高位橫盤數月,下游紙企利潤受到嚴重擠壓,市場呈現高庫存和弱需求的局面。偏空的基本面格局疊加悲觀的宏觀預期,紙漿期貨上市首日跌停,隨后盤面震蕩偏弱運行。
2019年前2個月漿價出現短暫上漲。此時雖然基本面依舊偏空,但節前補庫導致需求小幅回升,同時央行降準,前期偏悲觀的宏觀預期向好,漿價震蕩上行,主力合約收盤價達到5670元/t,創上市以來第一個高點。
2019年3月開始,文化用紙春季旺季需求表現不及預期,由于發布的經濟數據而使宏觀情緒再度轉空,漿價震蕩下行隨后企穩。5月下游正式步入淡季,漿價屢創新低。
1.2 底部盤整階段
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紙漿價格底部盤整了一年時間。
2019年7月初,在G20利好、漿廠減產以及林產品公司罷工等事件多重疊加下,低迷了2個月的紙漿市場得到提振,多頭情緒高漲。隨后利多出盡,漿價迅速回落。之后幾個月也出現了幾次利多事件,漿價小幅提振,但由于基本面支撐力度有限,盤面每次都迅速回落并且不斷刷新低點。
從2019年12月開始,一季度宏觀經濟預期持續改善,不僅是紙漿市場,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都得到提振。在一季度宏觀經濟階段性企穩預期背景下,加之春節前下游補庫啟動,盤面得到持續反彈,直到新冠疫情中斷了此次反彈節奏。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春節期間悲觀情緒積累,節后首日刷新上市以來新低,當日利空情緒出盡,盤面向上修復。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停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國內需求迅速恢復,盤面持續反彈。4月,紙漿需求進入淡季,漿價開始慢跌,主力合約最終跌破4400元/t。
1.3 加速上行階段
2020年下半年,在中長期利好預期下紙漿價格重心上移,緊接著出現連續3個月的加速上行。
7月以來,宏觀面提振大宗商品市場,低估值品種輪換上漲,紙漿也出現了估值修復行情。在需求旺季預期下,漿和紙價格共振,同時“限塑令”和“禁廢令”開始引起廣泛關注,紙漿價格重心緩慢上移。
進入11月,以造紙產業長周期底部走出為前提,加之宏觀春季躁動行情啟動,配合著“限塑令”和“禁廢令”需求題材炒作,紙漿期貨加速上漲,帶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大額漲價函齊發,從而進一步推高紙漿期貨價格,不斷創紙漿期貨上市以來新高。12月31日主力合約收盤價為5746元/t,突破前高的5670元/t,與年初相比漲幅達到24.6%。1月29日主力合約收盤價為6702元/t,與12月底相比漲幅達到16.6%。
2 紙漿產業鏈現狀
2.1 針、闊葉木漿供應需分別討論
全球化學漿未來5年產能變化相對穩定,產能增量主要來自闊葉木漿。全球針葉木漿發運量回歸正常水平,闊葉木漿發運量仍處于歷史高位(見圖2)。據 PPPC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全球20個主要產漿國針葉木漿出貨量同比下降5.2%,1—11月累計同比下降3.4%,與2019年下半的年高出貨量相比,2020年以來針葉木漿出貨量處在近5年正常水平(見圖3)。2020年11月全球20個主要產漿國闊葉木漿出貨量同比下降1.0%,1—11月累計同比增長8.5%,闊葉木漿出貨量一直處在歷史高位。
我國紙漿進口量維持高位,增量主要在于闊葉木漿。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全年我國進口紙漿同比增長12.7%;其中12月進口紙漿249.3萬t,環比下降11.6%,同比增長14.4%。分品種看,12月針葉木漿進口78.71萬t,同比增長10.6%,環比下降1.9%,全年累計同比下降0.6%(見圖4);闊葉木漿進口112.78萬t,同比增長25.2%,環比下降15.7%,全年累計同比增長16.7%(見圖5)。

2.2 長中短周期下的需求不同
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本身就一直處在下行通道,如果沒有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原本就低于往年水平。疫情帶來居家辦公、線上辦公、線上展會等場景運用,重創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5月,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達到歷史新低。
隨著歐美地區復工推進,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5月開始逐月修復,環比增速轉正,同比降幅連續收窄。如果與年初疫情爆發前水平相比,其實需求已經修復至相對正常水平。根據PPPC最新數據,11月全球印刷書寫紙需求環比增速再次由正轉負。11月全球未涂布機制紙和涂布機制紙總需求環比下降7.9%,同比下降18.0%(見圖6)。
疫情對國內需求的影響更多地疊加了春節假期效應。2020年前2個月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同比大幅下滑17.8%,國內需求受到短暫沖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順利進行,從3月開始機制紙及紙板單月產量便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2020年全年我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累計同比增長0.8%;其中,12月產量1209.9萬t,同比增長2.9%,連續3個月單月產量創歷史新高(見圖7)。
