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夢晗,陳淑榮,俞珮瀅,王緣,李威甫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民宿快速發展。民宿既是旅游資源,又體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將其與當地地理環境、風土人情很好地結合,可讓旅客了解地域文化的內容和形態。民宿是當下流行的大趨勢,人們樂于在旅行中尋找舒適且充滿地域人文特色的住所。為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為人們提供放松、休憩、游玩的場所,在研究如何建設具有家的溫馨而功能又勝于家的民宿的過程中,室內空間設計成為重中之重。
關鍵詞:民宿;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地域文化;人文特色
中圖分類號:TU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4-00-03
1 民宿的起源與定義
民宿起源說較多,有說源于日本,有說源于英、法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鑒于深厚的民俗風情底蘊和獨特的自然資源,鄉村旅游能吸引旅游者前來參與休閑觀光、度假體驗等活動[1]。民宿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所以起源之說并不拘泥于一方一地,世界各地都因當地的環境文化產生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民宿。但民宿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酒店或者旅館,在于它能向旅客呈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在生產活動中,民宿能帶給旅客有別于以往的生活體驗,讓旅客獲得個性化的住宿感受。
2 國內外民宿發展現狀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鄉村、城市間旅游關系的日漸密切,我國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對居住環境提出了藝術和人文等相關方面的要求,以期陶冶個人情操[3]。當下,我國民宿發展還處于摸索階段,民宿旅游是新興行業,能對各行各業產生影響。民宿與旅游業融合,能在推動地方旅游發展的同時帶動產業興起。這不是單一行業的爆發式興起,民宿能成為不同產業的催化劑,為國內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拓寬旅游業的發展道路,彌補產業不足,還可使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更科學地向前推進[4]。
3 民宿室內空間設計
3.1 民宿設計的原則
“所謂設計,指的是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5]鄉村民宿的經營需要充分考慮地域氣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條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6]。每個城市、地區都有自己的民俗元素,其不僅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象征,而且是當地人共同的精神根源。隨著經濟的崛起,文化自覺被再次喚醒,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注重地域文化元素的表達[7]。因此,在民宿空間設計上,設計師要結合當地的旅游指南和文化特色,對地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與感受,對當地的氣候環境了如指掌,遵循客觀規律,針對民宿對旅客的影響,設計出一個讓旅客感到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燈光是影響居住環境氛圍的重要因素,設計師不僅要考慮合適的照度、均勻度,還要合理排布燈光及照射的方向[8]。柔和而不單調的光線能夠浸潤人的心靈,同時使空間的氛圍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9]。選材應盡量用自然材料,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突出本土文化和人文情懷。應滿足功能需求,彰顯人文情懷、地域特色,致力于為旅客提供舒適休閑且能獲得良好文化體驗的場所。因此,設計既需要關注自然,又要重視情感表達,同時具備合理的功能[10]。在民宿設計上,我們應該遵循文化整合、人文凸顯、環境保護原則,同時也不能忽略功能與空間的多樣化,獨具溫情,設計獨特而不失當地特色的民宿成為發展趨勢。人的體驗與客觀事物的品質有關,無論是小的產品還是大的室內空間,品質都是設計的重點。設計者應努力提高大眾的審美水平,使人們生活在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中,真正做到“設計為人服務”[11]。
3.2 案例分析
