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慧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最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之一[1]。相關研究表明[2],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危害較大,極易增加圍術期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因此,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術期進行規范管理,改善母嬰結局及遠期預后,做好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3]。快速康復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由丹麥外科醫師Kehlet 于 2001 年首次提出[4],是一種為促使患者快速康復,在圍術期采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優化處理措施,以減輕患者術后心理和生理的創傷應激反應,從而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再入院風險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5]。基于此,筆者醫院將FTS 護理干預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管理中,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筆者醫院婦產科收治的138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住院編號隨機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69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 20~36 歲,平均(26.42±0.75)歲;體重 58~83 kg,平均體重(67.32±0.97) kg;初產婦 42 例,經產婦 27 例;術前空腹血糖水平為 5.42~10.12 mmol/L,平均(7.23±0.53) mmol/L。觀察組患者年齡 21~38 歲,平均(27.03±0.54)歲;體重 61~84 kg,平均(68.78±0.25) kg;初產婦41 例,經產婦 28 例; 術前空腹血糖水平為 5.52~10.18 mmol/L,平均(7.31±0.82)mmol/L。2 組患者在年齡、體重以及孕史、孕期血糖水平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 納入標準: 孕期均在24~28 周;符合臨床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6]并確診;無不良孕產史;孕前無其他嚴重器官疾病或并發癥;同意參與該次研究。(2)排除標準:有既往糖尿病史;孕前合并有其他臟器類慢性基礎病或并發癥;有基礎代謝性疾病;有嚴重心理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者或具有認知、思維理解障礙;依從性差,不同意參與該次研究。
1.3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有;進行產前健康宣教,包括飲食、運動指導、心理健康保健、母乳喂養等;必要時遵醫囑用藥,控制血糖;術前常規禁飲食;術后密切監測母嬰狀況,術后6 h 進水,評估產婦情況后給予流質、半流質飲食;給予產后康復護理和指導以及新生兒護理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FTS 護理干預,具體方案實施如下。
1.3.1 成立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小組 選取有豐富經驗的1 名科室護士長、2 名產科醫師、4 名責任護士以及1 名麻醉師、1 名手術室護士、1 名助產士、1名營養師為顧問組成圍術期加速康復理念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FTS 相關培訓和考核,聯合小組成員開會討論制定出FTS 流程規范制度,明確制定出評價指標以及FTS 記錄表。定期組織小組開展小組討論,對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討論,完善FTS 圍術期護理流程和制度,使該方案具有科學性和可實施性。
1.3.2 快速康復理念護理方案 (1)術前護理(包括術前宣教、心理輔導、飲食指導、術前準備、術前禁食、預防性鎮痛)。患者入院后填寫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術期觀察記錄表,記錄關于家族史、孕前身體各指標等一般情況,以及確定孕期對糖尿病的干預情況等;通過個體輔導、宣傳手冊講解、多媒體信息等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包括胎動自我監護方法、飲食和運動指導,術前、術中配合方法、產褥期及新生兒護理等注意事項;同時針對手術和麻醉過程進行術前訪視,解釋手術過程,建議患者注意改善圍術期飲食等;根據快速康復理念,指導患者術前縮短禁食時間,監測血糖;2h 禁止飲用液體,之前可飲用清飲料緩解不適癥狀,包括清水、無渣果汁、清茶等,不包括含酒精類的飲品;術前定時監測患者血糖值,根據血糖值水平,遵醫囑進行相應干預措施,包括靜脈胰島素對抗 、皮下注射胰島素、詳細的飲食指導(每日餐譜制定)等。(2)術中護理(包括麻醉方式、切口及術式、體溫控制、體液管理)。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的分娩環境,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選擇適合患者的麻醉藥劑和方式,確定切口定位和術式;術中要密切監測患者體征狀況,注意患者體溫控制,以及體液管理。(3)術后護理(包括術后鎮痛、盡早下床活動、術后血糖控制、營養支持、系統評估)。術后密切監測患者及新生兒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水平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評估患者耐受情況,無特殊情況術后12 h拔除導尿管,指導患者下地活動,加強患者血糖監測和控制,指導患者產后科學飲食,評估患者麻醉恢復情況及吞咽功能,2 h 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指導進水、當患者恢復通氣時,飲食可由流質食物轉為半流飲食,攝入量根據患者的胃腸耐受能力逐漸增加。當口食能量攝入少于正常60%時,適當添加口服腸內營養輔助制劑。當胃腸功能恢復穩定后,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期間控制糖分攝入,維持血糖平衡,預防低血糖;同時對患者進行產后心理疏導,通過傾聽音樂、交流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1.4 觀察指標(1)對2 組患者干預后的相關并發癥進行統計比較,主要包括術前、術后主訴不適發生率、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2) 對2 組患者干預后的腸蠕動恢復時間進行比較,主要包括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選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患者干預后的相關并發癥情況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干預后的相關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2.2 2 組患者干預后的腸蠕動恢復時間情況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腸蠕動恢復時間顯著小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2 組患者干預后的腸蠕動恢復時間情況比較(h,±s)

表2 2 組患者干預后的腸蠕動恢復時間情況比較(h,±s)
組別 n 腸鳴音恢復 首次肛門排氣 首次排便觀察組 69 14.35±1.52 20.45±1.37 37.34±3.24對照組 69 17.35±2.61 24.72±3.13 40.35±5.62
FTS 又稱促進術后恢復綜合方案,是由丹麥外科醫師于2001 年首次提出,從不斷積極探索其臨床可行性及優越性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7]。FTS 主要是指采用一系列經過循證醫學證實的有效措施(外科手術方式、麻醉方法、疼痛控制以及護理等)來降低手術應激反應、加快術后康復進程的一種新型模式,是21 世紀引領現代外科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8]。FTS 理念最早僅應用于胃腸外科,隨著人們對 FTS 不斷深入認識以及其內容不斷完善,現已成功地應用于外科各個領域[9]。FTS 以患者為中心,以減少創傷和應激反應為理念核心,強調微創精細手術,優化麻醉方法,以及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作用,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個性化護理理念,從而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獲取優質預后[10]。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11],在圍術期應用 FTS 理念,可降低手術治療對患者的應激反應,加速患者康復。相較于傳統圍術期護理方法,FTS 在術前禁食、鼻胃管放置、術中體溫保持、導尿管的拔除、術后營養支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很好地預防腸麻痹,促進胃腸蠕動恢復[12]。FTS 能否順利實施,不僅需要醫護人員、麻醉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相互配合,并且患者的主動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13]。因此,FTS 為加速患者康復,不單單局限于縮短住院時間,更應該把療效建立在高水平護理質量基礎上,加快患者康復進程[14]。
該研究將FTS 護理干預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管理中,通過成立圍術期FTS護理干預小組,實施圍術期FTS 護理方案,有效控制減輕負性情緒,緩解疼痛,達到綜合管理實施的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實施FTS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觀察組患者的母嬰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此可以看出,FTS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低血糖發生率、改善圍手術期不適癥狀、減少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減少產后焦慮抑郁發生,有效緩解產后疼痛、縮短腸蠕動恢復時間,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FTS 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低血糖發生率、改善圍手術期不適癥狀、減少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減少產后焦慮抑郁發生,有效緩解產后疼痛、縮短腸蠕動恢復時間,促進患者康復。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