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麗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高校新校區的建設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新校區的建設需要強有力的社會參與機制。校友資源是高校發展的重要社會資源。如何將校友資源融入新校區建設,充分發揮校友力量,構建具有校友文化的新校園,成為高校新校區建設的新探索。文章對校友資源在新校區建設中的運用原則和作用等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校;新校區;建設;校友資源;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8-0010-02
一、新校區建設背景
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期,高校招生人數逐漸遞增。原先的大學校園已難以適應高校擴招的形勢,很多高校都在擴大校園規模。許多高校在原校址基礎上開辟大規模的新校區,使得新校區建設逐漸進入人們視野。新校區建設關系到高校辦學理念優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內涵建設等諸多深層次問題。如何將校友資源融入新校區建設,充分發揮校友力量,構建具有校友文化的新校園,成為高校新校區建設的新探索。
強有力的社會參與機制是新校區建設的重要保障,許多高校通過“多方投入,共同支持”的資源募集機制,從各個渠道聚集資源,引領社會各界參與新校區建設,以實現自身的發展。校友資源作為高校發展的重要社會資源,能夠為新校區建設貢獻重要力量。校友的良性發展是高校辦學成果的體現,也是高校的重要育人資源。各高校都在充分利用校友資源,開展校友工作,助推校友事業的發展,促進校友為新校區建設貢獻力量。
二、高校校友資源的特點
“校友”指曾經在同一個大學進行學習、工作和進修的人。校友資源是指由于校友自身發展及其社會關系帶來的作為人才資源的價值,這些資源包括校友所擁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智力、社會關系、社會影響力等。校友資源是新校區建設中的重要資源,有著與其他資源不一樣的特征和價值。新校區建設應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友資源,從植入校友育人理念、開發校友育人項目、完善校友文化品牌等方面為新校區建設提供強大的外部支持體系。
校友資源具有獨特性。校友是母校的獨有資源,校友與母校之間特殊的緣分與情感使得校友更關心、支持母校的發展。校友對于母校來說屬于可持續性資源,“校友”的終身制身份永遠不會變,校友對母校的情感是永存的。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校友的數量不斷增加,校友資源可以說源源不斷。
校友資源具有多元性。隨著高校專業設置的不斷調整,校友群體的廣泛性不斷增強,再者隨著辦學時間的不斷推移,校友在地域、年齡、身份等方面都存在多樣性。另外,一些校友在后期職業發展中所從事的行業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其社會關系也會呈現多元性。
校友與母校是休戚相關的發展共同體,高校在新形勢下做好校友工作的關鍵在于深刻理解“發展共同體”內涵與積極落實“發展共同體”理念。高校應對接校友成長需求,服務好校友發展,使校友積極參與新校區建設,服務好母校辦學與發展。
三、校友資源在新校區建設中的運用原則
(1)以“協同育人”為核心理念和宗旨。校友不僅是受教育者,也是高校育人資源的有效補充。校友的精神內涵可以體現在新校區的軟硬環境中,新校區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等建設可以依托校友資源的捐贈,使廣大學生在校友文化的精神引領下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以“共享發展”為基本原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是當今社會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作為公共社會組織之一的高校,同樣適用“共享發展”的理念。高校必須堅持與校友“共享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為了學生即在校校友,堅持發展依靠學生(所有校友),堅持發展成果由學生(所有校友)共享。校友能夠為新校區建設提供物質、智力、精神等層面的支持,高校在新校區建設過程中應主動與校友全程分享建設狀況和成果。高校還應通過制度建設使校友在“共建、共享、共發展”中得到更多收獲,增強其發展動力。
(3)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十九大報告關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闡述聚焦于“落實”二字。高校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教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弄潮兒。高校要樹立新的思政觀,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科研創新、實踐探索等工作的育人功能,完善育人機制,切實構建育人體系。新校區建設應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資源配置等方面搭建立德樹人平臺,增強新校區的影響力與公信力,努力解決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四、校友資源在新校區建設中的作用
(1)校友智力資源是新校區建設中人才建設的需求。新校區建設需要校友的智力資源。高校校友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各行各業,他們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地方工作經驗,可以通過兼職形式應邀加入新校區建設,或者通過擔任顧問等職務的方式,成為母校的高級“智囊”,為新校區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具備優秀的品質、精湛的技能,引領著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能夠為新校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2)校友財力資源是新校區建設中物質資源的有力補充。校友能夠為新校區建設募集資源,通過多元投入的舉措為場館建設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校友企業家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式為新校區建設探索新的模式,助力新校區利用社會資源進行辦學體制的創新,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
(3)校友人脈資源是新校區建設中最廣泛的社會資源。校友分散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擁有著廣泛的人脈資源。他們對母校有著充分的情感歸屬,始終關注著學校新校區的規劃與建設,愿意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反哺母校,為新校區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4)校友文化資源是新校區建設中校園文化品質提升的動力支持。校友資源與課程育人的有機融合,能夠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的文化育人作用。以校友榜樣為教育載體,將校友的先進事跡融入新校區文化育人體系,能夠以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效果,打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鍛造體現校友文化的大學精神。新校區建設應充分發揮校友文化的優勢,形成一脈相承的校園文化,利用校友榜樣的精神教育和實踐教育豐富校園活動的內涵與外延,形成新校區一院一品、一院一特的育人體系。
五、新校區建設背景下校友資源的融入與發展
回饋母校是校友的心愿,校友的捐贈與資助活動寄托著自己對母校的深深眷戀和感恩之情。高校新校區的成長與發展,寄托著校友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期望。校友要在新校區的工程建設中督促母校積極落實綠色、環保、節能、智慧等理念。高校要讓校友認識到母校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大力支持,也要積極為校友事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校友與學校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共惠共贏,促進“校友經濟”的發展。
高校可以建立新媒體網絡平臺,提高服務校友、凝聚校友的能力,增強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新媒體網絡平臺是高校與校友之間傳遞信息的橋梁,新校區建設可以通過新媒體網絡平臺向全校師生員工及各行各業的校友征求意見,可以發布“走進大學新校區”“規劃新校區,建設新校區”等新校區總體規劃設計展。
總之,高校應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在高校與校友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合作活動,在互利共贏的目標下,搭建校友與學校全方位共建的平臺,以推動學校發展,帶動校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價值的提升,有效落實校友與企業共同育人、共同發展、服務社會的理念。
參考文獻:
[1]賀美英,郭墚,錢錫康.對高校校友資源的再認識[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06).
[2]楊秋玲.試論我國高校校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8).
[3]張粉嬋.高校校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4]康新榮.淺論高校校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7(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public field of vi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needs strong soci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lumni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soci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tegrate alumni resourc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rength of alumni, and build a new campus with alumni 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alumni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Key words: university;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alumni resources;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