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華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鼓勵學生開展居家閱讀,并對學生居家閱讀活動進行指導。文章簡單分析了指導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的積極意義,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指導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指導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居家閱讀在學生綜合素質鍛煉方面的作用,并對學生居家閱讀學習進行指導。面對閱讀資源匱乏的情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克服困難,為學生創造居家閱讀條件,幫助學生解決居家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二、 指導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動力,在開展小學生居家閱讀教育活動時,學生能夠借助閱讀讀物中體現的內容,逐步培養閱讀學習興趣。閱讀學習本身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居家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新知識的過程本身就充滿趣味,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技能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相較于教育教師在課堂上組織的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在居家閱讀更加自由,脫離了教材和課堂的桎梏,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
開展居家閱讀活動時,學生能夠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在反復查看文本時了解書中講述的道理,毫不夸張地說,閱讀不僅是一項學習活動,更是學生智慧的來源,也是凝聚精神的關鍵。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活動,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通過口頭講授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體驗,這樣一來,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實施居家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尋找相關的讀書材料,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相較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活動,居家閱讀過程中,學生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發展,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空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閱讀內容的講解主要依賴于課本,只是對課本中體現的知識進行反復概述,強調學生在字詞積累和文章中心思想方面的學習,忽略了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居家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完全脫離了教師的監督與指導,必須嘗試自我約束,自主安排閱讀學習進度。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借助已有知識理解未知的閱讀內容,有效鍛煉獨立閱讀能力。
三、 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閱讀資源
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學生能夠用于居家閱讀的課外書籍較少,這就導致學生閱讀量明顯不足。農村地區受到地理位置限制,許多農民自身經濟來源有限,收入不高,課外閱讀雖然十分重要,但是部分家長為了節約開支,很少為學生購買用于居家閱讀的書籍。此外,圖書館這類的軟硬件設施建設不夠理想,學校自有圖書館的書籍類型有限,基礎條件落后,導致農村小學生閱讀量無法滿足新課標要求。
(二)缺乏閱讀環境
由于部分家長教育理念落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在成績方面的表現,錯誤地認為居家閱讀就是浪費時間,與其花時間投入和課本知識不相關的閱讀學習,不如多做練習,甚至是做家務。由于家長不支持,導致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居家時間主要用于做家務和干農活,居家閱讀時間有限,再加上農村地區環境較為嘈雜,很難滿足學生閱讀能力發展所需的條件。此外,
部分學生自身缺乏抵制外界誘惑的能力,面對電子產品以及戶外寬廣的世界,將居家閱讀拋出腦后。
(三)學生閱讀方式單一
農村小學生在開展居家閱讀活動時,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在閱讀過程中的方式較為單一,通常只是對文本中體現的內容進行精讀,沒有做筆記的意識。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導致學生即便投入大量時間用于居家閱讀,也只是取得了微弱的效果,學生沒有做筆記的意識,也沒有將精讀、略讀、朗讀等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居家閱讀流于形式,學生的付出與收獲的回報不成正比。
(四)教師對學生閱讀指導不足
教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居家閱讀學習的指導者,但是當前許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觀念落后,沒有發揮自身在閱讀活動中的指導作用。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教師自身閱讀量不足,在閱讀教學技巧方面缺乏系統的學習,無法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閱讀指導。農村地區小學語文教師通常身兼數職,只要負責語文教學活動,又要負責學生管理,繁重的課業工作影響下,
部分教師缺乏深入研究教學活動的經歷。此外,在整體環境趨于功利化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中也帶著明確的目標,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為出發點安排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居家閱讀的指導。
四、 農村小學生居家閱讀指導策略
(一)多渠道開發閱讀資源
農村地區小學教學資源匱乏,為了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條件,學校必須積極整合閱讀資源。校領導應當嘗試走出農村,利用社會力量為學生募集閱讀材料,通過各種渠道,爭取社會各界為農村小學捐贈圖書的機會,精準扶貧視角下,可以借助村干部的力量共同推動建立圖書室。隨著數據種類越來越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培養,這樣一來,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居家閱讀活動。此外,教師還應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將自己收藏的圖書帶到班級,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和交流,極大地增加了閱讀材料的種類。從學校層面的角度來看,在獲得資金支持之后,圖書資源的采購必須尊重語文教師的意見,教師則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訴求,從學生文化素養鍛煉的角度出發,選擇有價值的讀物。
(二)營造良好的居家閱讀環境
環境對人的成長影響十分深遠,為了有效落實居家閱讀活動,教師必須積極與家長溝通,營造良好的居家閱讀環境。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家校共育思想,積極與家長保持聯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引導家長參與居家閱讀活動,為學生樹立榜樣。因此,教師應當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和家長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結合家訪活動,了解學生在居家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居家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此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做好監督工作,避免學生之間相互約好外出游玩而耽誤居家閱讀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