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增城中學 黃 娜
高三復習離不開學生做題、教師講題。為更好地發現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問題,每節課我都會選擇一些題目讓學生板書,從板書中發現學生解題出現的錯誤五花八門。為完成一節課的進度,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很多時候會直接否定,簡單分析,之后拿出正確的答案。但一節數列綜合應用的教學片段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學生的錯誤有時正是我們澆灌思維之花的珍貴肥料,尊重它、珍惜它、分析它,改善學生知識的不完善之處,使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細致而有批判性的研究,相信我們和學生都會有意外的收獲。筆者將本節課的教學片段分享如下。
我肯定了他,同時請生乙解釋自己的解題思路。
師:有什么好笑的?
一生邊笑邊說:他以偏概全,不能這樣證明等差數列。
師:雖然以偏概全,但我認為思路很不錯。在復雜的數列問題中,嘗試求出幾項,觀察規律,這是我們之前學習的歸納推理,但歸納推理用于解決問題不夠嚴謹,只需將它繼續完善,嚴密化,就是一種很不錯的解法。大家思考這種解法如何繼續走下去。
學生的表情嚴肅下來,開始認真思考,接下來便是筆紙親密接觸的沙沙聲,生乙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拿出筆積極投入解答中。我輕輕走到生乙的座位旁,輕聲問:“想到如何解決了嗎?”他不好意思地抓了抓頭。“數列中有一種工具,可以實現將以偏概全的結論推廣到一般,想想是什么方法?”“噢,怎么忘了,還有數學歸納法呢!”我請他到黑板上接著完善自己的解答。
板書如下:
生乙在完成補充解答時做得非常細致、謹慎,完成后在黑板前檢查了兩遍才戀戀不舍地走下去。我和同學們對他的解答表示肯定:“這種解法不但完成了第一問,第二問也迎刃而解了。” 同學們議論紛紛,我聽到有些同學說:“怎么忘記了有數學歸納法呢?”
生乙舉手,我讓他站起來談談。
生乙:其實在第一次板書時,我就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問題,但是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想冒險一下,說不定在考試中還可以多抓1 分。
教室內又一次響起哄笑聲,但這次的笑聲中夾雜著熱烈的掌聲,一個快嘴的孩子說:“抓分意識真強,牛!”生乙的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這種和諧的班級氣氛激發了班內其他同學的積極性,生丙舉手示意,表示還有其他解法。生丙板書如下:
掌聲再次響起,我笑說:“我也發現一個問題。”“不會吧?還有其他解答方法?”同學們露出驚訝的表情,“其他解法我倒沒發現,只是發現今天掌聲特別多。”掌聲和笑聲伴隨著下課鈴聲再次響起。
【反思與感悟】
1.數學歸納法是解決數列問題的一種特殊方法,主要研究與正整數有關的問題,在一些復雜的數列問題中,若遇到求通項公式或求和等問題,我們可以嘗試計算出幾項,猜想出結論,再利用數學歸納法,先歸納奠基,再歸納遞推,從而證明有關結論,但由于它的使用對嚴謹性、規范性要求較高,使用有局限性,因此這種特殊的方法經常被大家忽略。
2.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偏差和失誤可以稱為“錯誤資源”,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復習課,我們不應該認為這些錯誤是微小的,將它淡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我們應該極大地發揮這些微小錯誤的教學功能,將它們轉化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資源。學生解題中出現的錯誤,如果教師直接講評,給出正確的解答,對于學生可能認為“這種錯誤我一定不會犯”。最好的“糾錯”方式是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找到錯誤的原因。很多時候,錯誤的解法也是有思路可循的,我們要能結合學生的思路進行調整,寧可在課堂上“少講幾道題”,也要讓學生“多思考幾分鐘”。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通過這節課發現,如果深挖學生的錯誤,也許會收獲到不錯的結果。我不禁在想,第斯多惠的話也許可改為:“解題中糾錯的本質不在于給出準確的答案,而在于激勵學生直面錯誤,喚醒他們的思維,鼓勵他們在錯誤的基礎上找出正確的解答方案。”
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探究是數學的生命線。課堂上應提倡師生平等,教學相長,創造民主氣氛,這樣才能使學生釋放出巨大的創新潛能。”我們教師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向學生學習。孟子說過:“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孩子們一定的尊重。欣賞星光大道節目時發現,一些民間藝術一經包裝展示在大家面前時,便成為吸引人眼球的杰作。教學中,我們也不妨運用這種思想,適當地給予學生一些引導和啟發,利用一些機會讓他們閃亮登場,相信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會有很大的益處,從而激發出他們數學學習更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