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



一、動力性熱身訓練
訓練目的:提高運動員心率和機體溫度,加快體內血液流動速度,提升心肺功能。
訓練內容:運動員慢跑200m,在行進過程中進行擴胸、振臂和轉腰等運動;2個方向的行進間側滑步、交叉步各20m;行進間放松走50m;原地進行頭部運動、弓步壓腿、側壓腿、高抬腿和整理運動。
訓練建議:以上內容依次進行,整體時間控制在10min,心率達到160次/min。
注意事項:訓練負荷適中,動力性熱身訓練需安排在熱身訓練的開始環節。
二、靜力性熱身訓練
訓練目的:激活運動員專項所需的腿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等部位的淺層肌肉群和深層肌肉群,保護血管和神經,防止運動損傷。
訓練方法1:跟腱激活。運動員將扳機觸壓棒置于左腳跟腱下方,右腿自然放置于左腿上方,身體正直,雙手撐地,用手臂推動身體,使左腳在扳機觸壓棒上做前后滾動(圖1-1),單側前后滾動8~10次,左右側交替進行練習,共練習2~3組。
訓練方法2:軀干支柱力量訓練——俯橋。運動員身體俯臥于墊上,雙腿并攏用腳尖支撐地面。兩側手肘彎曲成90°,前臂緊貼墊子,收緊腹肌和臀大肌,使頸椎、脊柱、髖關節、踝關節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圖1-2)。要求動作在穩定狀態下保持30s以上。
拓展訓練:俯橋舉腿練習。運動員可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單側腿向身后抬起,增加動作難度,增強訓練負荷(圖1-3),左右腿各練習30s/組,共練習2組。
訓練方法3: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側橋。運動員單側手肘彎曲,用肘關節和前臂支撐身體于墊子上。足部外側支撐地面,使肩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收緊腹肌和臀大肌,目視前方(圖1-4)。要求動作在穩定狀態下達到30s/組以上,左右兩側交替進行練習,共進行2組。
拓展訓練:側橋舉腿練習。運動員可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將單側腿向身側抬起,增加動作難度,增強負荷刺激(圖1-5),左右腿各練習30s/組,共練習2組。
訓練方法4:軀干支柱力量訓練——背橋。運動員雙腳腳尖勾起,腳跟支撐地面,雙臂伸直自然放置于身體兩側,肩部緊貼墊子,髖關節向上用力,保持軀干和腿部在一條水平線上(圖1-6)。要求動作在穩定狀態下保持30s以上,共練習2次。
拓展訓練:背橋舉腿練習。運動員可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將單側腿向身前屈腿抬起,增加動作難度和負荷刺激(圖1-7),左右腿各練習30s/組,共練習2組。
訓練方法5:臀大肌激活。運動員以乒乓球準備姿勢站立,緩慢進行膝關節內收(圖1-8)和外展動作(圖1-9),也可進行左右腿重心交換(圖1-10),做側弓步練習。
拓展訓練:可依據運動員具體狀況增加運動負荷。如,將彈力帶分別圍繞在膝關節上方3~5cm處或踝關節處后再進行膝關節內收、外展和側弓步練習,以增加阻力。
注意事項:在完成靜力性熱身訓練動作的過程中要求保持自然呼吸,動作速度放慢,防止肌肉拉傷。
三、神經系統熱身訓練
訓練目的:刺激運動員的神經系統,以促進速度素質和靈敏素質的提升。
訓練方法1:突然加速練習。運動員以乒乓球準備姿勢站立,雙膝彎曲,軀干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雙腳交替快速踏步,聽到口令后迅速變向跨步再還原(圖2-1~圖2-3)。突然加速練習1min/次,共練習2次/組。
訓練方法2:“之”字型沖刺跑。運動員以“之”字型向前跑進5m后立即沖刺跑10m(圖2-4)。建議共進行2次。
訓練建議:運動員心率均要求達到150次/min左右。
注意事項:運動員雙腳交替速度要快,上身保持穩定。沖刺跑距離不宜超過10m,否則消耗體能過大,容易產生疲勞。
四、專項動作熱身訓練
訓練目的:激活運動員專項運動所需起動、轉腰、步法等要素,預防運動損傷。
訓練方法1:髖關節轉換練習。運動員以乒乓球準備姿勢站立,雙膝彎曲,身體前傾,軀干保持穩定,雙腳交替快速踏步,聽到“左”或“右”的口令時,立即用髖關節的轉動力量帶動左側或右側腳向前邁步(圖3-1~圖3-3),再立即還原繼續踏步。
訓練方法2:行進間轉腰跑跳練習。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聽口令做動作,每一步要求高抬腿的同時身體以軀干為中心向左或向右旋轉(圖3-4~圖3-6),單側手臂最大限度從頭側抬高并向背部拉伸。
訓練方法3:步伐練習。運動員左(右)利手持拍,在乒乓球臺前進行上步、退步、并步、交叉步的組合練習(圖3-7~圖3-10)。此訓練可選擇徒手步法練習,也可進行2名運動員1組的觸球練習。
訓練建議:訓練時間為5min,心率達到150次/min左右。
注意事項:負荷量不宜過大,運動員在進行左右腳轉換時力量要適中。
五、專項技戰術熱身訓練
訓練目的:幫助運動員適應訓練或比賽節奏,熟悉技術動作,復習戰術配合,使機體和神經提前進入運動狀態,緩解緊張情緒。
訓練方法1:專項基本功訓練。運動員進行正手、反手上旋球近臺和中遠臺對攻訓練。
訓練方法2:專項技戰術訓練。運動員進行發球、接發球搶攻訓練。
拓展訓練:在基本功訓練結束后,可進行趣味性計分比賽或游戲。如,可依據即將開始的訓練或比賽內容,讓運動員進行5分制或一球定勝負的單打或雙打對抗賽;也可進行“多人轉臺”游戲(多人圍著球臺旋轉,每人一板)等,增加神經的興奮性,放松肌肉和神經的緊張度。
訓練建議:訓練時間共15min,各項訓練時間可根據運動員自身情況自由分配。心率要求達到160次/min左右。
注意事項:進行實戰模擬時要求氣氛活躍,需提醒運動員對抗不宜太過激烈,避免受傷。
六、心理激勵和暗示訓練
訓練目的:強化運動員的拼搏意識,提升斗志,集中注意力,增強自信心,消除膽怯心理。
訓練方法:教練員可在參訓或備戰前集中用簡短、積極的語言激勵運動員實現訓練或比賽目標。如,不懼怕失敗。也可讓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前冥想1min,包括鼓勵、肯定自己的語言和訓練內容或比賽戰術。還可在運動員冥想結束后集體喊口號(內容可以是“加油”“必勝”等自我鼓勵的語言),喊口號后擊掌3次。
拓展訓練:設定團隊專屬的口號或激勵隊員的動作,由教練員與隊員一同完成,以提升整支團隊的氣勢。
訓練建議:訓練時間為3~5min。該環節設置在訓練和比賽即將開始前進行。
注意事項:激勵或心理暗示內容不宜過長,防止運動員體溫下降,興奮性減退;冥想內容不作具體設定,可放空思想閉眼休息,也可回顧技戰術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