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佳笑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語言簡短,意境悠遠,律動美妙。古詩詞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但目前古詩詞教學存在重視程度不足、教學方法落后、過度剖析古詩詞內容等問題,極大影響古詩詞教育功能的發揮。文章探討優化部編版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教育功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108-02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語言簡短,意境悠遠,律動美妙,蘊含大量為人的道理、處事的智慧。小學階段的學生像一張還沒有動筆的白紙,一塊還沒有開刀的璞玉,需要教師啟發學生動筆描繪、用心雕琢。而古詩詞閱讀是幫助教師開啟學生心智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古詩詞所蘊含的悠悠歷史,能讓學生在古人的情感和精神中得到熏陶和升華;優美而富有內涵的詞句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高雅的底蘊,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文學基礎。學生學習古詩詞,猶如今人與古人對話,可以在古人的字里行間學習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智慧。學生通過古詩詞閱讀,可以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從而愛上古詩詞,并將中國這份美麗的文學形式、文化瑰寶傳承、弘揚。
一、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古詩詞閱讀教學重視不足
古詩詞蘊含詩人豐富的情感與情懷。而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開展古詩詞閱讀。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古詩詞閱讀的重要價值,將教學的重心放在詩詞背誦、默寫方面,對閱讀的引導不充分,導致古詩詞的育人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理解的只是古詩詞的表面意思。
2.古詩詞閱讀教學方法有待更新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古詩詞閱讀教學效率,教師就應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思考時間,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內涵,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古詩詞的育人價值,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但是,部分教師在進行古詩詞閱讀教學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更多地是讓學生跟著朗讀,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相對較少,也很少要求學生帶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這就導致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興趣不濃,古詩詞閱讀教學效率也不高。
3.過度剖析古詩詞內容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低,因此,部分教師在進行古詩詞閱讀教學時,對古詩詞進行切割,逐字逐句地分析古詩詞的內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詩詞。這種古詩詞閱讀教學方法看似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因為學生對古詩詞的感知實際上僅僅停留在表層,缺乏深刻感悟。
二、優化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策略
1.以讀為始,萬丈高樓平地起
學習古詩詞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顯而易見,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古詩詞時,要做好閱讀引導,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通過反復的閱讀、誦讀感受古詩詞優美的韻律。古詩詞的語句簡短富有深意,而青少年學生因為受年齡、閱歷等的限制,理解和學習能力都偏低,所以很難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可先從最基本的字詞開始,讓學生認全詩詞中的每一個字,讀準每一個音,然后通讀全詩,最后再帶領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和拓展相關的知識。
每首古詩詞都有其特有的韻律,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其中的節奏、韻腳和平仄,可為古詩詞配上符合古詩詞意境和韻味的音樂進行伴讀。這樣能給學生帶來新奇的感受,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古詩詞學習中,從而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可將古詩詞的讀音和停連教給學生,讓學生更方便閱讀和理解古詩詞。例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誦讀,從讀通,到讀準,到讀出“懂”與“不懂”,讓學生明白詩中的停連,深刻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內涵,從整體上把握詩人的情感,體會詩人的無奈,體會那濃得化不開的思念,逐步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和解析能力。
2.讀中有思,帶著問題讀詩詞
古詩詞是人們寄托情感的一種載體,內容精簡,所含寓意深遠,這對青少年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可將古詩詞的創作背景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悟閱讀古詩詞。例如教學《元日》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和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然后再讓學生誦讀詩句,從中感悟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中國的語言文字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從聽覺上都充滿韻律和美感,在古詩詞中,這種美感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通過不同的長短句,音調上高低的變換,充分表現中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因此,教師可讓學生在古詩詞中尋找古代文人留下來的情感寄托,尋找古詩詞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出的韻律美,并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操。
3.注重氛圍,拓寬學生的思維
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氛圍,用氛圍影響、鼓勵學生傳承經典詩詞。如可在教室墻壁貼上古詩詞名句、詩人的生平,讓學生利用晨讀時間朗讀古詩詞,用古詩詞中的智慧規范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將古詩詞融入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讓古詩詞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師還可在教授古詩詞前,將古詩詞所傳達的智慧、道理,創編成一個個故事,先將故事講給學生聽,再去教授古詩詞。這樣可以讓學生將自身的情感代入古詩詞中和作者對話,從而形成自己的感悟,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內涵。還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優美的古詩詞誦讀、意境深遠優美的古詩詞歌曲,開專題講解詩人的生平,多方面、多角度讓學生了解詩人及他們生活的年代、抱負和理想。
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準確地抓住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給予學生多元的教學引導,讓學生愛上古詩詞,并主動誦讀、體會古詩詞的內涵。教師還可對古詩詞的內涵進行拓展,讓學生不再生硬搬運教師的解析,而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教授古詩詞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不斷發散思維,多思考、多聯想,再結合多媒體播放圖片、視頻,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這樣古詩詞就不再是停留在書本上單純的文字,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句話、一首詩,而是學生腦海中的一個世界、一段故事、一場經歷。學生不會再為了分數而學習古詩詞,而是基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對古詩詞的熱愛,而去接近古詩詞,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三、結語
總之,古詩詞閱讀,不應以教會學生詩詞本身為主,而應教會學生一種情感、一種責任,讓學生能通過古詩詞的學習明事理、懂是非,并讓學生能夠接過教師手中的接力棒,將這份文化瑰寶,傳得更久更遠。因此,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古詩詞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閱讀教學,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水平,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建民.小學高段古詩詞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何志學.如何發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最大價值[J].天津教育,2020(08).
[3]李娜.基于新課改的古詩文教學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5).
[4]聶紅梅.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9(35).
[5]姜揚.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策略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9.
Thingking o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ading
Gong Jiaxiao
(Haifu Primary School, Qid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Qidong 226200, China)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its language is shor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long, rhythm is wonderful. Ancient poetry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 and enhancing students' national prid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backward teaching methods, excess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ancient poetry, 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function of ancient poetry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ading.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educational func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