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仿寫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由于學生個性差異,寫作方向差異,寫作水平也會千差萬別。如此一來,利用仿寫教會學生仿詞語,仿結構,仿修辭,仿寫作順序,學生長期仿寫,了然于心后,寫作起來便會游刃有余。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仿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0-0139-02
【本文著錄格式】牟海娟.初中語文提高學生仿寫能力的幾點思考[J].課外語文,2021,20(10):139-140.
作文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教學中的老大難。“主題突出,有文采”是評價一篇文章好壞的重要標準,文采是創作者思想和語言的完美結合,如何才能引導學生寫出一篇有文采的文章呢?
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一文中寫道:“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呂叔湘曾經說過:“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葉圣陶提出:“硬是要按照規格練習。”指出了語文課堂教學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也嘗試引導學生學習仿寫,并在課堂上進行仿寫習作交流,但據筆者觀察發現,部分學生不愿動筆,部分學生冥思苦想,卻不知該從何處下筆,還有些學生完成了習作,卻因為怕別人嗤笑、羞于開口等原因沒有分享,使仿寫課堂教學陷入尷尬境地。
仿寫既然如此重要,在教學中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打破僵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呢?筆者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學生仿寫句子能力的方法
近年來,有關仿寫考查的題型在初中語文考試中經常出現,并以小型的寫作練習形式呈現,它要求學生在極為有限的字數里盡情展現才情。鑒于此,部分教師就把仿寫以試題去練習,太功利化了。這種教學無法真正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有效的仿寫該是系統化的、常態化的、循序漸進的。針對這種現象,筆者認為,有效的仿寫該以教材為范本,遵從循序漸進的方法。
(一)通過讀文章,激發想象,充實仿寫內容
如: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有一段話“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中動詞用得恰到好處。于是,我就讓學生仿照這些動詞的應用,進行寫自己的母親訓練,有一學生這樣描寫:“天剛剛拉開帷幕,我媽媽就起來了,我看見,她利索的箍上圍巾,拿起掃帚,躬起腰,就打掃起院子,掃帚劃過,土院裸露出她的肌膚,土白土白的,感覺滑膩膩的。”該生觀察仔細,母親的勤勞麻利躍然紙上。降低難度,給出明確的目標后,七年級的新生學會了嘗試,收獲了快樂。值得注意的是:仿寫不是照搬照抄,適當地充實仿寫內容會讓文章更生動,思維更活躍,好的仿寫該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通過對照方言和普通話用詞差別,提高學生仿寫興趣
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方言卻是他們耳熟能詳的,通過方言和普通話的對照,可以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激發仿寫興趣。如:在學習《詠雪》一課中,“白雪紛紛何所似?”用倒裝句改為“紛紛白雪所似何?”一聽,學生就明白,我們說的方言中也有許多倒裝句,如:“上課來”倒裝為“課上來”,“下雨了”倒裝為“雨下了”,“我被他打了”倒裝為“他打了我”,等等,學生清楚了問題所在后,自己舉出了許多常出現的問題,一一對應,自查自糾,很好地矯正了方言對口頭語言表達和寫作的影響。仿句子的過程,也是仿修辭仿句型的過程,兩者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講到七年級上冊的課文《春》時,有句“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引導學生去仿寫,得到“探出來”“伸出來”“冒出來”“爬出來”“彈出來”等詞,一字之差,草的長勢情態截然不同。在引導學生學習文章時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易操作易點評,學生興致很高,比較適合在七年級學生中展開。
(三)文本聯系生活,強化學生情感
