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龐祥彤
摘要: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傳承現狀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傳承和發展面臨困境。文章探索以MG動畫為手段的湖北民間剪紙保護與傳承路徑,研究MG動畫的制作流程以及在湖北民間剪紙藝術中的應用。以MG動畫為手段對湖北民間剪紙藝術進行傳承發揚,實現剪紙作品由靜到動的轉變,能提高剪紙藝術的趣味性,實現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關鍵詞:湖北民間剪紙;MG動畫;動態傳承
中圖分類號:J5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4-00-03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其制作技藝精湛,色彩搭配喜慶醒目,體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其中,湖北民間剪紙憑借高超的制作技藝和豐富的藝術色彩聞名遐邇,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中獨樹一幟。
湖北省多山地丘陵,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各地區文化交流較少,因此各地文化差異明顯、區域性較強,得益于此,湖北民間剪紙藝術精彩紛呈。湖北民間剪紙對刀法有特殊的講究,刀法精妙,刻畫時要求握刀要緊、下刀要準、用刀活、走刀穩。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破功刀法,破功刀法精湛,刻畫出的內容細膩傳神,適用于剪紙作品細節部分的表達。
縱觀時代發展,湖北民間剪紙以其精致細膩的造型、大氣流暢的線條,用無言的凝固的美,見證了荊楚大地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時風世俗的更迭和人文思想的演變,剪出了荊楚文化深蘊悠長的歷史積淀。
1 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概述
湖北民間剪紙分類眾多,剪紙作品具有濃厚的民俗韻味,是荊楚大地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但是隨著社會的轉型發展,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曾一度面臨失傳的困境。近幾年,隨著政府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和重視,湖北民間剪紙藝術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1.1 湖北民間剪紙分類
湖北民間剪紙種類繁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孝感民間剪紙、鄂州民間剪紙、仙桃民間剪紙等。孝感剪紙以刻畫為主要技藝,色彩鮮艷,用色以純色、紅色為主,圖案豐滿、質樸,刻畫內容以鳳鳥類為主,代表作有《鳳穿牡丹》《鳳凰來儀》。鄂州雕花剪紙民俗性較強,具有突出的線性結構特征,創新性地運用畫中畫和迷幻空間的表現手法,代表作品有《鵲橋相會》和《福祿壽三星》等。仙桃剪紙構圖講究,層次分明,結構豐富,線條秀美圓潤,代表作品有《喜鵲登梅》和《龍鳳呈祥》等。
湖北民間剪紙文化多起源于鄉鎮村落,民間剪紙藝人也多居住于此,村民常稱當地為“剪紙窩子”。湖北民間剪紙具有廣泛性和群眾屬性,是人民大眾廣泛喜愛的傳統文化[1]。其內容大致分為反映現實生活類、吉祥愿景類、人物歷史傳說類等三類。剪紙作品內容豐富多彩,造型質樸生動,用色鮮艷醇厚,別具地域特色。
1.2 湖北民間剪紙發展和傳承現狀
湖北民間剪紙對研究挖掘民間歷史和傳統文化有著極大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隨著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復興,湖北民間剪紙進入繁盛期,藝人輩出,創造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和人們思想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剪紙藝人選擇離開村莊去城市務工。人口的遷徙致使相關從業人員越來越少,剪紙藝術逐漸凋零,傳承面臨巨大的困境。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大眾接收信息的方式發生轉變,視覺動態化形式的傳播內容不斷刺激著人們的視覺感官。湖北民間剪紙作為一門靜態的藝術形式,在線上傳播方面不具備優勢,很難在紛雜的視覺動態信息世界中吸引大眾眼球。而在線下傳播方面,湖北民間剪紙展覽又受時間、地點以及場所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傳播效率有明顯的上限。近幾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在支持非遺和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所以,把握時代紅利,積極尋求合適的視覺動態傳播手段,成為湖北民間剪紙突破自身發展和傳承困境的有效方式。
2 MG動畫研究應用
