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義



【摘要】本文分析傳統中小學信息平臺架構的現狀和問題,闡明PaaS+SaaS云服務模式的優勢,從實踐進展、實踐問題和策略以及實踐反思等方面對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龍崗學校基于釘釘微應用架構的實踐情況進行了介紹。該模式對如何在中小學建設輕量靈活、包容開放、數據共享的智慧校園平臺具有一定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小學;PaaS+SaaS;微應用;釘釘
全球信息化發展變革勢頭正勁,智慧應用早已滲透各行各業,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各中小學在協同辦公、師生評價、教學教研、總務管理、安全防控等方面都離不開智慧應用的協助。
一、中小學信息平臺架構的現狀和問題
目前,運行于中小學校園內的智慧應用種類繁多,不少學校為如何部署、運行和管理這些應用投入了大量資金,也做了不少探索嘗試,但效果并不理想,個人分析原因如下:
(一)信息孤島
按需部署,彼此獨立。有些學校只顧引入應用系統解決眼前問題,卻未搭建統一平臺,雖然這些應用能滿足學校不同需求,但由于它們屬于不同公司開發,彼此離散獨立,就像在校園內建立了一座座信息孤島,數據無法捆綁關聯,給后續的數據管理帶來了難度。例如,一名員工離職,意味著要分別在三套不同的應用系統里將該名員工的信息刪除,同樣,一名員工新入職,也需分別在三套不同的應用系統里錄入該員工的個人信息。另外,這種多套應用各自為陣的模式不利于學校大數據的管理和建設,和當今努力挖掘數據價值,倡導“數據為王”的大數據時代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二)博而不精
量身定制,眼高手低。有些學校信奉“量身定制”的真理,認為應該高價招入技術實力強悍的公司,從頭到尾自主開發,為學校“量身定制”基礎數據庫、資源庫以及各類功能應用,已達成建設與學校完美契合的信息化平臺的美好愿景。但事實往往眼高手低,承接公司開發出的平臺看似功能齊全,實則漏洞百出,難以為繼。這種模式的不可取之處在于:系統開發項目涉及金額較大,經過規范嚴謹的招標采購流程后,很難招到一家公司能同時滿足學校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即便真有公司承接了學校項目,完成了所有應用模塊的開發,也只是表面封裝,內核經不起實踐考驗。而且,項目服務期限過后,很難保證學校不會再次提出新的技術需求,而新的技術需求這家公司是否能夠滿足?招標采購是否能夠再次招到這家公司?如果招到其它公司,開發的應用是否能夠對接原有平臺?這些都是未知數。
(三)本地部署
信息平臺本地部署要求硬件設備、數據庫、資源庫以及軟件應用的設計、開發、安裝、調試、運行以及后期運維管理全部在校園內實現,這無論從前期投入、資源占用、系統開發還是維護成本等方面來說,對學校都是不小的考驗。一方面,設備的更新改造和系統的迭代升級都需要持續不斷的經費支持,另一方面,后臺的管理與維護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最為關鍵的是,這種模式不具備開放性,后期引入的應用系統是否能夠與原有的設備兼容,是否能夠與原有的平臺實現數據對接,需要校方、開發方、第三方共同協商才能確定。
二、中小學信息平臺應具備的特點
基于以上原因,中小學信息平臺應具備整合統一、接口開放、去本地化等特點。
(一)整合統一
整合統一解決數據共享問題。建立統一的基礎信息平臺,滿足平臺上各類應用模塊對基礎數據的需求,實現數據全方位共建共享。
(二)接口開放
接口開放解決應用擴展問題。開放信息平臺接口,學校按需開發和擴展平臺上的功能應用,功能應用的安裝和卸載呈現可插拔的模塊化特點,承接功能應用開發的技術團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三)去本地化
去本地化解決運維管理問題。將本地服務部署在云端有助于促進資源共享和教學資源協作、降低智慧校園建設成本、提高智慧校園服務專業度。當然,云服務提供商的選擇也很關鍵。
三、云計算服務體系和微應用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云服務提供商,在全校范圍內統一基礎云平臺,同時開放數據接口,在平臺上開發或接入“微應用”,是一種輕量靈活、包容開放、數據共享的智慧校園平臺架構模式,這種模式依賴云服務,所以包含在云計算服務體系中。
(一)云計算服務體系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把云計算服務體系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如圖)
1.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僅僅把計算基礎硬件(服務器、網絡技術、存儲和數據中心空間)作為一項服務提供給客戶,它留給客戶的自由度很高,可以自己選擇安裝不同的操作系統,部署不同的數據庫等。
2.PaaS:平臺即服務
PaaS則是將開放的平臺出租給客戶,這個平臺已經幫客戶解決了硬件資源和中間件的問題,客戶不需要考慮云平臺的硬件資源、操作系統、數據庫和運行庫等,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進行二次開發或者對接其它應用。
3.SaaS:軟件即服務
SaaS是自由度最低,但也最讓客戶省心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即把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運行庫、軟件應用都部署好了,用戶登錄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二)微應用
近幾年,在資本和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很多企業熱衷于微應用的開發,不少優秀的創業團隊開發出了很多高效實用的服務產品。
1.微應用定義
所謂微應用,即可以對接云服務平臺的模塊化應用。這類應用具有可插拔的模塊化特征,設計上有以下特點:獨立設計、可變性、延展性以及支持競爭性(所謂支持競爭,即所選擇模塊不僅僅局限在某些有實力的大企業,而是允許所有能滿足需求,或者與平臺匹配度較高的模塊接入,一切以需求為導向)。這類應用一般支持電腦客戶端和APP移動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