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翔
摘 要: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生產生活方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可喜的變化背后帶來的也是農村垃圾種類的增加,過去以廚余垃圾為主的農村垃圾種類逐漸變得多元化。垃圾種類的增多,對農村環境的影響較大,如何處理農村垃圾變成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山東省平度市Z社區垃圾處理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我國日后在農村地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社區;垃圾;分類
黨的十九大對鄉村振興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針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提出了新的指示,其中就包括農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以及農村資源整合。這些問題的解決,在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甚至在鄉村振興中都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1]。從我國城鄉發展現狀來看,農村面積仍然較大,盡管農村人口數量逐漸減少,但是農村垃圾的產量仍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雖然各地基層政府也嘗試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治理,在不少村莊設置了多個垃圾投放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過去分散化、自主化的垃圾投放方式,但與城市相比,農村仍然存在環保意識薄弱、農村居民自主分類意識較低等問題,這對我國日后在農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來說仍然是一個較大的考驗。
一、平度市Z社區及垃圾處理方式概述
Z社區位于山東省平度市Z村,成立于2016年,下轄13個農村黨支部,共有2529戶8146人,黨員337人,耕地面積約11平方千米,是所屬鎮8大社區中規模較大的一個農村社區。整個社區無重工企業,有一家造紙廠。垃圾種類主要為生活垃圾、企業污水和牲畜糞便等。Z社區的每個村莊都有1~2個垃圾投放點方便村民投放垃圾,但是設施簡陋,在惡劣天氣下處理垃圾也變得極為困難。當地社區垃圾的處理方式是外包給民營公司A統一處理,A定時定期運送垃圾至指定的垃圾回收廠進行資源回收利用,主要用于發電。
A公司承包了該市多個鄉鎮的垃圾運送任務,由于是定時定期處理,所以村莊中會出現垃圾堆積的現象。而且,各村的工作人員主要是A公司從本村招募的保潔員,該公司為控制成本,雇傭的保潔員年齡均在60歲以上,并且工資水平較低,所以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積極,工作能力較低。另外,由于農村垃圾具有無主性、隨意性、危害性等特征,垃圾處理不及時,這也會進一步導致村莊中垃圾投放問題日益嚴重。
二、農村社區垃圾分類處理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分類標準難以落實,分類處理流于形式
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12月11日發布《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于2020年1月6日正式實施。《管理辦法》規定,青島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濕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共四種類型[3]。Z社區以農村為主,仍然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并且尚未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社區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以自主投放、統一回收為主,再加上農村居民自主分類意識以及分類知識缺乏,難以按標準對垃圾進行正確分類,使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開展[4]。
(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成本較高
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涉及環節較多,包括人工收集、垃圾運輸和垃圾處理等環節。由于農村垃圾具有分散化、隨意化的特征,所以在進行收集工作時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垃圾處理成本較高。一方面,A公司僅承擔垃圾清理運送工作,垃圾的處理工作由另外一家公司承擔,加大了垃圾在運輸和處理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該社區農村數量多,耕地面積大,村民在進行農作的時候經常會將產生的垃圾隨手扔掉,如保護作物的塑料膜、噴灑農藥剩下的塑料瓶等,保潔員在處理本村垃圾的同時還要拾取田間地頭的遺留垃圾,身體條件的限制和過量的工作會導致保潔員工作效率低下,進一步導致垃圾處理成本提高。
(三)垃圾分類標準推廣難,村民缺乏自主參與意識
垃圾分類觀念尚未完全普及,農村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認可度不高,主動參與積極性低。一方面,農村生活具有隨意性,習慣過去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外出或農作時產生的垃圾隨意丟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突然實施垃圾分類,村民一時難以適應;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現象嚴重,老年人本身難以接受新鮮事物,受客觀原因限制,實施垃圾分類會給生活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也阻礙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
(四)垃圾回收利用率低,資源浪費
目前,Z社區農村垃圾的處理方式是以發電為主,保潔員將垃圾統一收集之后,由A公司回收各村垃圾并統一運送到垃圾處理公司進行焚燒發電。但農村垃圾種類還是以廚余垃圾為主,單一的處理方式降低了資源利用效率,造成資源浪費。
三、農村社區垃圾分類處理的典型實踐
(一)浙江省安吉縣
浙江省安吉縣于2002年確立生態立縣的戰略目標,開展美麗鄉村建設。2003年起在當地推行“戶集、村收、鄉鎮中轉、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5],不僅提高了垃圾處理效率,也讓當地的農村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該縣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通過建立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引導全民參與等方式,發揮政府在垃圾分類工作方面的引領作用。安吉縣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序進行,從2014年開始已下發的政策文本、指導意見高達28個,建立了一個有法可依的垃圾分類制度體系,從制度方面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奠定基礎。縣政府還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對于能夠有效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行政村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由安吉縣政府組織,建立起“縣—鎮—村”三級治理體系,定期舉辦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會和有關活動,在活動中宣傳垃圾分類政策,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倡導綠色、科學、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良好氛圍,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第二,加強部門聯動,樹立典型,逐步推進試點工作。安吉縣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過程中注重部門聯動,聯合縣新農辦、城管局、文明辦等部門,在保證相關政策嚴格落實的同時,加強對實施工作的監督監管;同時,縣政府也在有條件的行政村開展試點工作,實施農村垃圾分類專項培訓,為后續的推廣工作積累經驗。
