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朱佳敏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利用樂器開展教學,是整個音樂課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豎笛是音樂課堂中器樂教學使用最多的樂器,學生們在主動演奏實踐的過程中由被動聽課轉化為主動參與課堂。探究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對策,是為了讓學生們認識豎笛,掌握豎笛基礎的演奏技巧,解決豎笛教學問題。文章對此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讓學生們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用豎笛去探索音樂,吹好豎笛。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豎笛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4-0-03
1 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的重要意義
1.1 豎笛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學習由聲樂與器樂兩個基本部分構成。就像唱歌課和欣賞課一樣,它們是音樂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教育部肯定了器樂教學的重要性,課程標準中也要求各個地區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器樂教學?!捌鳂费葑鄬τ诩ぐl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盵1]課程標準中如此強調器樂演奏的作用,由此可見,器樂教學是中小學課堂必不可少的內容。
豎笛由于具有購買價格實惠、大小合適且方便攜帶、外形好看、入門簡單等優點,成為各個學校和地區器樂教學使用最廣泛的小樂器,也是最受小學生歡迎的樂器。學校、教師要重視器樂教學,要將注意力放在豎笛教學上。教師要在音樂課堂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法,讓學生學會演奏一門樂器。家長要為孩子購買需要的小樂器,督促孩子學習樂器演奏。
1.2 豎笛教學具體內容
以江蘇省南通市以及整個江蘇省所用的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為例,學習豎笛的內容從小學三年級上冊開始,由認識豎笛、介紹豎笛開始,進而做手指操和學習吐奏。在豎笛練習(一)中不僅開始學習吐奏的方法,還將豎笛教學和節奏訓練結合起來,先用“ta”和“ti”進行節奏訓練,使學生能夠清晰分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方便學生理解。豎笛練習(二)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ti”“la”“sol”三個音的指法。到豎笛練習(三)時,要求學生能演奏簡單的曲子,學習運舌,演奏朱明觀的《小快板》。在本冊書的接下來的練習中,逐步要求學生學習連音的演奏、手指運動、跳音演奏,學習《手指運動》《啄木鳥》《布谷》等一系列歌曲。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整個三年級都要學習這種類型的單聲部歌曲。四年級之后,豎笛演奏不僅增加了許多題材的歌曲,包括傳統民歌《無錫景》《秧歌調》等,也開始在豎笛技巧上增加倚音、跳音等,加入了少量二聲部豎笛的演奏,如《鈴兒響叮當》《鱒魚》《親愛的回聲》等,還拓展了課堂小樂器,加入了口琴。五年級時將戲曲加入豎笛學習內容中,豐富了演奏形式,合奏與合唱占據課堂教學的大部分內容,五年級上冊的第一次豎笛練習就將貝多芬的《歡樂頌》作為二聲部的豎笛演奏作品,有進行曲風格的二拍子和舞曲風格的三拍子都經常出現在演奏中。六年級更是加入了國外經典歌曲,如六年級下冊要求學生合奏整首歌曲《沃爾塔瓦河》,節奏旋律與低年級相比更難,還增加了許多裝飾音的演奏和變化音的指法,半孔以及顫音的使用,口琴也有合奏練習。在最后一單元生動地將豎笛教學融入生活場景中,讓學生能親近音樂、熱愛人生,體會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1.3 豎笛教學的意義
豎笛對音樂課堂教學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音樂課堂中教學生演奏豎笛,尤其值得一提的重要作用就是讓學生對音樂充滿興趣,激發學生集中精力專注于音樂課堂。比起生硬地坐在板凳上聽課,小學生們更喜歡可以搖擺身體的豎笛演奏。他們在學習自己非常喜愛的豎笛時,還能提升音樂欣賞和音樂表演能力,潛移默化地學會對比演奏的好壞。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學會二度創作音樂作品,能夠自己處理歌曲的強弱和感情。此外,在改正練習和不斷糾錯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懂得事物的發展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更為重要。各種類型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在演奏中輕松地學習不同的知識。以民歌演奏為例,它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國家的優秀傳統民歌民舞,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豎笛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學生今后的音樂發展和人生道路創造有利條件。器樂是運用演奏技能來表現情感與意境的形式,不僅可以更好地帶領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還能與其他藝術課程和學習相輔相成,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
