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音樂活動游戲化是音樂教學中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為目的,讓幼兒在玩中學,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音樂學習主動性。音樂活動游戲化打破了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幼兒在音樂游戲活動中感受著音樂帶來的愉快氛圍,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當中,表現(xiàn)著自己的才藝,體會學習音樂的樂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的開展游戲化教學,給幼兒音樂帶來新感覺。本文將通過選擇游戲情節(jié)元素音樂、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音樂游戲、音樂教學展開游戲評價等策略,論述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創(chuàng)新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 音樂活動? 游戲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4-0157-03
引言
幼兒音樂活動游戲的種類很多,如模仿動作、節(jié)拍游戲、歌舞表演等,多元的游戲可以讓音樂課堂生動活潑,趣味滿滿。音樂是藝術的殿堂,幼兒對音樂的學習本就充滿興趣,在游戲中更能夠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音樂的熱情。雖說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是在音樂與游戲中進行,但其本質(zhì)依舊是在學習音樂,活動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學習音樂,掌握樂理知識,在輕松、愉快中學習音樂內(nèi)容。
一、游戲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一)貼近幼兒心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一再強調(diào)“教育內(nèi)容活動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在幼兒音樂活動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正是為了響應此點要求。首先,幼兒的年齡結(jié)構決定了愛玩游戲是其天性,新鮮、有趣的游戲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欲望,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這比單純的灌輸教學無疑更具優(yōu)勢;其次,處于孩提階段的中班在學習活動中難以長時間的維持注意力,在氛圍平淡的課堂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游戲活動緊張、刺激,貼近幼兒心理,可以減少幼兒音樂活動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
(二)提升活動效果
音樂活動作為幼兒音樂教育中最為主要的活動類型,以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能力乃至創(chuàng)編歌詞的能力為主要目標。相比于傳統(tǒng)的活動開展方式而言,游戲教學法在教學效果的取得與實現(xiàn)上有著更為突出的作用。首先,教學實踐表明,幼兒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率更高。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刻板枯燥的訓練占據(jù)了活動的主體,幼兒情緒狀態(tài)一般,訓練效果自然也較為一般,游戲富有趣味性、刺激性,幼兒在游戲中心情通常較為愉悅,訓練效果自然也更加突出;其次,幼兒歌詞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在音樂活動中經(jīng)常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這和傳統(tǒng)僵化刻板的音樂活動模式難以有效地訓練幼兒的思維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游戲教學法以具體的游戲情境、游戲場景為依托,幼兒在游戲中思維會得到拓展,根據(jù)游戲情境創(chuàng)編歌詞成為音樂活動中自然而然的行為。
(三)促進綜合發(fā)展
在幼兒的音樂活動中,除了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技能與審美意識以外,更好促進幼兒的綜合發(fā)展。對此,游戲恰恰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首先,在音樂游戲活動中,幼兒與幼兒間的對唱、輪唱、合唱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尤其是幼兒間的分角色音樂,需要幼兒的高度配合與默契合作,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音樂目標。此種游戲方式可以在幼兒腦海中初步留下合作意識,對其日后的社會交往有著積極的作用;其次,在音樂游戲活動中,幼兒與幼兒之間,乃至幼兒小組之間,經(jīng)常會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比賽,激烈的競爭活動對幼兒競爭心理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同樣大有裨益,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工作。
