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縣第四中學 陳淑平
在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過程中,教育從業者越來越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初中課程中,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扮演著重要角色,自然是教師實踐核心素養目標的主要陣地。只有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化的核心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才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教師只有深刻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實際內涵,才能將其融會貫通在課程教學的每個環節,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影響學生。對于數學學科來說,教師需要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能夠理解數學抽象概念的能力、化繁為簡的數學計算能力、嚴密細致的邏輯推理能力、形象科學的數學建模能力、聯想和創作相關的直觀想象能力以及需要歸納總結的數據分析能力。這六種能力蘊藏在初中數學的概念和思維之中,需要教師基于這六種核心素養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創新教學課程安排,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同的數學知識,能夠對這些核心素養進行反復的訓練和提升。
由于不同學校所制訂的教學計劃和規章制度各有不同,這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有所區別。目標的微小差異導致教學的環節可能不夠清楚明確,這樣會降低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會讓學生的學習理念發生變化,從而形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和固定思維。
隨著時代進步和信息化的影響,學生學習新鮮事物的需求愈加旺盛,但是傳統“老師口述,學生記憶理解”的陳舊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
目前部分初中課堂雖然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由于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使得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比較割裂。雖然教學模式在多媒體等技術的影響下豐富起來,但是內在的教學理念和邏輯聯系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要真正轉變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從轉變自身概念開始,樹立先進的理念,總結提煉后再融入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為創造核心素養培養的高效課堂奠定了理論基礎。
例如,在進行《矩形的性質與判定》這一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擺脫自身作為課堂主導者的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發起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教材中的圖進行分析,觀察這些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此時學生會很容易發現,它們的每一個角都是直角。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矩形呢?此時學生會回答出廣告牌、書本等答案。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出矩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對角線相等,接下來通過具體的例題來證明它的這些特點:如圖1,四邊形ABCD是矩形,∠ABC=90°,對角線AC 和DB 相交于點O。求證:(1)∠ABC=∠BCD=∠CDA=∠DAB=90°;(2)AC= DB。
圖1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則從旁輔助,可以適當給出提示,讓學生不忽略信息,比如:題干中說這個四邊形是矩形,這代表著什么信息呢?學生會很快反應過來,矩形的對角線是相等的。像這樣一步步完成探究,最終完成這一練習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被極大地凸顯,這和新課改理念非常契合。同時,教師要在教學后進行總結和拓展,幫助學生理解矩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種,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
初中階段學生正值生長發育的青春期,部分學生多少存在一些逆反情緒,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會形成影響。教師不應該由于這些逆反心理就對學生過度批評,而是需要理解學生渴望個性化發展的內在需求?;谶@種前提,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更多更開放的教學形式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舒適的學習氛圍中激發興趣,加強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力培養。
例如,在進行《投影與視圖》的課程學習時,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三視圖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正方體放置在教室中央,然后提出:請同學們觀察這一圖形,畫出從自己角度看到的平面圖。學生在畫出不同圖形的過程中,會與其他同學進行不同程度的探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觀點進行有理有據的闡述,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意識。在學生明確了這部分知識后,可以設置一個練習題,如:一個幾何體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組成,圖2 是它的主視圖和俯視圖,那么組成該幾何體所需要的小正方體的個數最少為多少?
圖2
在學生積極辯論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保護學生的個性化思考,不著急否定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產生了深遠影響。
提出問題的習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細致的觀察能力以及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進行探究和思考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多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一步一步發現問題,分析解決歸納的整體步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并得到答案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此外,在提問時,還應該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建立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對目前初中數學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考量,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將不同生活情境編輯成數學習題,對學生進行考查。
課堂評價對于教師總結課堂內容和檢測學生實際的內容掌握度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內容制訂相關的評價策略,評價內容不應該僅僅包含學生的解題正確率,而應該更為全面地對課堂進行評價。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都應該融入其中。對于每一位學生的不同評價方向進行集合匯總,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表現進行系統全面的呈現,也為教師改善教學策略,打造更為高效的教學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于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這也為培養學生成為綜合性全面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