豎笛教學在唱歌課中也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在二聲部演唱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第二聲部作為演奏內容,這樣即使在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錄音,和第一聲部配合。在唱歌課中,演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豎笛教學也可以與識譜教學無縫銜接,在吹豎笛的過程中唱譜,在唱譜的過程中思考指法,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學生掌握演奏豎笛的技巧之后,還要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評價音樂,從而讓學生深入思考音樂的內涵和實質,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
豎笛教學能輔助歌唱訓練,減輕低年級學生嗓子的負擔,必要時還可以短期代替歌唱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聲帶發育還不完整,長時間唱歌會對聲帶的發育造成不良影響。豎笛能幫助學生學習新歌曲的演唱技巧。在沒有音樂教室、沒有鋼琴的鄉村教學,豎笛可以輔助完成音準和節奏的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后,演唱就會變得容易很多[3]。
2 小學音樂課堂豎笛教學策略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利用樂器開展教學,各個學校和地區器樂教學使用頻率最高的樂器是豎笛。筆者在本科階段主修方向為民族管樂樂器竹笛,大四期間在江蘇省南通市城西小學實習,因為本身為管樂主修方向的實習教師,所以對小學音樂教材中涉及豎笛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在小學實習時,筆者發揮自身優勢,希望用豎笛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因此筆者以自己的實習單位城西小學為調查實例,教師的調查對象是南通市城西小學的音樂老師和南通市其他學校的音樂教師,對當地的10名教師進行調查。調查問題為“您在大學期間主修的專業是?”,調查結果顯示10名教師均為音樂專業。這可以反映出小學的音樂教師大多是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畢業,都具備音樂教師的基本專業技能和教學素養,但其中有器樂專長的教師占少數。主修器樂的音樂教師有4人,其中西洋樂器小提琴占了一個名額;主修民族器樂的有3人,2人為古箏,1人為竹笛。也就是說,與豎笛相關專業的教師在整個崇川區少之又少。
綜上可以發現在城西小學和其他小學的音樂課堂中開展豎笛教學的一些問題。南通市崇川區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豎笛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整個南通市區的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缺乏專長器樂的教師,對豎笛教學不重視,缺少相關專業的教研活動及專業培訓。城西小學即使擁有能夠擔任豎笛教學工作、完成豎笛教學任務的教師,但薄弱的師資仍無法將豎笛教學發展起來,這也是如今豎笛教學存在不足的根本原因。沒有教師教,就無法提高豎笛教學水平,進而影響著豎笛教學的發展。筆者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豎笛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后,提出以下教學策略。
2.1 轉變教學觀念,增強教學信心
新課程改革以來,器樂教學關注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當下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法開展豎笛教學,不論是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學還是奧爾夫教學法,都涉及豎笛和器樂教學。各種音樂教學法都重視器樂教學實踐,這種觀念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只要利用好當下的資源,增強豎笛教學的信心,相信未來器樂教學和豎笛教學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和發展政策會得到很大的改善[4]。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豎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五線譜和簡譜,唱歌課和豎笛課都需要識別譜子,在唱歌課上靠眼睛,但是在豎笛課上可以通過不斷的手指記憶和音高記憶解決識譜問題。如今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存在許多問題,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認識到豎笛教學的重要性。只有改變了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音樂課堂缺少器樂的現狀。在此過程中,不僅是作為管理者的學校和教育者的教師,還是作為家長,都要對豎笛教學引起重視,了解豎笛教學的重要性,了解學習一門器樂演奏的重要性。態度決定一切,只有重視豎笛教學,轉變過去忽視器樂教學甚至認為音樂教學一無是處的觀點,豎笛教學才能真正發展起來。學校與教師應當對開展豎笛教學充滿信心,堅定不移地開展豎笛教學[5]。