中長期需求邏輯在于“主題類圖書”和“高檔包裝紙潛在需求”。一方面,對于文化用紙來說,2021年是文化用紙市場的一個關鍵節點,主題類圖書有望繼續支撐2021年的文化用紙市場。另一方面,包裝紙的兩個熱點問題“限塑令”和“禁廢令”需要從概念落到實際,政策的實施也在逐步推進并非一刀切。此時需轉向關注項目投產進度、政策實施進度,最終能增加多少需求,以及何時會帶來需求的新變化。
2.3 關注隱性庫存的消化情況
全球生產商紙漿庫存天數已降至正常水平。據PPPC數據顯示,11月全球生產者紙漿庫存天數37天。其中針葉木漿35天,較上月減少1天,較2019年同期增加1天;闊葉木漿39天,較上月減少3天,較2019年同期減少15天(見圖8)。
港口庫存處于新的平衡狀態,關注其他環節的庫存情況。根據卓創資訊樣本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底,國內青島港、常熟港、保定地區紙漿庫存較2020年12月末增長4.8%,較2020年1月末增長1.2%。自紙漿期貨上市以來,樣本港口紙漿庫存量維持在180萬t上下浮動,港口庫存目前處在新的平衡狀態(見圖9)。2020年全年紙漿進口量同比增長12.7%,但港口庫存并未出現明顯累庫,需要關注其他環節的庫存情況。
我國造紙及紙制品業存貨與產成品存貨差值創歷史新高。2020年12月,造紙及紙制品業存貨同比增長6.8%,環比下降0.8%;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5.2%,環比下降5.4%(見圖10)。存貨與產成品存貨均處在下滑狀態,但差值創歷史新高(見圖11)。這意味著從漿廠庫存、國內樣本港口庫存、造紙業產成品庫存等環節的庫存來看,產業鏈庫存看起來似乎相對正常,而實際上產業鏈原料庫存和半成品庫存處于累庫狀態,這也符合前文提示的關注其他環節的庫存情況。
2.4 利潤亮眼但細分紙種分化
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造紙及紙制品業利潤總額累計增速呈V型修復。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影響,利潤修復節奏中斷。隨著國內需求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4月累計同比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在此之后,累計同比增幅持續擴大。尤其是9月以來,漿和紙共振帶動整個造紙產業鏈利潤向好,2020年造紙及紙制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21.2%(見圖12)。其中12月單月利潤總額環比增長38.9%,突破2016年12月的單月利潤總額,創下歷史新高(見圖13)。
從各類紙品的毛利來看,4月在下游淡季氛圍下,各類紙品尤其是文化用紙毛利急跌。隨后毛利均開始止跌企穩,生活用紙毛利維持弱勢,而白卡紙和文化用紙則逐步回升。進入9月漿和紙共振上漲,旺季氛圍疊加潛在需求預期,白卡紙價格連續上漲,毛利同樣不斷走高。而生活用紙和文化用紙由于紙產品價格漲幅慢于紙漿價格漲幅變化,毛利不斷擠壓。下一步需要觀察這兩類紙品的毛利情況。
3 2021年市場展望
3.1 造紙產業迎來新周期
在期貨上市初期,造紙產業呈現高庫存和弱需求的局面,紙漿期貨的上市大大縮短了造紙產業的下行周期。2019年底產業長周期的底部已經形成,但向上驅動不足,隨后疫情導致長周期底部再次確認的時間有一定延后。隨著造紙產業長周期底部慢慢走出,加之宏觀春季躁動行情啟動,配合“限塑令”和“禁廢令”需求題材炒作,紙漿期貨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當前供應端的主要矛盾在于闊葉木漿。機制紙及紙板連續3個月單月創歷史新高,產業鏈庫存處于新的平衡狀態,產業鏈利潤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造紙產業已經處在新一輪的景氣周期,紙漿期貨加速了這一景氣周期的形成,產業鏈各個環節需要適應快節奏的周期變化。
3.2 預期與現實博弈加劇
造紙產業已經處在新一輪的景氣周期。但是由于需求端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供應端一直以來也相對穩定,基本面并不存在明顯的供需結構錯配。春節前下游及終端備貨慢慢轉淡,但對節后傳統的春季旺季存在預期,節后的旺季表現就是關鍵。這意味著從前期關注需求題材炒作和產業鏈環比向好的簡單邏輯,正式進入到預期和現實的博弈,由關注絕對變化轉向關注相對變化。同時面臨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結構性差異,更加考驗節奏的把握。
3.3 產業鏈產融結合升級
上市初期,產業客戶以貿易類客戶為主,企業利用紙漿期貨進行套期保值,鎖定利潤,企業完成采購的同時,建立空單對現貨庫存或者在途庫存進行保護,降低經營管理風險,提升企業競爭力。隨著市場參與者的逐漸豐富,紙漿期貨創新了紙漿定價模式,點價交易新模式開始在現貨貿易中廣泛推廣。
隨著產業周期變化節奏加快,紙漿期貨帶動產業鏈產融結合升級。除了現貨庫存和在途庫存管理,采購計劃管理也是企業風險管理的核心。企業利用期貨鎖定遠期紙漿采購成本,建立多單補充遠期庫存,平滑現貨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未來如果上市紙產品相關期貨,造紙產業鏈品種逐步完善,企業可以更加靈活運用期貨衍生品工具,進行跨品種套利,鎖定紙張生產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