MG動畫又被稱為圖形動畫,它是現代媒體最常用的包裝形式,在電視節目包裝、企業微視頻制作和電影敘事中被廣泛應用。在中國早期的動畫電影中,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葫蘆兄弟》和《哪吒鬧海》等都有MG動畫的影子。我國較為典型的MG動畫作品有《飛碟說》和《壹讀視頻》。MG是動畫與平面的交叉。平面設計的靜態圖形不具備時間和空間的延展性,而MG動畫則利用形狀、符號、表格等元素,借助聲音效果,通過動態視頻講述故事、展示數據,從而實現信息的視覺傳播。與傳統的視頻宣傳模式相比,MG動畫在制作傳播過程中具有風格多樣、表現力強、成本相對較低、形象生動等優勢[2]。其在企業文化宣傳、新聞和電視廣告中被大范圍使用,并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近幾年,MG動畫在商業、公益、傳統文化保護、數據可視化和教育醫療板塊發揮著重要的宣傳建設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視覺動態傳播設計的發展,MG動畫憑借簡單高效且形象生動的表現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宣傳資本的青睞和用戶的喜歡。在MG動畫中加入音效、音樂、配音、轉場和特效等元素,能在豐富表現形式的同時提升內容傳播效率。MG動畫在平面圖形視覺動態化傳播上的應用,使枯燥扁平的平面藝術模式向豐富多彩的動效視覺轉變。
3 以MG動畫為手段的湖北民間剪紙藝術保護與傳承路徑研究
繼承并發揚湖北民間剪紙藝術,對建設文化強國和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積極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剪紙藝術這種靜態凝固的美被紛雜的媒體信息沖刷,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因此急需一種視覺動態手段,使剪紙文化形成動態化傳播,讓剪紙文化能夠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而MG作為一種平面動畫,將圖形設計和動畫技術巧妙融合,受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視聽體驗,使受眾在短時間內接收信息。MG動畫幽默風趣的設計風格可以生動形象地傳達設計符號,為湖北民間剪紙文化的創新傳播開辟新的路徑[3]。
3.1 實現技術
與三維動畫形式相比,MG動畫對軟件功能與計算機配置的要求較低,可以通過AE、PS、PR、AI、AU等軟件制作,這一類軟件操作比較簡單。在MG動畫的制作過程中,需要用PS、AI等圖形繪制軟件與其他繪圖軟件分結構分層次地繪制出主題動畫中需要做動效的各個部分。Flash和AE主要負責MG動畫的動效、轉場和特效部分制作,后期人員通過骨骼綁定、關鍵幀動畫、動作表達式以及其他的二維動畫技術使平面圖形動起來。其中關鍵幀技術是MG動畫的動效核心,MG動畫就是用打關鍵幀的方式讓平面圖形動起來的。AU負責對MG動畫的配音和音樂進行較為精細的調整;PR主要對AE輸出的內容進行更加精細的處理,剪輯完成后在PR調色板塊進行顏色校對,在輸出版面設定輸出視頻的寬高與清晰度,最終完成作品的創作。
3.2 實現途徑
如何將MG動畫應用到湖北民間剪紙中并實現湖北民間剪紙文化的創新傳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MG動畫有著標準化的制作流程,前期導演與文案撰寫人員進行討論,文案撰寫人員參考導演的想法敲定文案策劃劇本;導演根據最終文案進行分鏡頭腳本的草圖繪制;平面設計人員拿到分鏡頭腳本草圖后繪制平面圖形;平面圖形分層繪制完畢后交由特效和剪輯人員進行動效制作和后期配音剪輯等一系列工作。傳承發揚湖北民間剪紙,必須深入了解湖北當地的特色文化,如荊楚大地最負盛名的三國文化、代表湖北人民堅韌意志勇于開拓的黃石礦文化、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表現出來的湖北人民勇于奉獻不懼犧牲的抗疫精神等。應以MG動畫為手段,對有關這些文化的作品進行創新傳播,將傳統的靜態藝術表現形式以現代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
前期,收集湖北傳統的民間故事,撰寫動畫劇本初稿。通過頭腦風暴和小組討論等,去除腳本中的冗雜與不合適的部分,這一步要理順故事情節,為MG動畫樹立“骨骼”。然后進行分鏡腳本的制作,這一步要設計好每個情節畫面,包括構圖、人物動作等,為MG動畫樹立“神經脈絡”。接下來根據分鏡頭腳本的畫面進行剪紙動畫的分層次平面繪制,利用PS、AI等繪圖軟件,將分鏡頭腳本的畫面繪制出來,這一步是為MG動畫添加“血肉”。平面繪制結束后,根據分鏡腳本所預演的動態效果,在AE和Flash中通過關鍵幀技術手段,賦予這些平面圖形動效,讓其動起來。結合AE中的各種效果與插件,可以實現較為靈活的轉場與特效制作。動效制作是MG動畫制作最關鍵的環節,也是技術難度要求最高的一個環節。在動效制作的過程中要具有剪輯思維和導演思維,保證整個畫面的節奏感和感情線不突兀,音樂的節奏和緩急要對應故事情節的發展,使整個故事情節的表達一氣呵成。這需要較高的剪輯素養和較為熟練的AE特效制作技術,這一步能為MG動畫注入“靈魂”。
特效制作完成后,將MG動畫導入PR中進行最后的調色、配音、字幕添加以及細節調整,字幕的字體樣式要適配MG動畫整體的風格,動畫的顏色要統一,音樂節奏要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要在關注以上要點的基礎上,對MG動畫檢查無誤后輸出對應的視頻格式,這一步是為MG動畫穿上“衣服”。團隊和導演確認無誤后,就可以進行交付,后期根據市場和客戶反饋再作進一步的調整。
4 以MG動畫為手段保護傳承湖北民間剪紙藝術
