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借助圖片、音樂、語言的生動描述,帶領學生進行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情感,開發想象力和智力。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對寫作課程的興趣缺乏,傳統教學手段效果欠佳,許多教師開始嘗試用情境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語文;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0-0131-02
【本文著錄格式】梁維.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21,20(10):131-132.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厭惡枯燥無味的照本宣科,因此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發現,在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寫作教學時,很多學生始終缺乏學習興趣,同時由于素材積累不足,導致寫作內容空洞、詞不達意、千篇一律,這些問題不解決,寫作教學就無法順利開展下去。這時,教師就應順應初中學生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將情境教學融入語文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拓寬知識面,增加寫作素材積累,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存問題
新課改要求廣大工作者不斷開拓進取,提高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方法,注重興趣教學。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教師獲取教育資源的方式越來越多樣,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對依然固守著陳舊教學觀念和方法的部分教師敲響了警鐘,如果繼續忽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將無法繼續提高教學質量。在目前現有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一)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落后
在傳統寫作教學模式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負責輸出寫作技巧,學生全盤接收,師生之間沒有互動和交流。這樣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喪失主動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寫作和語文產生厭惡和反感等抵觸情緒,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和教學的開展。且教師在課堂上無法及時了解到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吸收情況,課堂氣氛沉悶乏味,久而久之,導致師生雙方思維僵化,教師的教學內容趨于套路化,學生的寫作內容也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二)忽略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是學生開始大量接觸古詩詞、文言文的階段,因此很多語文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這個地方,將寫作教學排在了這些教學內容的后面,過分強調詞句、古文、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解題方法教學,忽略了寫作教學的重要性,也忽略了日常積累對語文水平提升的整體作用。這一現狀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引起重視,調整教學重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自動自發地進行閱讀和積累,豐富寫作素材,提高閱讀理解和語言整合表達能力,這不僅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有益,也為學生的文化底蘊打下基礎。
(三)忽略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
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繁重,部分教師認為課外閱讀就是“讀閑書”,只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卻忽略了閱讀和積累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學生的閱讀量小,對語言文字不敏感,作文中常有語法錯誤、用詞不當、邏輯混亂的情況發生;教師在教學中只強調寫作技巧,使得學生的作文結構僵化,缺乏個人思考;學生閱讀面窄,寫作時缺少論據支持論點,這就導致寫出來的內容觀點陳舊,例證老套,缺乏新意和說服力。真正有效的寫作教學是建立在充足閱讀量的基礎上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忽視閱讀積累的作用。
二、情境教學概述
情境教學是新媒體視域下的創新教學形式之一。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相關的場景和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所學內容之中進行情感互動,從而提高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形式。情境教學從學生所處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出發,使學生與教師產生情感交流和共鳴,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學生在掌握了理論知識、獲得了情感體驗之后,自然而然地可以通過寫作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提升語文寫作能力和水平,從而達到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多元化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三、情境教學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是一門綜合了語言和藝術的學科,想要學好語文,只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行的,應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情感共鳴,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其中表達出來的價值觀念,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學好寫作。情境教學法可以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和教師的講述,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幫助學生更加生動具體地理解所學內容中的情感,從而更易產生共鳴。
(二)創造自主學習氛圍
傳統的寫作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授寫作技巧,隨后給出一個題目或一段材料,讓學生圍繞這些僅有的線索進行想象和寫作。這樣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只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學生對寫作內容沒有概念,因此很難激發靈感,寫出好的作文。但如果在寫作教學中加入情境教學,讓學生更直觀、深刻地了解寫作內容,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興趣,就能讓寫作教學真正有所成效。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技術已經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逐步地滲透進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在教育教學中也多有運用。相比傳統寫作教學中單純的文字描寫或教師的口述,學生很難切實地感受到所學內容包含的思想內涵,但通過多媒體對圖像、音頻、視頻的展示,學生就可以從多角度進行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呈現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張展現優美景色的照片、一段富有感情的朗讀音頻、一個與寫作內容相關的電影片段,都可以讓學生的思想不囿于干巴巴的文字描述,而是融入這一情境中,用更加飽滿的情緒和熱情進行學習和寫作。
四、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創建生活化情境
初中語文寫作教育除了依據語文教材和課堂教學展開以外,還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生所處的年齡段和人生閱歷,導致他們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語文知識不多,無法自己形成體系運用于語文寫作中,所以在寫作中可能會遇到思維和知識上的阻礙。這時,就需要將寫作教學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體驗和生活觀察,在貼近現實的同時展開聯想,提取寫作靈感和素材,從而提升寫作能力,讓作文內容告別“假大空”。例如,在寫與季節相關的作文時,教師可以組織或引導學生出游,用感官真正體會到這個季節景色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自然環境的變幻莫測,打破從書本中獲得的固有思維,從而充實學生的寫作內容,打破思想束縛,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真實感想注入寫作中。
(二)創建多媒體情境
多媒體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大大拓展了教學的邊界,讓遠在天邊的事物也可以近在眼前,因此成為了語文教學情境創建的重要手段。文學創作是一門藝術,想要創作出藝術,就要接受藝術的熏陶,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讓學生更直觀地進行體會,進入多媒體創設出的情境之中,豐富感官,調動情感,激發聯想,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例如在學習描寫景色的文章時,可能這個地方有的學生并沒有去過,但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景色的圖片和紀錄片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也可以播放這篇文章的朗誦音頻,讓學生跟隨朗讀者的聲音體會作家在寫作時對景色的感情和當時的心情。通過這樣的積累,學生不僅積累了寫作素材,也體驗了寫作思路和感情,這對他們的寫作大有助益。
(三)創建體驗情境
就目前的來看,很多學生在根據教師的指導和教材內容進行仿寫時往往表現出色,但面對需要個性化和想象力的寫作要求時卻不知如何下筆,這是因為其對人物情感的把握不到位,沒有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面對復雜的事物或情景,無法組織好語言去生動形象地進行描述,也很難表達出自己的個人見解。究其原因,是因為初中學生生活體驗少,與寫作對象沒有深入接觸。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應創建出體驗式情境,根據初中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生活基礎、認知能力和感情偏好等設置體驗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和思考,發散思維,展開想象,表達出對情境的個人見解和處事態度。如在學習表現母愛偉大的文章時,學生不太可能經歷跟作者相同的事,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和體驗與母親相處時的情境,從而有感而發,寫出富有自己情感色彩的優秀作文。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使寫作教學掙脫思想禁錮和空間束縛,幫助初中語文教師和學生將視野投向更遠處。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其優勢,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情境教學,幫助學生激發自主學習能力,突破生活閱歷帶來的壁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情感體驗,從而寫出內容翔實、情感豐富、行文優美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張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有效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72).
[2]黃穎.探究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應用價值[J].情感讀本,2019(29).
作者簡介:梁維,女,1983年生,江蘇淮安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