第一,區位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水作為生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除了滿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外,還會對人類的視覺、心理、審美等方面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12]。臨海民宿與水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棲水岸民宿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連島附近,海岸風景獨特,海產豐富。因緊鄰景區,有設計同質化的風險,在設計時應注重突出自身特色。
第二,人群分析和靈感來源。人群定位主要是感受海岸風光、品嘗美味、消費特產的短期旅客。靈感來源是連云港的海岸風光。因此,應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13]。
第三,設計說明。棲水岸民宿為獨立三層建筑,與一般住宅區別明顯,因其占地面積大,功能劃分復雜多樣,在裝修材料的選擇上也要比普通住宅設計考量更多,整體風格的統一是設計必須堅持的一項原則[14]。改造舊建筑時,明確其原始的建筑結構和新的功能需求是首要任務[15]。要重新規劃內部面積較大的空間,包括公共、客房以及輔助空間,注重水平方向上的功能前后、動靜、開放和私密分區[16]。設計既要注重平面布置的有序,又要注重平面功能的多樣及多重組合,還要注重空間垂直交通個性及人性化的分割方式[17]。每層面積約120㎡,各層之間由樓梯連接。在多層空間中,要注重樓梯的布局方式,出色的居住空間設計會對樓梯進行精心的考慮[18]。樓梯設計簡潔,設置了感應燈槽,保證上下樓梯的安全。設計時要在建筑和室內空間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空間規劃,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努力實現設計布局寬敞化、最高化,風格普及化,照明最亮化,景觀最佳化等等[19]。光源的位置會影響人的心情以及舒適度[20]。棲水岸民宿整體建筑沒有繁雜的線條,全部由直線構成,墻體和窗被整齊地分割,底層三面透空,使內部有更多的陽光透入,強化采光效果。其空間流線精簡,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達到了形式的最簡化。一進大門就是接待區、休息區和餐廳,所有客房都在樓上。
當下倡導的生態和綠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深入人心[21]。室內選用的自然材質散發著安靜舒適的氣質,不同的材質富有的層次獨具美感,讓室內與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每種材料都有自身獨特的肌理、顏色與觸感,每種變化與反差都會觸發人不同的視覺與情感[22]。適當插入的木質格柵吊頂等木元素,增強了室內環境的自然效果。
人類需求是先物質后精神,只有在整潔舒適的環境里,人類才會熱衷于思考[23]。一層的休閑區與接待區的色調為黑、白、灰三個層次,透過玻璃可看到屋外的綠樹,生機勃勃,暗色的吊頂搭配燈帶射燈,襯托著淺色的石英砂地面,讓空間更具層次感。
二層大客房以若隱若現的隔斷代替實體隔墻,能豐富層次,實現多重解讀[24]。黑色格柵屏風隔出了通透且帶有呼吸感的觀景陽臺。小陽臺采用大面積的落地窗,淺色的木質格柵吊頂貫通室內外,景色獨特而休閑。房間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搭配淺色休閑座椅、白色窗簾、柔軟床具,使整個空間變得高雅又舒適[25]。
三層大客房的暖色打造了家的氛圍。綠植可選擇顏色純度低而柔和的品種,造景方式不必刻意,居住環境中的綠植不僅能美化室內環境,更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感[26]。植物的生長習性、生長速度,大小和形狀各異,應把握好所選植物的生長規律[27],對居住者的心理情緒起到調節作用[28]。綠植的點綴,能給空間帶來一絲鮮活感和俏皮感。
中面積客房功能一應俱全,榻榻米配投影儀可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墻面用乳膠漆而不用幕布。衣櫥與書桌的一體化設計強化了使用功能。書桌與榻榻米采用木格柵擋板,讓使用體驗更加舒適。三層大客房與中客房都設計了露臺,給旅客留出了一方閑暇時的娛樂空間。
棲水岸民宿的整體風格清爽整潔,融入自然景觀,營造出愜意的生活氛圍,如同清爽的海風拂過,留下淡淡的海鹽氣息,其空間設計效果見圖1。
4 結語
應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民宿蘊含的人文思想,尊重地域特色,保護當地的地理環境,了解地理環境對民宿的影響,讓環境與自然人文緊密結合。民宿不僅是臨時居所,更應具功能化、人性化和觀賞性,其室內環境決定了旅客的體驗感受。文章以民宿起源為出發點,探究民宿室內環境的重要性,在設計學的基礎上,對民宿的文化、地域因素等進行分析,為民宿提供新的設計策略。
參考文獻:
[1] 梁晶,金曉雯.基于鄉村旅游導向的民宿視覺生態設計[J].社會科學家,2020(9):52-58,71.
