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單位:偉達(中國)公共關系顧問有限公司
獲獎情況:企業產品傳播金獎
李寧是少見的在國際體育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國體育品牌,因此身份,也承載著消費者的厚望,并面臨著來自友商的強大競爭壓力。作為專業的體育品牌,李寧一直專注于研發出更出色、更具突破性的專業運動產品,完成在世界頂級運動品牌領域的突圍。
我們為什么要去探索疾速?
對于速度的執著,是人類不斷突破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體現。
同時,這也是根植在李寧品牌骨子里的基因。
打造一場不斷突破自我的速度與激情的故事,
無論是精英跑者,核心跑者還是大眾跑者,在其中,
外資品牌占據頂級跑鞋市場已久,而其他國內品牌的競爭力雖與國際品牌相去甚遠,但也虎視眈眈蓄力待發,國內跑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且對于國產品牌,消費者普遍存在一些偏見,即國人固有的對國貨的不信任、不認可思維,以致于對了解及購買國貨興趣不高,不利于國產品牌在市場中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李寧在紐約時裝周的成功亮相,將其國際化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國消費者的心中,憑此成功出圈帶來了流量紅利。但同時,消費者對李寧的品牌認知也因此偏向于潮流時尚,而非曾經的專業體育品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李寧的專業體育品牌形象。
而此次李寧推出的新產品為頂級馬拉松競速跑鞋,運用李寧最新研發的技術,定位為核心跑者。新的技術研發,尤其是國貨,確實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但想要從核心跑者圈層中突破,打入更多消費者心中,則是這次李寧新品傳播的難題。
傳播目的:
科技突破:突破“國產品牌無前沿科技”的刻板印象,打出李寧科技牌,借最新科技發布打破國產品牌天花板,躋身頂級運動品牌梯隊;
形象突破:突破“國潮李寧”的片面印象,強化以專業體育為核心的品牌形象。
傳播策略:
以踢館式營銷為項目前期造勢,中期跨圈層打造大事件吸引消費者實現圈層突破,最后回溯初心實現與消費者情感共鳴。
確立核心信息:

由品牌初心出發,具象化的傳播信息分為以下四點:
行業突圍的前行者:
打破國外品牌壟斷的國際精英馬拉松選手格局;
打破國外品牌核心科技平臺領先地位;
打破跑圈中“國產品牌不如國外品牌”的刻板印象。
運動為內核的品牌觀:
李寧品牌近30年發展歷程所沉淀的運動基因,展現作為中國領先運動品牌的運動精神內核;
李寧品牌深耕專業運動產品的研發與拓展,并不斷瞄準世界前沿水平、保持國際視角。
第一階段 來勢洶洶的叫板
面向精英跑者,營造神秘感,引起強烈期待
1.肯尼亞諜照
9月2日,李寧官方于微信公眾號等各大平臺發布全新宣傳短片,短片記錄的是肯尼亞馬拉松訓練營,選手們訓練時腳上踏著的均為李寧最新的系列跑鞋,為后面的系列新產品發售造勢。
2.外圍論壇聲音鋪墊 系列賽事奪冠海報釋出
9月8日,肯尼亞馬拉松選手Marius Kimutai在太原馬拉松中以2:09:43的好成績奪得冠軍,而他腳上的跑鞋,正是李寧系列新產品之一的飛電馬拉松競速跑鞋,引起媒體們競相報道,為李寧系列博得了大量曝光。
3.創意懸念代碼墻
9月4日,李寧官方微博發布兩張gif代碼及編碼,勾起消費者的好奇心,并于9月8日解碼簡單介紹新產品并為9月9日的疾速發體驗空間空降深圳的活動預埋鋪墊。
4.硬核邀請函
李寧“速”未謀面活動的邀請函不同尋常,裝有一顆此次新產品中底黑科技材料制成的科技白球,以及同樣是新產品部分的一塊碳板材料,盡顯李寧此次對高科技的運用。
5.系列叫板海報
為9月9日的活動造勢,李寧推出系列叫板海報進行活動倒計時,以此宣示對新研發的技術的自信。
第二階段 有血有肉的科技感
面向經營跑者+核心跑者,強化科技屬性,引起高度關注
1.李寧先生初心演講
2.科技范兒產品發布
系列新產品的宣傳更多強調其技術,細致介紹性能,打造高科技感,盡顯專業。
3.沉浸式互動體驗
第三階段 打破圈層的體驗感
面向全體跑者,主打口碑發酵,引起深度種草
1.發布會當日多篇多維度內容產出
引導邀約媒體集中爆發輸出現場實況,全媒體平臺集中刷屏;
產品核心信息迅速輸出,第一時間搶占輿論焦點;
2.24小時內多篇深度文章陸續產出
發布會實況、產品以及此次發布于當前行業影響的解析等文章內容產出;
3.48小時內多類型深度內容連環發布
4.72小時內多維度評測持續輸出
多家主流媒體聚焦于產品,以圖文、視頻等不同形式產出深度內容
5.專業評測文章/視頻
7.長期賽事鋪陳
定量:傳播大數據佐證成功出圈
【品牌體驗】
產經類對李寧品牌發展格局的評價

【產品+科技體驗】
跑步垂直
Sneaker
【場景體驗】
時尚&生活方式類
垂直領域KOL
定性:網絡輿論在熱議中逐步正向化
在發布會期間成功引起熱議,主要討論為“同樣價格為什么不買NEXT%”、“李寧憑什么賣2099”、“定價1299-1699在情理之中”、“李寧叫板Nike”等。
跨圈層傳播:從精英跑者到核心跑者和大眾跑者圈層實現全面突破,幫助產品實現了知名度提升;
時效把控:快速帶節奏,細節穩準狠(馬拉松賽事快反);
媒體把控:頭部媒體的精準聚焦+媒體多樣性,全方位打造大事件;
創意產出:李寧“兵”工廠首次釋出,強化專業體育品牌形象;
借勢傳播:選址深圳,同時與科技品牌出圈聯動,凸顯科技感;
鏈路完整:前中后期目標清晰,節奏鮮明,穩穩掌握主動權;
輿情應對:各階段預案充分,為發布保駕護航,確保主流為正面積極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