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新鄭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河南省新鄭市 451100
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心臟器質性疾病,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隨著患兒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影響深遠[1-2]。臨床上將先天性心臟病按發病機制分為單純先天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后者約占20%,其兇險程度遠高于前者,多數患兒在發病早中期其心臟及連接血管就出現了復雜而嚴重的畸形,嚴重威脅患兒生命[3]。研究發現,多數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早期癥狀與單純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相似,因此常出現誤診,延誤治療時機,而早期明確診斷是選取正確治療方法的前提與關鍵,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4]。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是一種新型超聲診斷技術,對多數心血管疾病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5]。本研究就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小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性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9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齡2個月至12歲,平均(4.74±1.46)歲。患兒均接受心血管造影檢查以及手術介入治療。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符合《先天性心臟病經導管介入治療指南》[6]中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標準;年齡≤12歲;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合并心臟外其他器官嚴重器質性疾病;合并全身性疾病;合并心臟腫瘤。
1.3 檢查方法 使用日立EZU-MT28-8E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對患兒心臟大血管進行心動圖分段檢查,探頭頻率為3.5~5 MHz。主要檢查心房位置、心室位置、大動脈結構、心房心室關系、心室大動脈關系。(1)定位心臟。患兒取仰臥位,用探頭分別從患兒胸骨旁、心尖部、劍突下進行探查,確定心臟的相對位置和心尖指向。左位心:左側胸腔顯示一半以上心臟,心尖部指向左;右位心:右側胸腔顯示一半以上心臟,心尖部指向右;中位心:心臟左右心基本對稱,心尖部居中。(2)定位左右心房。心房位置可分為正位、反位、不定位。根據患者心耳形態判斷左右心房的結構,在二維超聲模式下分別將劍突下切面、胸骨旁長短軸切面、胸骨上窩切面的左心耳、右心耳掃描顯示出來。對因結構變化而導致顯示效果不佳的患兒可按內臟、腹部血管、下腔靜脈的順序辨別左心房及右心房。(3)定位左右心室。心室位置可分為D襻、L襻、X襻。根據上述左右心房掃描結果,多切面掃查顯示左右兩側的心室形態、結構以及房室瓣,根據左右室掃查結果以及房室瓣膜的形態、位置關系等信息判斷房室連接是否一致。連接關系包括房室連接一致及不一致;房室解剖學關系包括正常排列、十字交叉心、房室瓣跨位和騎跨、心室雙入口、一側房室瓣閉鎖。(4)定位大動脈位置及其連接關系。沿著心臟大動脈走向進行多切面掃查,對主要分支進行相同掃查,根據結果,確定主肺動脈、心室與大動脈接連、單雙流出道情況。心室大動脈關系包括正常起源、大動脈轉位、右心室雙出口、左心室雙出口。(5)進行上述血管探查若發現血管畸形,應繼續多切面掃查主靜脈、肺靜脈的連接方式,觀察主動脈弓、冠狀動脈、瓣膜活動情況,以便能作出更加準確的診斷。
1.4 效果評價
1.4.1 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準確率 以血管造影及手術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判斷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小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率。
1.4.2 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分段診斷的準確率 以血管造影及手術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分析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分段診斷的準確率。將同一疾病在2個及以上分段均出現病癥表現的患兒納入發病最嚴重段進行診斷,包括心房、心室、大動脈、心室大動脈關系、合并其他血管畸形五個分段。
2.1 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率分析 血管造影檢查及手術探查發現,在94例疑似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單純性先天性心臟病患兒19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75例;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單純性先天性心臟病24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70例。根據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結果診斷小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率為93.3%,其中診斷法洛四聯癥、右室雙出口、左室發育不良、右室發育不良、房室間隔缺損、大動脈轉位的準確率分別為92.6%、100.0%、91.7%、100.0%、84.6%、100.0%。見表1。

表1 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率分析 (n)
2.2 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分段診斷的準確率分析 以血管造影及手術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根據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結果診斷小兒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心房、心室、大動脈、心室大動脈關系、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準確率分別為92.0%、94.4%、100.0%、100.0%、84.6%。見表2。

表2 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分段診斷的準確率分析 (n)
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法洛四聯癥、大動脈轉位、心室發育不良、間隔缺損等多種心血管畸形疾病。研究發現,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病情具有不斷發展、逐漸惡化的特點,新生兒患者還會引起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威脅患兒生命安全[7-9]。臨床上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有效治療的前提是正確診斷患兒的發病類型以及發病所處位置,但因心血管系統結構復雜、血管分支多,因此診斷難度較大[10]。目前臨床運用較多的診斷手段是超聲心動圖診斷技術,能夠較為地清晰顯示患兒的心臟結構與連接血管的情況,尤其是采用三階段診斷法,能將心血管系統分為心房、心室、大動脈三部分進行分段檢測,從而大幅度提高其臨床診斷價值[11-12]。
本分析結果顯示,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準確率為93.3%;其中診斷法洛四聯癥、右室雙出口、左室發育不良、右室發育不良、房室間隔缺損、大動脈轉位的準確率分別為92.6%、100.0%、91.7%、100.0%、84.6%、100.0%。在利用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結果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分段診斷中,其診斷心房、心室、大動脈、心室大動脈關系、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準確率分別為92.0%、94.4%、100.0%、100.0%、84.6%。結果表明,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可以準確診斷多數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在多個心動圖分段診斷中均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但在進行局部分段時還需結合其他診斷手段進行綜合判斷。使用超聲心動圖能根據超聲測距原理,使用脈沖超聲波對胸腔、軟組織下各處心壁、心室及瓣膜等心臟結構周期性活動進行查看,同時也能對與心臟連接的大動脈,包括大動脈旁系分支的血流情況、血管壁結構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不同類型心臟病的心血管血流動力學、心室結構畸形情況并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據其超聲心電圖來進行鑒別診斷[13-14]。但不同類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區域不盡相同,因此在探查心臟病時可能存在因檢查區域不全面而導致的漏診。在進行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時,能將心臟及其連接血管分成心房、心室、大動脈及附屬分支血管幾個部分,根據每個分段結構特征以及常發心臟病類型的不同特點,掃查不同的內容;同時以心臟病病理形態學為基礎,結合該部分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綜合診斷[15]。根據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這種分段分析方法,操作簡單、思路清晰,可以有效減少漏診情況的發生,顯著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超聲心動圖分段分析可以準確診斷多數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在多個心動圖分段診斷中均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但進行局部分段診斷時還需結合其他診斷手段進行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