第三,推動垃圾分類模式自主創新,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安吉縣在垃圾分類工作中大力倡導自主創新,各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計相關的垃圾分類模式。例如,孝豐鎮的橫溪塢村,在村委領導下,不僅向村民印發垃圾分類宣傳手冊,還帶領村民建立“蛹工坊”,定期舉辦“變廢為寶”活動,鼓勵村民將垃圾二次利用。建立了“鄉村衛事”微信公眾號,村民可以通過公眾號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管理。該公眾號從2018年上線以來,已經成為當地監督管理垃圾分類工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山東省昌邑市
山東省昌邑市實行的是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模式。在制度層面,昌邑市制定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規劃》和《城鄉環衛一體化服務規范》等政策法規,為垃圾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
一是采取市場化方式處理垃圾,引入PPP模式,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公開競標,獲得資格的社會企業對當地農村垃圾進行統一的清理、運送和處理。在提高處理效率的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各個村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垃圾處理方式,滿足農村垃圾處理的多樣化需求。
二是充分發揮科技在垃圾分類領域中的作用,堅持無污染治理、變廢為寶的垃圾處理理念,如通過“生物堆肥”的方式對廚余垃圾進行二次利用。
三是以“誰產生,誰治理”為治理原則,通過付費的方式拓寬環衛資金渠道,這樣不僅能夠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還能倒逼村民提高垃圾分類處理意識。
四、農村社區垃圾分類處理的對策
(一)加強立法體系建設,完善垃圾分類管理體制
各地區可針對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地方性法規,因地制宜,完善垃圾分類的法制體系。同時,在垃圾分類監管過程中,要明確各部門職責,防止相互推諉。制定垃圾分類考核制度,在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的企業單位,可以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如稅收減免。
(二)注重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環保意識
社區和村委會可以通過社區公告欄、微信群等方式,宣傳垃圾分類政策法規和標準要求;定期在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會,營造垃圾分類良好氛圍,加深居民對垃圾分類政策的理解,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落實垃圾分類。同時,將垃圾分類教育向中小學課堂普及,加深青少年兒童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理解,定期組織學生到垃圾處理工廠進行參觀,讓孩子們從小便樹立環保意識。
(三)豐富垃圾處理方式,提高資源二次利用率
“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社區可以通過舉辦類似“變廢為寶”的活動,將居民家中的廢棄物品重新利用,使它們變成日常生活用品。還可以引進“生物堆肥”技術,將家中產生的廚余垃圾轉化成肥料。例如,青島市某社區就積極利用“生物堆肥”技術,引導居民科學處理垃圾,居民用廚余垃圾進行“堆肥”并獲得積分,到達一定程度后,不僅可以獲得肥料,還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這大大激發了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四)發揮社區居民主體作用,提高居民參與度
一方面,社區可根據自身實際,建立由居民志愿者組成的日常巡查隊伍,督促社區居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對于不履行垃圾分類義務的居民,禁止其投放垃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全民參與訂立村規民約的方式,將垃圾分類工作寫進村規民約,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居民自覺加入垃圾分類的隊伍。
五、結語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我國社會治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由于農村社區客觀條件限制,垃圾分類工作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這其中涉及的主體是多元的,既有政策實施方——政府,也有政策落實方——社區、居民等,但決定垃圾分類工作能否推進下去的最主要的主體還是作為社區主體的居民。希望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落實垃圾分類政策,逐步培養居民自主分類意識,減少垃圾隨意投放的情況,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張曼麗,蔡洪英,李潔,等.重慶市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特征及其變化動力機制研究[J].環境工程,2015(S1):550-553,573.
[3]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文秘處.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EB/OL].(2019-12-20)[2020-12-23].http://www.qingdao.gov.cn/n172/ n24624151/n24672217/n24673564/n24676498/191220110856644266.html.
[4]管冬興,邱誠.農村生活垃圾問題現狀及對策探討[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8(8):29-31.
[5]彭衛娟.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優化研究:以浙江省安吉縣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9(3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