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彥
五桂山下的旗溪村,有一處改造得頗有情致的客家青磚老屋:墻面掛著各種藝術作品,柜子上擺著線布、硬卡紙、紐扣、瓶蓋等物料以及各種繪畫工具,就連桌椅也經過一番“裝飾”,陽光透過玻璃的屋頂和墻面照射進來,讓屋內的一切顯得格外舒適。
這是中山市五桂山桂南學校的綜合繪畫課室,身處其中,能確切地感受到學校那份觸及深處的美。
美,是教育的純粹
作為一所民辦學校,桂南學校大部分的生源是周邊地區的隨遷子女,很多學生家中,連一張書桌都沒有,學生都是趴在床邊完成家庭作業的。學校每年不到5000元的收費,可即便如此,對于許多學生的家庭而言,這筆費用也是沉重負擔。因此,桂南學校的辦學經費并不充裕。
為在辦學經費不充裕的情況下,建設學校藝術場地,校長石磊將個人房產抵押貸款300萬元作為建設資金,將教學樓一樓的三間課室改造成版畫課室、陶藝課室和綜合材料課室,并在學校空地處搭建了玻璃鋼結構的綜合繪畫課室。有了這四間藝術功能室,學校便有了開展美術教育課程的場地,而開展課程所增加的耗材費用,學校從辦學經費中支出,并不額外向學生收取費用。
這份教育的純粹,不過多地考慮費用、成本,只是純粹地為學生做教育。
美,是內心的豐盈
在桂南學校中,美育不是為了培育藝術家,而是要“立”健全人格,“樹”可持續發展之未來?!拔覀儾⒉皇且ㄟ^一系列的課程,讓學生將藝術技法練得嫻熟,把畫畫得出彩。我們是給學生提供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懷著好奇去探索發現,去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去想象構思要表達的內容,去嘗試用不同的色彩、媒介、方法進行創造。”石磊說。
為此,桂南學校依據鄉村環境和學校學生的特點,對國家教材內容進行重構,同時根據學校所處地域以及環境,人文等特點,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課程從學生一年級入校時開始實施,每月一個大主題(版畫、陶藝、綜合材料制作、綜合繪畫),每周課時90分鐘。綜合拼貼、協作創作、戶外寫生等是課程常見的實踐形式。
從一年級入校到初三畢業的9年時間里,藝術體驗悄然融入校園學習與生活,滲透在成長和記憶中,而學生的內心也在藝術實踐中不斷豐盈。
美,是生命的邂逅
藝術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桂南學校里,學生能夠通過藝術去思考自然、感受他人、邂逅生命:
我對水有一份格外的鐘愛,水是流動的,所以水富有生命感。流水的聲音讓人感到無限生機。無論白天黑夜,水始終在流淌著,持之以恒地流動是水的毅力?!〖鸭?/p>
人世間有不同的人,有的地位崇高,引人注目,有的平庸一生,碌碌無為,但是還有一類人,他們也許并不那么起眼,但他們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他們散發出的光芒,足以溫暖人間?!钭襄?/p>
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人生的經歷難忘而有趣。一次次的經歷,或快樂,或興奮,或憂傷,或驚險。這都是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鋪路石?!S茹
……
桂南學校的“美”,不僅觸及感官,更觸及靈魂,以美煥發學生心靈的光亮。正如學校校訓所言:“讓自己成為世界的一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