近年來,國家反復提出優秀的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在當今社會大環境下,優秀的文化不能沒落凋零,要與互聯網和時代相結合,不能故步自封,要尋求傳統文化新的發展途徑。例如,故宮文創就利用跨界聯名和“互聯網+”等模式,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方法,贏得受眾好評[4]。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創新發展同樣也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需要。傳統藝術的現代化表達在新媒體傳播時代必將吸引更多的受眾,帶動流量增長,其相關衍生品通過新媒體帶貨廣告宣傳等方式,獲取經濟效益,助力傳統文化創新和良性循環發展。
4.1 助力湖北民間剪紙文化實現裂變傳播
剪紙作品在展覽過程中容易受損且受眾有限。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模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2021年兩會明確提出,要利用“互聯網+”模式,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利用MG動畫可以實現文化遺產的便捷傳播,數據化的保存和傳播方式能使某件優秀作品打破數量和地域的限制。互聯網的傳播邏輯使優質剪紙作品的無限復制傳播成為可能。利用“互聯網+”模式,可以使剪紙動畫在網絡上實現裂變式傳播,讓更多的受眾了解到優秀的傳統文化。
4.2 提高湖北民間剪紙文化趣味性
我國即將步入全民5G網絡時代,內容要想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流中獲得熱度,不僅要有深刻的內涵,而且要有充分的創造力和足夠博人眼球的表現形式。MG動畫內容可讀性、趣味性強,能夠吸引用戶并與其產生互動。MG動畫融合了文字、圖片、配音、聲樂、人物、卡通IP等元素,突破了傳統的表現形式,在準確完整地傳達信息的同時,其動畫屬性又為傳播過程增添了趣味性,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觀看,實現信息的高效傳播。
4.3 助力非遺教育資源建設
如何利用MG動畫保護和傳承湖北民間剪紙是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研究,MG動畫剪紙形象生動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可以吸引一批年輕受眾,具有科普意義,能夠為湖北剪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式傳播提供新的路徑。教育是民生之本,是非遺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方式。在當今時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正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需要創新傳統文化傳播模式,將眾多優秀的文化作品展示給青少年群體,激發當代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從而助力國家文化軟實力和非遺教育資源建設。
5 結語
MG動畫具有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傳播范圍廣、趣味性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公益、傳統文化保護、數據可視化和教育醫療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MG動畫與湖北民間剪紙藝術進行結合,從而探索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新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可以實現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高效傳播,提升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從業人員,使湖北民間剪紙藝術得到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對動態視覺設計的研究和傳播手段進行創新,能為湖北民間剪紙藝術注入時代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楊薏,白亮.湖北民間雕花剪紙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策略[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3):497-500.
[2] 陳茂濤,任龍泉.中國剪紙動畫將再放異彩:關于中國剪紙動畫未來發展的思考[J].電影評介,2007(1):18-19.
[3] 王建明.基于MG動畫的豫西民間剪紙保護與傳承研究[J].美與時代:創意,2019(9):83-85.
[4] 司桂松.視覺傳達藝術與動畫技術交融下的MG動畫[J].當代電視,2018(5):68-69.
作者簡介:白雪(1980—),女,湖北荊門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視覺藝術、區域文創產品設計。
龐祥彤(1998—),男,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動態視覺設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