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公益文化的普及,逐漸加快的互聯網技術創新和日益多元化的互聯網公益事業參與主體,我國的互聯網公益事業不斷發展,互聯網公益事業在規模和活躍度上都呈現出了上升態勢。本文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環境的充分認識,致力于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的影響要素分析,使“互聯網+”下的公益事業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互聯網+;移動支付;公益事業;要素分析
移動支付是指移動客戶端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電子貨幣支付,移動支付將互聯網、終端設備、金融機構有效地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型的支付體系[1]。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促進的不只有移動支付。近年來,我國的互聯網公益事業也在不斷發展,互聯網公益事業在規模和活躍度上都呈現出了上升態勢。互聯網公益事業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公益事業的生態環境,也豐富了公益事業的發展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支付這一項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電子貨幣支付的支付工具得到了快速的普及。移動支付以其移動性、便捷性、及時性實現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人們主要的支付方式,而互聯網公益事業的興起是社會需求推動下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研究“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的影響可以找到提高互聯網公益事業精準度的方法,增加互聯網公益事業的可信度與公眾參與度,拓寬互聯網公益事業的發展前景[2]。“互聯網+”背景下,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對互聯網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要求我們深刻認識其產生的影響、優勢,以及將要面臨的挑戰。
基于對“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環境的充分認識,可以得出“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的影響主要由以下要素構成:
一、促進了公益事業的法制化與規范化
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愛心組織籌款方式大多是在街頭籌款,由于科技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環境的優化,人們日常的支付行為也逐漸電子化了,籌款方式也隨之向電子化發展。公益事業發展的同時,也使部分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于是國家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它規定了向公眾籌款的機構必須獲得有效的籌款資質才能進行相關活動。這樣最終使“互聯網+”背景下的公益事業更為規范,也能更有效的發揮各個公益組織的作用,促進公益事業的良好發展[3]。
二、提升了大眾參與公益事業的便利性
以常見的兩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來說,微信支付是微信社交軟件嵌入的一項功能,我們日常的人際關系與交際圈都在上面,互聯網把我們都聯系在一起,所以“互聯網+”背景下的公益事業必然和移動支付與社交軟件分不開。且移動支付又將公益事業與公眾籌款連接在一起。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公益事業必將成為公眾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人們了解公益事業、參與公益事業也就變得更為便捷了[4]。支付寶平臺的“螞蟻森林”、“公益3小時”等創新公益活動都是“互聯網+”背景下新增的生活元素。從前,人們做公益事業的條件很多,門檻很高,與公益事業相提起的必然是大量的時間、金錢以及專業度,似乎是少哪條都不行。而公益事業發展到現在,生活在“互聯網+”的環境中,移動支付是公眾的生活方式,公益事業在人們的生活里也漸漸常態化,現在我們參與公益事業更方便了,途徑更廣闊了,形式也更多元了,現在我們可以捐款、金額隨意,我們可以通過捐步數,玩游戲,做一些在線的小任務參與公益[5]。其實與其說是移動支付影響了公益事業不如說是“互聯網+”改變了公益,也改變了我們。
人們都說“互聯網+”時代是偉大的時代,它不僅使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時讓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漸美好,而當下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問題的所在,并制定出相關對策使之發展得越來越好[6]。根據目前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的影響,應做出以下幾種對策:
一、加強個人信息真實性負責制與信用體系
目前第三方平臺的公益募集項目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個人發布,這便降低了信息發布的真實性,平臺應對發布的信息進行嚴格的審核,并建立適用的信用體系,給予信用良好用戶發布的信息更多曝光,而信用評級較低的用戶應采取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二、增強服務平臺主體責任意識
移動支付的服務平臺首先要有良好的自律與責任意識,自我強化服務平臺主體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積極維護互聯網公益事業的良好秩序。其次,平臺應對個人發布的求助信息更應加強審核甄別力度,強調責任的追溯。
三、加強法律監管與行業自律
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制定出適用于移動支付平臺的公益事業相關法律,完善相關監管體系。進行公益事業的平臺方要對項目相關資質信息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并要求募集資金使用透明化,切實保障公益事業的專款專用。
結語
本文通過對移動支付及互聯網公益事業的闡述、移動支付與互聯網公益事業的聯系的剖析,用微信支付與支付寶舉例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對公益事業的影響要素。對于當前移動支付環境、互聯網公益平臺、移動支付所形成的互聯網公益款項去向以及互聯網公益面臨的風險等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尋找出支持互聯網公益事業持續良性發展的有效對策,使依托移動支付的互聯網公益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目前,互聯網公益事業尚未成熟,仍存在很多問題,但作為一個剛起步的產業,互聯網公益還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或者說移動平臺的公益事業甚至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在相應的對策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互聯網公益事業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董悅,馬坤.移動支付風險及應對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8):291-293.
[2]王瑩, 沈雨婷, 張協萍. "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 管理觀察, 2018, 000(022):56-57.
[3]苗雅嫻. 新媒體公益眾籌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36-38.
[4]左勝男.微信空間公益籌款影響要素分析——以騰訊公益平臺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8:23-24
[5]袁茵茵.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感知利益的視角[J].全國流通經濟,2019(10):116-119.
作者簡介:
張佳樂(2000-)女 ,漢族,浙江建德,本科,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學生。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張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