[2] 厲群,施愛芹,厲笑余.淺談城鄉旅游中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開發[J].社會科學家,2019(11):108-112.
[3] 李宇芹,厲群,馮雅姿.書、畫等藝術品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以中國苗木博物館為例[J].藝術科技,2020(21):137-138.
[4] 陳芳怡,李永昌.鄉村風貌提升中的景觀生態設計研究:以江蘇省六合區橫梁大營鐘村為例[J].藝術科技,2020(21):149-150.
[5] 柳葉淳,管雪松.基于市場調研下辦公座椅人體工程學設計評估[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1):28-29.
[6] 周超,羅越,趙中超.鄉村民宿設計中的自然觀探析:以江南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18):55-57.
[7] 薛芷瑩,范鵬.當代酒店空間中的地域性設計研究:以上海外灘W酒店為例[J].藝術科技,2020,33(23):43-44.
[8] 高含,厲群,路晶晶.淺談博物館設計中燈光的運用:以相片博物館為例[J].藝術科技,2020(15):39-42.
[9] 曾雪妍,厲群.博物館展示空間的燈光運用:以中國苗木博物館為例[J].藝術科技,2020(20):56-57.
[10] 成方中,吳雪婷,周超.淺析自然仿生類燈具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74-75.
[11] 王珍珍.耿濤.漏窗符號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19):75-76.
[12] 狄海倩,房華.商業室內水景觀生態設計[J].大眾文藝,2017(6):76.
[13] 李可欣,邵曉峰.基于人因工程學的人體節律照明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8):62-63.
[14] 郭錦輝,厲群,宋少翔.別墅設計中的藝術性運用:以錦繡花園別墅為例[J].大眾文藝,2019(19):149-150.
[15] 孫夢雪,耿濤.從“舊”到“新”:以辦公空間為例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6):24-25.
[16] 冷超,厲群.基于工業建筑改造酒店設計研究:以江西九江廬山水泥廠員工宿舍為例[J].大眾文藝,2019(17):122-123.
[17] 梁晶,吳艷輝.小型LOFT住宅空間多變性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8):74-75.
[18] 朱依琳,戚飛,朱凱麗.城市變遷背景下南京老城南舊居環境改造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9(17):141-142.
[19] 黃澤輝,厲群,吳健.家裝設計中客廳的藝術設計:以錦繡花園別墅為例[J].大眾文藝,2019(17):81-82.
[20] 張悅,厲群,徐暢.居室中的書房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9(15):69-71.
[21] 張榮杉,梁晶.商業空間中的植物造景藝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9(19):62-63.
[22] 柳明敏,袁高松,周超.現代模塊組合家具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13):141-142.
[23] 陶蓓蓓,馮狄豪.基于蒙氏環境教育理念的兒童空間室內設計策略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8):116-117.
[24] 朱南寧,耿濤.現代辦公空間中隔斷的透明性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3):78-79.
[25] 侯懿娟,厲群.灰色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15):105-106.
[26] 高陽,王亞寧,厲群.景觀在設計中的應用:以錦繡花園別墅為例[J].大眾文藝,2019(17):86-87.
[27] 唐家徐,厲群,李旭松.植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以錦繡花園別墅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9(15):62-63.
[28] 黃維彥,任婉妍.城市流動人員租住場所的室內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14):135-136.
作者簡介:彭夢晗(2001—),女,福建福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城鄉發展與建設設計與施工管理。
陳淑榮(1999—),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城鄉發展與建設設計與施工管理。
俞珮瀅(2002—),女,浙江紹興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藝術設計、城鄉發展與建設。
王緣(1999—),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城鄉發展與建設設計與施工管理。
李威甫(1999—),男,江蘇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城鄉發展與建設設計與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