文以載道,創造是為了表達情感。唐代的劉知己將各種模仿歸結為“貌同心異”和“貌異心同”,前者指不顧自我生活經驗模仿范文的“形”,為模仿而模仿,如西洋畫般追求“形似”;后者是指模仿要得其精神,側重創作者感情的抒發。我誘導學生以創作主體進行嘗試,既能模仿,又能突破。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描述成長經歷,抒發情感體驗,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仿寫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在學習培根寫的《談讀書》時,設置問題:選文中你最喜歡的名言警句作為論點,試著給它配上幾個論據,寫成一篇議論文。學生進行了訓練,可圈可點。在學習《女媧造人》時,我所帶的七年級十二班的學生基礎較好,好奇心強,表現欲強。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從“人是怎么來的”西方的“上帝造人說”故事導入,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在默讀課文之后,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讓學生用剛剛學到的這些詞去復述文章內容,通過講故事,學以致用,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為后面的學習開了個好頭。在依次用三個問題簡明扼要的指引出學生讀課文時該思考的方向后,引導學生讀字品語言,讓他們通過咀嚼模仿動詞重點詞,讓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體會人類誕生后的歡喜與喜悅,理解到女媧不僅是個神,更是個母親。繼而為后面和《風俗通》里記載的文章相比較打下了基礎,通過兩者的比較,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神話的特點。最后讓學生放飛想象,去改寫《嫦娥奔月》,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里遨游,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比較輕松地實現了目標。
(四)降低難度,讓學生踩著“巨人的肩膀”往上爬
當學到魯迅先生寫的《故鄉》一文時,文中運用了大量的語言白描手法,“我”回鄉后,沒有一下認出楊二嫂,楊二嫂冷笑說:“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這樣直白的語言描寫,層層遞進,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楊二嫂的自私自利、刻薄市儈。引導學生模仿該段語言去描寫班級中的某位同學,學生積極性特別高。有學生寫道:“他顯出惱怒的神色,仿佛別人借了他許多錢沒還,又好像別人獨吞了他的飯,甕聲甕氣地說:‘你有完沒完……”雖然是特別簡短的一句話,但主人公生氣的神色溢于言表。
如:學習《蘇州園林》這節課時,文中用總分形式描寫蘇州園林的總建筑,我讓學生按此方法仿寫彩陶王,因為學生熟悉,所以寫起來能思路清晰地按順序寫出來。再如:《鄉愁》,著墨不多卻能以少勝多,富有內涵,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我引導學生仿寫時,有學生寫道:“童年,快樂是一朵白白的棉花糖,含在嘴里,甜在心里。少年,快樂是一張薄薄的獎狀,貼在墻上,笑在臉上。現在啊,快樂是一件難得的奢侈品,它在幻想里,我在題海里。”真切描寫了一個快參加中考學生的心理。學習《陋室銘》時,學生仿寫出:“題不在多,精練就行,書不在厚,讀懂才行,斯是教室,惟吾篤行,耳畔有辯論,心中懷斗志,談笑有摯友,往來無陌客,可以侃時事,談古今,無家常之亂耳,無里短之分神,六月之中考,金榜題名,舍我其誰?”當然,仿寫得出彩,鼓舞人心。
在學習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時,我們一家人希望而去,失望而歸的景物描寫堪稱經典,“后來大家都不再說話。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有學生寫自己考試后的成績不理想:“后來我埋下高昂的頭,在我面前,不,在我心里,有一片紫色的陰影長出來,這片陰影變大變濃,一瞬間將我吞沒。”寫得相當生動。
九年級更多地該側重于學生對文章謀篇布局,構思立意進行仿寫。類似于這樣的練習,每節課均可展開,學生愿意寫,樂于分享。
二、仿寫中應注意
(一)精選范文,有文可仿
“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我校的辦學宗旨,只有找到適合學生仿寫的范本,并引導學生掌握范文的謀篇布局、表達方式、遣詞造句,學生才能模仿中受到啟發。好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突破范文的寫作模式,努力形成個性化的寫作風格。因此,在備課中要找準仿寫之“點”、要求明確、例句指引、難易適度,使學生有文可仿。
(二)注重仿寫訓練形式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將仿寫的單一性與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性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課堂上展開有益的嘗試和突破,并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羊鎮清.仿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和實踐[J].課程教學研究,2017(55).
附? ? 注
該論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仿寫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82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牟海娟,女,1987年生,甘肅康樂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