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旭
摘 要:旁批是讀書人的一種學習、思考以及讀書的方法,通過進行旁批,能夠讓閱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隨時地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閱讀的地方,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閱讀的時,采用旁批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集中學生閱讀的注意力,提高閱讀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自讀課文的文章內容。文章首先講述部編版語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的意義,其次講述部編版單詞讀課文旁批設計的反思,最后講述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的教學運用策略。
關鍵詞: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具體運用
一、 引言
與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更加的鮮明,在學習初中語文課文的時候,不僅僅能夠學習基本的課文,同時也能學習一定數量的自讀課文,通過添加自讀課文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初中語文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積。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通過采用旁批的閱讀方法,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以及方法,能夠準確地掌握在讀課文的內涵以及主旨,提高閱讀的效果以及質量。
二、 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的設計意義
在自讀課文當中,學生能夠在旁批的提示以及指引下進一步的了解越閱讀文章中的內容,對文章的主旨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也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課文閱讀,進行自我的反思。因此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設計旁批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下面具體講述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設計的意義。
(一)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思路的優化
盡管隨著社會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比較嚴重,存在該現象的主要問題便是對新進教師的職前培訓力度不強,在培訓新教師的時候過于流于形式,沒有將培訓工作有效落實,很多教師由于沒有工作經驗,缺少科學的方案進行參考。在教師工作的時候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備教材能力,盡管自讀課文更加看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的自主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逐漸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教師可以在背教材的過程當中逐漸地感受到自讀課文中旁批設計的理念以及思路,從而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指引閱讀。部編版教材編寫人員主要由三部分人員組成,評審的流程比較多,因此新晉的教師可以通過批注的指引,在教讀課文中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二)能夠逐漸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難以在學習當中集中注意力,缺少深入鉆研的精神,通過在自讀課文當中設計旁批,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在旁批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集中注意力對課文內容進行文本分析,從而幫助學生逐漸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由于旁批主要來源于古人的杰作,古人與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不同,認為在讀書的過程當中,通過隨時地記錄思想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章內容,對文本進行反思。學生在閱讀經典文章內容的時候,通過進行旁批能夠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避免浮躁情緒的產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提高閱讀效率以及質量。
(三)切實符合現實的需求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理解程度,便可以借助文本以外的資料逐漸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基,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內容的時候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除此之外,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由于自身的備課工作量比較大,難以擁有足夠的時間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備課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更好地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便可以在自讀課文中進行旁批設計,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
三、 部編版自讀課文旁批設計的問題
在部編版自讀課文旁批設計的時候,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旁批設計的作用無法充分地發揮,下面具體講述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旁批的模式過于統一
與其他的教材相比,部編版的初中語文自讀課文具有旁批設計,屬于新教材的獨有特點,但是部編本初中語文自讀課文的旁批設計模式過于統一,模式過于單調,更加強調的是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科本位的現狀,無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實際的閱讀需求。比如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溜索》中所設計的旁批為情感表達比較突兀,詢問學生直接寫索有什么作用?由于初中生對溜索比較陌生,難以真正的理解溜索的意義,因此不能直接提出知識性的語言,過于直接的提出知識性的語言,容易給學生帶來學習壓力,讓學生對自讀課文的閱讀產生厭煩的心理,缺少學習的自信心,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自讀課文閱讀當中,實現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便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旁批的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應該將旁批模式過于固定。
(二)所設計的旁批語言過于簡短,無法發揮旁批的指導作用
進行旁批設計的主要目的便是讓學生在閱讀自讀課文的時候,更好的理解自讀課文的文章內容。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在設計旁批的時候主要是對自讀課文好詞好句以及寫作手法進行旁批,旁批的語言數字比較少,難以讓學生利用旁批將文本與世界相互聯系。比如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統一》的旁批設計學生很難理解繁多是個謊言,對于學生而言,旁批設計僅僅能夠給學生提供一種文本的思路,并不會發揮目標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缺少外延的背景材料,導致學生難以對所設計的旁批進行進一步的理解,最后由于教師并不重視旁批,使得旁批設計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旁批設計缺少以生為本的自覺性
部編版自讀課文中的旁批設計的主要目標便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思路。但是在實際設計旁批的過程當中更多是圍繞三維目標的實現來進行,對于學生而言,圍繞三維目標實現進行團隊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但是對于學生長期的閱讀與學習習慣看來,旁批缺少以生為本的自覺性,無法發揮旁批設計的最大效果,擁有極大的空間發展。比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列夫托爾斯泰》當中做設計的批注,為什么用低矮的陋屋比喻外貌?文中一些新奇的比喻是什么?大多數的學生會更加關注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相,因此在設計旁批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此提高自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