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在當前新形勢下,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班主任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要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班主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關愛每個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工作;閃光點;關愛;溝通;集體榮譽感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1-0020-02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效的班級管理工作,能夠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打造優秀的班集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當前新形勢下,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班主任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對學生實施科學的、高效的教育管理。本文結合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現狀進行分析,探索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以實現班級的高效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不正確
目前,一些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管理理念不正確。比如,一些班主任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將班級管理重點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忽略對學生其他能力及綜合素養的培養,沒有貫徹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甚至部分班主任做不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偏愛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不重視。比如,安排座位時以成績高低為標準,讓成績好的學生坐在靠前的位置,讓成績差的學生坐在靠后的位置,很少兼顧學生的視力、身高等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坐在后面的學生就會被貼上“被忽視”的標簽,自尊心、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從而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有些班主任面對成績優異的學生與后進生同時犯錯時,通常會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比較寬容,而對后進生則嚴厲批評。這不僅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更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2.管理方式滯后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經常板起面孔,一再顯示自己的威嚴,并且忽視學生的心理需求,不顧及學生的感受,缺少人文化的管理。這樣的管理,不僅達不到好的效果,甚至還會產生相反的作用,使學生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這種管理方式顯示出滯后性。另外,個別班主任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班級管理工作無法順利推進。班主任要想對班級進行高效的管理,就需要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學習和豐富管理知識,積極改進和創新管理方式。
二、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技巧
1.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應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實施人性化的管理,這不僅可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要充滿人文關懷,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簡單粗暴。當學生犯錯的時候,班主任不能不了解情況,就不分青紅皂白指責和懲罰學生,這只會使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班主任產生厭惡或怨恨心理。班主任應該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犯錯的前因后果,發現背后的根本問題,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和教育學生,從而提高教育效果。而班主任要想全面了解學生,就要在平時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以及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等。平時,班主任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一旦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就要及時地給予相應的評價和鼓勵,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強化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尤其對待后進生,班主任更需要提高重視程度,平時多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困難等,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多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樹立目標。
2.真誠關愛每個學生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班主任就要將自己定位為學生的教師、朋友、家長三者的結合體,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愛”。對學生實施管理的核心,就是“愛”,班主任只有真誠地關愛每一個學生,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想法,獲得學生的信任,進而才能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因此,班主任應本著真誠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原則,對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在學習與生活中多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注重自身的態度,不能太過嚴厲,避免學生產生畏懼和叛逆心理,也不能沒有原則,使學生輕視班主任的管理者身份,最佳的方式就是嚴厲與溫和兼顧,以長輩或朋友的身份,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親近感和認同感,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愛。
3.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急劇變化的關鍵時期,他們似乎變得獨立叛逆、倔強好勝,而實際上他們的心理特征通常是依賴與獨立并存、歸屬與叛逆共生,所以他們有時會呈現出矛盾的心理特征和外顯行為。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習壓力逐漸加大,學生難免會在思想上存在“包袱”,在心理上出現困惑。這時,班主任的指點和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問題,積極給予相應的疏解和引導,以疏導學生的心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而班主任要想使學生充分信任自己,向自己袒露心扉,就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并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人格魅力等影響學生,打動學生。比如,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當作交流切入點,從學生喜歡的事情和事物入手,打開學生的話匣子,進而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這樣,班主任才能針對學生的想法和心理狀態,對癥下藥,進一步疏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4.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班主任不僅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個體,還需明確班級是一個集體,而每個學生都屬于集體中的個體,因此要重視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個體的集體榮譽感。而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黏合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當作班級的主人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每個學生將來都會步入社會、融入社會,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會融入相應的集體,都要擁有集體感和歸屬感,都要與同伴進行分工合作。因此,班主任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在集體中,既有分工、合作,又有競爭,應學會正確看待分工、合作與競爭。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通過做手抄報、做手工或其他集體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小組內有分工合作,有交流磨合,有思維碰撞,而小組之間則有競爭關系,應形成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局面。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形成團隊感、責任感和榮譽感。
三、結語
總之,在當前新形勢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班主任應該勇擔重任,結合教育要求和學生特點,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打造優秀的班集體,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班主任可以從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關愛每個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等方面入手,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宋貴鋒.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對策[J].內蒙古教育,2019(29).
[2]雷壘.中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3]齊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教育,2019(15).
[4]谷云霞.全員發展視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素質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4.
[5]張繼瓊.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d Teachers
Chen Lingling
(Mashan Middle School, Yuecheng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85, 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esents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head teacher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methods of clas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lass management,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should do the following: be good at discovering the shining points of students, sincerely care for each student,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Key words: head teacher; management; shining point; care; communication;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