2.2 充實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學校要努力充實教師隊伍,保證教師數量的同時,也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讓每個教師都能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開展教學[6]。以南通市崇川區為例,豎笛教學嚴重缺乏教師是豎笛處于弱勢地位的根本原因。筆者對南通市崇川區4所中學的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個人當中只有一位是學吹笛子的,那么豎笛教學自然也只有這一名教師,而其他9名教師沒有接觸過吹管樂器。以此地區的師資狀況為背景開展豎笛課堂教學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只有努力充實教師隊伍,保證音樂教師的數量和專長,專門設立管樂教師崗位,才能豐富小學音樂課堂。
因此,城西小學和南通地區的小學首先要注重對音樂教師豎笛方面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增加可以教豎笛的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設計針對本地區學校最有效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案。如果學校沒有相關專業的教師人才,除了要設立該崗位招聘以外,還可以邀請其他學校的專業教師或者專門聘請豎笛專家,對該校音樂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以此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讓其可以開展器樂教學[7]。同時,創立豎笛方面的相關課題,引導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交流和討論豎笛教學,培養出有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學生。筆者在研究該課題時發現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豎笛演奏課堂,如徐州工程學院就設有這一課程,比起在課堂上學習豎笛演奏技巧,教師更注重如何對小學生乃至中學生開展教學。筆者認為各大高校都應該開設豎笛演奏課,尤其是對于音樂師范專業的學生,要培養其在中小學教學中用得到的基本教學技能,教育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崇川區的音樂教育教學資源,招聘精通豎笛演奏的音樂教師,提高教師器樂教學的專業素質,在教師工作考核中列入豎笛演奏這項要求,逐步提高教師的豎笛演奏水平,繼而提升教師的豎笛指導能力。
2.3 轉變教學方法,豐富教材內容
以南通市所用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為例,教材內容過于簡略,每單元的豎笛演奏進度太快,學生往往還沒有學扎實,就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每周只有一節音樂課,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社團課和節日排練時提升水平。學生大多都對豎笛感興趣,可以鼓勵他們在課后加強練習。完善并補充教材,讓學生能夠學習自己想吹奏的曲子,結合教學實際開設豎笛合奏課。
教師可以依據教材,開展豎笛二聲部教學或者二聲部合唱學習。通過豎笛吹奏的音高變化,學生可以掌握音樂的音準節奏和音程關系,合作完成演奏或者演唱,可以使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合唱還可以先分組,一組演唱,一組演奏,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唱歌水平,還能解決學生合唱的串調問題。學生們在學習豎笛演奏時,由被動聽課轉化為主動參與課堂,自主感知和表現,增強了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過去的教學常常是填鴨式教學,音樂這一學科的教學尤其不適合這種教學方法。教師只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為課堂增添趣味??梢圆捎煤献魈骄糠ㄅ囵B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運用提問導入法吸引學生去尋找答案。比起將豎笛演奏法灌輸給他們,示范演奏后再讓學生自主進行二度創作才能讓歌曲大放異彩。
3 結語
文章通過對小學音樂豎笛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后,提出一些解決豎笛教學問題的有效對策,希望為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提供借鑒。希望之后的音樂課堂中有屬于豎笛的專屬時間和專屬課堂,學生們能夠認識豎笛、演奏豎笛,從而喜愛豎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9-30.
[2] 韋珍雅.讓豎笛教學走進初中音樂課堂的思考[J].樂器,2020(6):32-35.
[3] 張曉瓊.小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J].智力,2021(11):35-36.
[4] 羅寧.豎笛教學對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5] 孫洋.讓豎笛走進拜泉縣富強鎮中學音樂課堂[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6] 李婕.小學音樂課堂實施豎笛教學的策略[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7] 都樂.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豎笛多聲部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董云(1981—),女,江蘇連云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朱佳敏(1999—),女,安徽蚌埠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