二、游戲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原則
游戲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已然成為當前音樂活動開展中的一種時髦,事實上,這種應用也確實有助于提升音樂活動的實際效果,對幼兒的音樂教育與成長發(fā)展都能起到不錯的作用。當然,在游戲應用中,教師仍然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fā),堅持好相應的應用原則:
(一)突出幼兒的主體性
游戲教學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它以幼兒自主游戲為主要特征,幼兒完全成為了主導,教師所起到的僅僅是制定規(guī)則、參與游戲的輔助作用。因此,在幼兒音樂游戲中,教師要注意突出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導者,以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基點,選擇游戲的類型,讓幼兒自主開展游戲,教師從旁指導,如此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對幼兒音樂游戲效果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二)注重游戲的多樣性
就幼兒的學習而言,好奇心強,對外部世界有著旺盛的探索欲是其學習中的優(yōu)勢所在,“三分鐘熱度”,對學習內(nèi)容難以保持長久的興趣則是其學習中的劣勢。在音樂活動中同樣如此,剛剛接觸音樂活動時,幼兒的參與性、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時間一長,特別是在音樂活動方式?jīng)]有變化的情形下,幼兒的興趣感會大大降低。游戲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同樣如此。同樣一種游戲,在音樂活動應用初期,幼兒的性質(zhì)會很高,并且愿意積極地參與其中,但如果教師沒有根據(jù)幼兒“喜新厭舊”的心理,及時地變換游戲的形式,很有可能出現(xiàn)幼兒對游戲興趣遞減的現(xiàn)象,影響音樂活動的實際效果。因此,教師要以游戲創(chuàng)新為原則,在音樂活動中不斷根據(jù)幼兒音樂活動的實際需要,采用不同類型的游戲。即使在采用同一種游戲類型時,也要注意游戲類型內(nèi)部的創(chuàng)新,使幼兒對游戲有常玩常新的感覺。
(三)凸顯游戲的教育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币虼?,不少學前教育老師將游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萬金油”,仿佛只要在學前教育中采用了游戲教學形式,就能收到應有的效果。事實上,并非如此。游戲盡管在激發(fā)學習興趣等環(huán)節(jié)有著不錯的作用,但游戲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謂寓教于樂,“樂”僅僅是承載目標的方式方法而已。很多教師在音樂活動游戲應用中忽略了此點,將游戲視作幼兒音樂活動開展的目的,在游戲中沒有充分注意游戲的教育性,結(jié)果使得游戲過后,學生僅僅開心了一把,音樂技能并沒有掌握,甚至連歌曲都沒有學會,顯然與預期的活動目標背道而馳。因此,在游戲的應用中,教師要重視游戲教育性的凸顯,使其成為音樂活動中恰如其分的教育手段,而非簡單的娛樂手段。
三、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創(chuàng)新對策
(一)選擇游戲情節(jié)元素音樂
音樂游戲的開展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的,教師在選擇音樂時,需要偏向選擇更加具有豐富游戲情節(jié)元素的音樂,才能夠更好地開展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在針對幼兒選擇音樂時,教師要貼合幼兒的喜好,選擇幼兒喜歡的歌曲,才能更好使音樂活動游戲化。
例如《小螞蟻》這首歌曲就十分適合幼兒,這首歌曲的節(jié)拍歡快,歌詞內(nèi)容簡單易懂,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容易組織展開音樂游戲。這一首歌曲可以展開音樂、故事、表演、繪畫、舞蹈等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幼兒興趣。通過這首歌曲,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表演故事,在音樂聲當中扮演小螞蟻一起搬豆子;可以讓幼兒欣賞歌曲,將歌曲中聽到的小螞蟻搬豆子的畫面畫下來;還可以一起唱這首歌曲……豐富的游戲方式將充分吸引幼兒參與到游戲當中,幼兒也會更加愿意學習音樂。選擇具有游戲情節(jié)元素的音樂,教師可以展開更加多樣化的游戲教學,給幼兒創(chuàng)造具有更多趣味的音樂課堂。教師在展開音樂教學之前,就要選擇好合適的音樂歌曲,從而順利地展開音樂活動游戲教學。
(二)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
