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志遠



摘要:為了落實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新課標理念,人教A版高中數學新教材注重“大概念”視野下的“大單元”“大主題”設計,以彰顯數學的整體性、系統性和聯系性。比較新舊教材中三角函數的定義,分析新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變更的意圖,進而設計與實施新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的教學,并且進一步反思“大概念”教學理念的內涵與價值。
關鍵詞:“大概念”教學;高中數學新教材;三角函數定義
2020年秋學期,無錫市作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開始在高一年級使用依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編寫的人教A版高中數學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為了落實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新課標理念,新教材注重“大概念”視野下的“大單元”“大主題”設計,以彰顯數學的整體性、系統性和聯系性,克服當下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知識碎片化、方法單一化及認識表層化問題。對此,新教材不僅在知識點的順序和歸類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而且在知識點的具體內容上也有一些改動。“三角函數的概念”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新教材不僅將其所屬的“三角函數”單元從與“平面向量”單元、“解三角形”單元鄰近(在前),變為與“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單元、“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單元鄰近(在后),而且對其定義也有所變更,從而凸顯“函數”“建模”等“大概念”的串聯整合(滲透體現)作用。
本文重點比較新舊教材中三角函數的定義,分析新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變更的意圖,進而設計與實施新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的教學,并且進一步反思“大概念”教學理念的內涵與價值。
一、新舊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的比較
以往,幾乎所有教材都是從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出發,先將直角三角形放置到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從而得到基于坐標化思想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定義。再將銳角推廣到任意角α,從而得到三角函數的定義:若α的終邊過點P(x,y),記r=OP=x2+y2,則sinα=yr,cosα=xr,tanα=yx(x≠0)。得到這一定義后,依據相似三角形的邊對應成比例,得出:α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值只與α的終邊有關,而與點P的位置無關。也就是說,只要α確定,它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值就確定了。于是,它們都是關于α的函數,可以分別稱為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和正切函數。然后,從一般到特殊,在單位圓中引進三角函數線,為后續學習同角三角函數關系、誘導公式、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等內容提供便捷的幾何工具。
這樣的定義編寫注重了數學本身的邏輯性,但是相應地,抽象程度比較高,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匹配。教學中,教師倘若照本宣科,學生就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具體來說,學生可能產生以下困惑:初中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為什么要推廣到任意角?推廣時又為什么要放置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推廣后的定義是否科學、合理?以前學習的函數只有一個自變量,為什么三角函數有兩個自變量?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對此,教師需要挖掘概念發生的背景或現象,通過高水平的問題情境設計及師生互動,才能搭建起學生的認知支架,讓學生弄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逐步抽象建構概念。此外,三角函數線的學習必須補充有向線段及數量的概念,顯得比較麻煩。
新教材則是從建立刻畫周期性變化現象的數學模型(單位圓⊙O上的點P以點A為起點做逆時針方向旋轉,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刻畫點P的位置變化情況)出發,在前一節用任意角的概念刻畫點P的位置變化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通過角α的終邊與單位圓交點P坐標的求解,得出三角函數的定義:設α是一個任意角,α∈R,它的終邊OP與單位圓相交于點P(x,y),則y叫作α的正弦函數,即y=sin α;x叫作α的余弦函數,即x=cos α;y與x的比值叫作α的正切函數,即yx=tan α(x≠0)。然后,從特殊到一般,通過例題,將基于單位圓上點的定義推廣到一般情形,得到基于終邊上任意一點的定義,為后續學習三角函數的實際應用和在其他數學分支中的應用(如摩天輪的旋轉、簡諧振動、波,復數的三角式、極坐標、二階矩陣刻畫的旋轉變換等)做好鋪墊。
這樣的定義編寫關注到數學產生的現實性,顯得更為直觀和簡潔,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在運動思想(旋轉變換)、函數思想(定義及性質)及數學建模(用數學模型刻畫圓周運動這一周期現象)三個“大概念”的統攝下,基于任意角的概念,利用單位圓上點的坐標,得出關于單個自變量的函數模型,體現三角函數定義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發展性,同時自然地省略了三角函數線的內容。此外,也注意了兩種定義的互相轉化,保證了學生概念理解的豐滿、完善。
綜上,從數學的本質上看,兩種定義是等價的,但是,從教學的效能上看,新教材的定義更為高效。
二、新教材中三角函數定義的教學
(一)探究建構
師為了學習三角函數,前面學了任意角和弧度制,將角的范圍擴大到全體實數。借助這些知識,我們進一步研究上一節開頭提出的問題:(出示圖1)如圖,單位圓⊙O上的點P以點A為起點做逆時針方向旋轉,記∠AOP=α,則α與點P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生只要α確定,點P的位置就唯一確定了。
師也就是說,可以借助α的大小變化刻畫點P的位置變化。那么,在平面內,點P的位置如何更精確地刻畫?
生建立直角坐標系,點P的位置可以用坐標(x,y)表示。
師如何建立直角坐標系?
生以O為原點、OA為x軸的非負半軸。
師好的。(出示圖2)那么,給出α,能否說出點P的坐標?
(學生思考。)
師比如,α分別取0、π2、π、3π2、2π。
生點P的坐標分別為(1,0)、(0,1)、(-1,0)、(0,-1)、(1,0)。
師α分別取π6、2π3呢?
生點P的坐標分別為32、1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