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從林
筆者以選手身份參加了2020年江蘇省青年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厥讉滟悮v程,印象最深、花費時間最久的項目就是體育與健康室內知識課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以及依托課件上講授展示(語言表達)。和許多體育教師一樣,由于日常思考、實踐較少,室內知識課是筆者的薄弱環節,當拿到競賽規程時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比賽要求現場從初中體育教師備課用書《教學設計探微(體能與健康教育)》一書中抽取一篇進行現場制作。筆者為了充分準備,備賽期間將書中的理論知識課內容全部按照比賽要求和流程進行嘗試,通過備賽和比賽,對上好體育與健康室內知識課有了更多思考。
一、教學設計應具備4個特點
體育與健康室內知識課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課堂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案等。結合賽前準備及賽后反思,筆者認為教學設計應具備以下4個特點。
1.具體性
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要具體、詳細、明確、可操作、可測量,重難點設置表述具體,讓讀者拿到教學設計就能夠知道這節課是怎么上的,用了哪些方法,教師是如何教的,學生又是如何學的,并能夠了解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如,筆者在備賽期間設計《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一課時,將教學目標具體確定為:了解傳染性疾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的知識;懂得傳染疾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發病表現及預防措施;提高疾病防控意識和能力,懂得保護自己,遠離傳染病。
2.活動性
體育與健康室內知識課應區別其他學科,以活動為主線設計相關的教與學的情境,知識點通過活動的方式傳授,學生通過活動的方式學習。如,筆者在備賽期間設計《合作與競爭》一課時,為學生設計了1v1和2v2的藏式拔河比賽,其中2v2的比賽由幾個小組進行戰略調整選派選手進行比賽。比賽結束后讓學生總結“什么是競爭,什么是合作”。這種體驗學習,比教師直接講授知識點的效果要好得多,從而提升了室內課的教學效果。
3.合理性
室內知識課的教學也需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客觀學情,流程清晰、方法得當,將每個知識點通過各種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情境,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題鏈的形式串聯起來。教學設計中的問題應來源于生活,學生學會后又可運用于生活。如,筆者在設計《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一課時,教師提問:“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是如何洗手的?”并請學生展示,然后用視頻結合當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對七步洗手法進行講解,效果事半功倍。
4.創新性
室內知識課有些內容比較枯燥,需要教師創新教法及組織形式等提升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益。如,筆者在比賽時講解《不良生活習慣》一課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碳酸飲料對身體的危害時,如果只簡單地告訴學生碳酸飲料對牙齒、骨骼有害,不利于鈣的吸收,學生可能沒有直觀感受。教師利用實驗的方式,將雞蛋放入醋中,學生看到雞蛋的變化會很受觸動,對碳酸飲料的危害有了直觀感受,這樣學生在喝碳酸飲料時可能就會想到這個實驗,從而達到少喝甚至不喝的實際效果。
二、課件制作應符合4個特性
課件制作及設計是將教師對課的構思和理解,利用課件呈現的過程。利用視頻、音頻、動畫、表格、圖片等元素,讓課件服務于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的內容。課件是輔助教學的教學資訊,好的課件可以節約教師的板書時間,為教師授課、學生思考爭取更多的時間;課件還可以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加深學生的記憶,提升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讓師生之間進行交互式學習,提升課堂效果。
1.直觀性
課件可以將課本上抽象的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如,在《遠離不良嗜好,養成健康行為》一課中,參賽選手通過課件展示了一個實驗:將香煙固定在礦泉水瓶子上并點燃,打開瓶上的閥門,煙就被吸進水瓶中,然后將白紙放在瓶中,一會兒就發現白色的紙變黃了。教師接著告訴學生,白紙就相當于人的肺部,上面黃色的就是焦油。這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吸煙的危害,教師的展示也得到評委和現場觀摩教師的一致好評。
2.互動性
以往室內知識課的課堂講授形式較為單一,而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可以增強互動,活躍課堂氛圍。課件設計要能夠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如,課堂反饋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進行搶答或揭曉答案,提升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積極性,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實操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由于課堂時間珍貴,因此在課件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授課時的方便操作。如,需要放視頻、音頻時可以快速播放,需要放圖片時可以快速找到,盡量在PPT當中流暢進行,不要再借助過多的軟件。
4.美觀性
課件的設計排版、字體大小、顏色搭配、圖片大小、視頻效果等都是影響課件設計美觀度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課堂效果的因素。制作精美、設計合理的課件可以讓學生賞心悅目,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粗糙的課件不僅難以帶來美的感受,還可能會因看不清楚、聽不清楚等影響課堂效果。
三、語言表達要注意4個方面
課件設計讓當今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方式多樣,有時,視頻中專家的講解代替了教師講解。但是,不能因此忽視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畢竟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1.專業性
體育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專業術語的準確運用,這就需要教師在知識儲備上不斷提升自己,并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庫,爭取做一名有專業素養,有知識內涵的體育教師。如,筆者在參加比賽時講解《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一課時,對于踝關節扭傷內翻與外翻的區別,應該如何處理,什么是挫傷處置RICE步驟等內容,一方面告訴學生相關的專業術語,一方面也要讓學生聽得懂。俗話說,尊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專業性的體現,會讓學生更加信服。
2.變化性
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除了語言清晰,還要有語速、語調等輕重緩急的變化,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興趣,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課堂上發現有學生走神開小差,教師為了提醒他又不影響上課節奏,可以變化語音語調吸引學生注意,在講解重點知識時可以加重語調放慢語速,既是強調知識點也是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
3.趣味性
教師幽默的語言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也是教師思維靈活、知識淵博的體現。幽默有感染力的語言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從而提升體育室內課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在室內課組織反應類游戲時,未被喊到的學生自己也開始練習,教師可以幽默地說:“我們這位同學已經迫不及待要加入了,很好,不過要注意力集中哦。”既鼓勵了學生,又活躍了氣氛,還吸引了全班注意力,提升課堂效果。
4.針對性
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必須了解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找到切合點進行對接。如,在講解專業術語時要注意用通俗的語言對術語進行解釋。筆者在講解《體育與情緒的控制》時,告訴學生運動會刺激內啡肽的分泌,學生不知道內啡肽是什么,這時教師可以加以解釋:“內啡肽又稱快樂因子”。這樣學生就知道內啡肽是給人帶來快樂愉悅的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