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燕
摘要: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關注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所以對于各學科教學的開展,教師也要及時轉變落后的思想認識,更多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探索的過程中,鍛煉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教師也要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探索,要細化教學任務,明確學習目標,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關注實驗教學法,還可以通過合理布置作業,促進知識靈活運用,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本文主要圍繞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此學科的學習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探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有助于掌握正確方法,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新課標下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十分重要,目前教師教學過程過于形式化,千篇一律,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思維被嚴重束縛,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效率低,所以要想解決此問題迫在眉睫,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創新意識缺乏,創新能力較差。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是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科,但目前,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不佳,化學教學并未起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忽略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專注講解理論知識,強調機械記憶,認為只要勤奮努力就能學習好化學知識,不注重提升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單一,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校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創新能力較差是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1]。
2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2.1細化教學任務,明確學習目標
高中化學中的知識點非常多,因此教師要先明確教學的目標,將教學內容細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被調動起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都傾向于讓學生記憶化學式,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掌握,但是學生只能機械性的記憶,而不是主動地去理解。因而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散的思考問題,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出創造性的思維和想法[2]。例如,在學習有關“硝酸強氧化性”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提問:“硝酸也能夠和很多種金屬發生相應的反應,但是為什么在實際制備氫氣的時候,使用的是稀硫酸或者是鹽酸進行制備?”這個問題提出之后,學生能夠形成思考的趨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最終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為硝酸是強氧化性酸,與金屬反應不會生成氫氣。
2.2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關注實驗教學法
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抑制學生思考,阻礙學生發展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缺少思考的時間,限制了學生的創新并慢慢形成習慣,缺失了思考的能力以及意愿,致使學生缺乏創新能力。因此,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中較為有效的創新型教學方法有實驗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以及激趣教學法[3]。下面以實驗教學法為例,在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中“金屬的化學性質”知識的時候,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首先為學生做幾個實驗,如鈉燃燒的實驗,鈉氧化的實驗,鈉溶于水等實驗。以鈉溶于水的實驗為例,首先在煤油中取出鈉,將其擦拭干凈,然后將其放入水中觀看現象,最后給同學幾分鐘思考的時間并請學生討論總結金屬鈉的化學性質。然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總結的內容進行評價,表揚學生表現好的地方,激勵學生再接再厲,修正學生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進步,最后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由此可見,通過實驗教學法能夠促使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合理布置作業,促進知識靈活運用
合理布置作業是一種有效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通過布置體現創新思維的作業內容,能夠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而應該是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4]。以學習“物質的分類”為例,其中一部分內容是學習膠體的性質,膠體的辨別方式是用激光筆進行測試,能形成光柱則為膠體,無法形成光柱則不是膠體,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自己制作膠體物質進行測試,加深對膠體性質的理解,更加清楚膠體物質的性狀,如淀粉融水就會成為膠體,凝膠軟糖加熱倒入適量的水也會成為膠體,生活中制造膠體的方法很多,通過此作業的布置能夠激發學生自己思考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由此可見,合理布置作業十分重要,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并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
結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打造開放式的課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改變低效率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化學學習中更加的游刃有余,化學學習水平顯著提高,并且也有助于培養未來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