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艷
摘 要:文章以初中地理教材中世界區域地理部分的“俄羅斯”一節為例,從區域選擇、呈現方式兩方面對比研究目前使用較廣泛的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圖版教材對該部分內容呈現的異同。不同版本教材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同,把握角度不同,但都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加以創造,形成各自的特色。
關鍵詞:地理教材;世界區域地理;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092-02
根據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共有七家出版單位編寫了義務教育階段地理教材,每個版本都呈現出特有的編寫特色。筆者通過對比目前使用較廣泛的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圖版教材,發現三個版本的教材都是以“案例”方式呈現世界區域地理內容,既注重對區域特征的認識,也注重區域學習方法。但在區域選擇和呈現方式等方面,三個版本的教材也不盡相同。本文以初中地理教材世界區域地理的“俄羅斯”一節為例,進行三個版本教材的對比性研究。
一、區域選擇
三個版本教材在區域選擇的具體呈現方式上不盡相同,人教版教材是采取由近及遠的編排方式,由“我們生活的大洲”到“鄰近的地區和國家”,再延伸至“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最后學習“西半球的國家”和“極地地區”。這種編排方式可以讓學生先學習身邊熟悉的區域,然后逐漸延伸至其他區域。中圖版和湘教版教材是按照大洲、地區、國家的方式編排,這有利于教師從整體解讀新課程標準對應框題的“標準”。
二、呈現方式
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圖版的教材,從編排體例上看,都是按照章、節進行編寫,但具體的呈現方式差異較大。
1.章首
三版教材的章首設計各有特色,目的都是引發教師以及學生思考。人教版教材在“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章首強調借助“案例”教學。湘教版教材在“走近國家”的章首,描述國家間在領土、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差異,語言充滿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中圖版教材“認識國家”章首的“主要內容”目錄包括本章每節標題及每節的子標題,可以讓教師、學生大致了解本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快速地在教材中檢索出具體內容。子標題凸顯區域特色,配圖及描述文字生動,富有吸引力。另外,中圖版教材在章首還體現出探究性,并落實課程標準要求的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選擇多種多樣教學方式方法的內容,在每章章首設置一個貫穿該章始終的課題,學生可以根據課題目標、課題準備、檢查進度和總結幾個部分循序漸進地完成該課題,并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
2.節首
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世界區域地理“走進國家”沒有設計節首,開門見山開始新課的學習。中圖版教材世界區域地理“認識國家”在每節開始都編排有“探索”“學習指南(含閱讀提示)”以及“資料卡”,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探究理念和方法指導。對于“俄羅斯”節首的“探索”——陸地面積大部分在亞洲的歐洲國家,教師可以作為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學習,也可以作為課堂總結環節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本節所學知識對“俄羅斯”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中圖版教材世界區域地理的節首設計以“探索”活動為引導,突出學生的探究過程。此外,中圖版教材還在節首設置“學習指南”,其問題設計分別對應本節相關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也可用于檢測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標準要求。“學習指南”下的“閱讀提示”體現方法的指導,“俄羅斯”一節的“學習指南”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特征、交通運輸特征、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資源及民族人口特征等方面內容,對應“國家尺度”的部分課程標準。“閱讀提示”中提醒學生關注俄羅斯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著力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綜合思維。
3.課文系統
正文、圖像、活動及閱讀組成內容整體。正文是系統的主體,表達“是什么”的主題知識,直觀的圖像系統是對正文的進一步闡釋,活動系統是回答“為什么是這樣”的問題,閱讀可以豐富教材內容。
(1)正文。人教版教材的正文有9段文字,內容比較完整,不存在知識缺口。湘教版教材的正文有11段文字,與人教版教材類似,簡短精練,通俗易懂,知識表述很清楚。中圖版教材的正文文字有17段之多,內容完整,有許多內容是對“是什么”的分析,學生讀后可以掌握區域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2)圖。就本節而言,三版教材的圖在數量和完整度上有較大區別。湘教版教材共有7幅圖:2張地形、礦產和工業區地圖,2張景觀圖,2張氣候、城市道路圖表示意圖,1張地形剖面圖。人教版教材共有9幅圖:5張地形、氣候、礦產、交通、五海通航地圖,4張景觀圖。中圖版教材共有20幅圖:6張位置、地形、氣候、農業、工業區和鐵路、人口分布地圖,2張圖表示意圖,12張景觀圖。相比而言,中圖版教材強調區域地理學習方法,重在引導學生對地圖上獲取的自然環境各要素信息進行分析、歸類整理,以構建區域地理要素的知識框架。人教版教材選擇“俄羅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圖。中圖版教材也編排在“半球”中看 “俄羅斯的位置”圖。湘教版教材沒有編排“從世界看俄羅斯”的地圖,從而缺少從大尺度空間認識俄羅斯及與其他區域聯系和比較的內容。(3)活動。人教版教材在一個標題的正文下面設置一個活動,每個活動中又包含多個題目和項目。本節設置3個“讀圖活動”和5個問題,從而讓活動系統成為課文系統內容的探索理解過程。人教版教材的活動系統與教材課文系統之間的組合很有規律,且活動內容涉獵廣泛,傾向于問題解決的知識應用活動。湘教版教材活動設計位置與人教版教材有相似之處,是放在一段正文之后,絕大多數活動結合地圖設計,多為“讀圖,然后……”的形式,充分發揮地圖在區域地理學習中的作用,能鍛煉學生閱讀地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此外,湘教版教材的活動系統設計還注重情境設置,形式非常豐富。如“判斷名人語句描述的是俄羅斯哪些地理特色”活動,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中圖版教材的活動設置非常靈活,出現在正文的前面或者正文的后面,形式也多樣,有讀圖有討論,有讀表有填表。活動中的學習指導用語,提示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如“俄羅斯地理位置”讀圖活動,就分步驟指導學生如何通過讀圖認識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4)閱讀。人教版教材的3個閱讀材料和湘教版教材的1個閱讀材料,語言知識性強,可以豐富教材內容。中圖版教材沒有設置閱讀材料。
4.作業系統
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在節后沒有編排作業。中圖版教材在每節的最后都安排一定數量的復習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復習、鞏固課堂知識,其中“俄羅斯”一節的復習題,既有“通過讀圖認識俄羅斯自然地理環境特征”,以落實“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也有“對比熱帶雨林和亞寒帶針葉林”,讓學生整合前后知識討論自然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以使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念。
三、結語
總之,不同版本的教材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同,把握角度不同,但都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加以創造,形成各自的特點。三版教材區域地理的內容選擇及內容呈現形式上有許多“亮點”,但仍需要進一步優化。筆者將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部分內容進行比較研究,便于教師選擇不同版本中更具個性化的內容,從而不斷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尤勝.初中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J].天津教育,2019(09).
[2]林學文.地理教學中滲透人地協調觀的策略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8(10).
[3]袁孝亭,張家輝.教給學生用地理空間視角觀察世界的方法[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3).
[4]王民,李春梅,李楠.中圖版八年級地理教材章節結構、難度與特色分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1).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of
World Regional Geography in Three Edition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Hu Wenyan
(Pingdingshan No.3 Middle School,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section of "Russia" in the world regional geograph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stud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t in the widely used textbooks of PEP, Hunan Education Press and Sinomaps Press edi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regional selection and presentation methods. Different vers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they all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create on this basis to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geography teaching material; world regional geograph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hunan education press; sinomap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