好的情境能夠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情境教學一直都是一種新穎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在音樂課堂中也是如此。只有貼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設趣味的音樂情境,才能夠讓幼兒在輕松中學習音樂。在對幼兒觀察時,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聆聽音樂時身體會自然的擺動,做出相應的動作,這便是幼兒輕松的體現(xiàn),在音樂課堂中,教師不必要求幼兒坐姿保持端正,而是結(jié)合不同音樂內(nèi)容,在情境中體會音樂的樂趣。
如在教學《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時,在教學伊始,教師先讓幼兒閉上眼睛,讓幼兒聆聽音樂,說一說你從音樂當中聽到了什么。此時教師不要播放歌曲的音樂,而是為幼兒播放一些冬天大自然的聲音,如北風呼嘯,狂風怒吼,雪落在地上的聲音等,幼兒在聆聽中感受冬天的畫面,接著,教師讓幼兒睜開眼睛,映入幼兒眼簾的就是一大片美麗的、壯觀的雪景。幼兒不禁“哇”得喊出聲。這時,再與幼兒一起學習《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幼兒更加主動熱情,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學習這首與冬天有關的歌曲。在初步的學習這首歌曲后,教師可以升華情境,為幼兒出示這首歌曲的舞蹈,這首兒歌歡快有趣,舞姿同樣充滿節(jié)奏感,在課堂20分鐘左右時,正是幼兒精神狀態(tài)容易不集中時,這時教師以一首舞蹈來讓幼兒放松,讓幼兒在課堂中起立,跟隨著舞蹈一起跳一跳這首歌曲,既達到了放松的目的,又可以吸引幼兒的無意注意,讓幼兒有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下半節(jié)課的學習當中。這樣的課堂,從開始到結(jié)束,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冬日情境,使幼兒主動走近音樂游戲當中,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音樂游戲
幼兒想象力豐富,表現(xiàn)欲望強,他們希望通過獲得老師的表揚與同伴的稱贊。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多多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與展示的空間,讓幼兒能夠充分地展示自己。結(jié)合音樂課堂的內(nèi)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音樂、跳舞、即興表演等展示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的想象能力。
如在教學《頑皮的杜鵑》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成一只只可愛的杜鵑,讓小杜鵑們根據(jù)音樂的內(nèi)容自己配上相應的動作,進行即興表演,當幼兒的思維不再受到禁錮,他們會放松自己,去感受音樂,去感受歌曲,在表演當中體會音樂情感,比教師直接告訴幼兒要印象深刻得多。當幼兒伴隨著音樂在課堂上起舞時,就已經(jīng)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步伐當中,化身成為一只只小杜鵑,用自己的想象來表現(xiàn)歌曲。在音樂課堂中讓幼兒表現(xiàn),不僅做到了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更是讓學生在每一次的展示中走近音樂的大門,在音樂的海洋中遨游。
(四)音樂教學展開游戲評價
除了將音樂的教學過程進行游戲化以外,教師還可以將評價也以游戲化的方式展現(xiàn),讓幼兒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來自于音樂的趣味性。在面對不同的音樂游戲時,教師也可以采用不同類型的游戲評價,給幼兒帶來更加趣味的音樂課堂。
如在舞蹈類音樂游戲中,教師就可以將評價方式也變成舞蹈,用不同的舞蹈來代表評價內(nèi)容,教師可以將鼓掌、比愛心、加油等動作結(jié)合到舞蹈當中,用舞蹈的方式進行評價。在進行音樂競賽類游戲中,教師就可以用背景音樂等方式宣布比賽結(jié)果,渲染幼兒的競賽情緒。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展開游戲評價,能夠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樂趣,在游戲評價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音樂樂趣,使得幼兒更加喜歡音樂。在幼兒階段,教師評價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幼兒的音樂技能,而是讓幼兒體會到學習音樂的樂趣,因此游戲化的評價會給幼兒帶來更加趣味的感受,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興趣。
結(jié)語
總之,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以貼合幼兒的興趣為主,通過活動游戲化的策略,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的樂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到音樂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琳.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7(11):122.
[2]余燕.淺談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202.
[3]林翔翔.淺談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