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運川(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財貿學院)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融入到人民的生活過程中,使人們的生活、購物都變得更加便利,也更富有個性化。大數據就是在這個情形下孕育而生的。大數據環境下對農產品的消費形式也有所改變,大數據形式下,更多的是對消費者的心態和行為進行影響,使老百姓在生活消費和購物中更具有個性化,與此同時也更具有主動性。而農副產品的主導權更多地掌握在消費者手中,因為消費者之間的選擇和需求都各不相同,因此需求的差異性也在不斷地變化。而通過大數據獲得消費者的需求,又會使信息的集中管理導致農產品的管理費用更多,因為管理而增加的開銷也逐漸增大。
此外,消費者需求過多,對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的加工需求也會增加。不同的農產品的加工效率會因為不同的地域、季節以及地區周邊的生活水平的不同,費用和效率都會有所差異。這些農副產品以及客戶需求的不同,會導致農副產品的營銷者面臨更加復雜的條件,給農副產品經營者加大經營難度。因此在大數據環境下,更好地推廣農副產品,構建大數據下農產品的營銷模式,需要對其進行改革,創造出更具有創新性的營銷理念。參與到整個環節的不僅僅有營銷者,還有消費者,因此改變農產品的營銷結構,不光要改變營銷者,還需要改變消費者被動接受的營銷模式,構建一個創新、有效并且需求精準度高的營銷模式,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發展。
我國擁有非常廣闊的地域,不同緯度擁有不同的氣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地理資源,不僅使得我國的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并且農產品的種類也非常豐富,并且根據不同的氣候特色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不同氣候環境中形成的品種,對于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依賴性更加明顯,并且具有更多的特色性。但是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業管理的不斷改善,以及農產品品種的不斷優化,使得農產品相比以往對于區域和環境的限制逐漸減少。
雖然農產品對環境的依賴不斷減少,但是自然環境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不同環境下的品種會擁有獨特的產品特色,這種產品特色會對消費者擁有更多的吸引力,這是農副產品品牌化和推廣化的基礎,能夠為農副產品推廣樹立結實的口碑。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發展的穩步提升,地區的基礎建設更加完善,對于農業的扶持力度更大。在此基礎下,農產品的種類優化和改善會更具有優勢。隨著信息化發展水平的提升,各地區農副產品的營銷也逐漸起步。隨著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為了解決鄉鎮地區農產品供大于求的現象,積極地對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進行推廣,以鄉政府為單位,建立農村綜合經濟信息網,幫助農民和市場搭建起一座橋梁,從此方便農村將地區產品信息對外發送出去,方便農戶收集各類信息,并且改變以往的生產交易模式,從而幫助農民營銷產品,提升農民的收入。
隨著電子商務逐漸進入農村,農村的電商發展步伐也在加快,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均和農村開展幫扶行動,鄉鎮企業和第三方電商的合作也在持續開展,建立起多種特色農產品。為大數據環境下的農產品營銷提供了良好的營銷條件。
大數據對于農產品的營銷,帶來了非常大的改變,互聯網+形式下的電商營銷給農產品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數據傳輸的高效性、及時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使得消費者對于農產品信息數據的接受更加主動,并且使得農產品營銷者對消費者需求數據的獲取也更具有及時性和準確性,對于農產品的附加需求有了更加準確的掌握,同時消費者端對于農產品的產品信息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信息的相互共通,能夠讓農產品的雙向選擇有了更加豐富的選擇,也讓產品更具有靈活性,從而幫助農產品營銷者制定出更加準確的消費特征營銷策略。
大數據有著多樣性、快捷性、高效性及互通性特點,成為精準營銷策略中非常必要的實施基礎,并且在大數據背景下,農產品會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也會給農產品經濟帶來更大的推動力。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的快速傳輸,讓營銷者更加及時地掌握信息,并且能夠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對于信息的判斷更具有精準性。通過對這些信息的獲取和分析,得出市場真實的消費者需求,根據不同消費習慣的消費者,分類出不同的消費者市場。大數據的注入,能夠讓農產品將生態、綠色的背景展示給顧客看,為提高農產品的營銷、提高農產品市場提供支持。
1.大數據網站為原始數據的收集提供了可靠的平臺
大數據是依據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的各種的信息溝通交流網站,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將廣泛收集的信息匯總,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形成全面、完善的數據庫。在大數據背景下,營銷者可以從合作網站上掌握信息和數據,為農產品營銷的發展提供道路,明確發展方向。
2.依據大數據網站獲取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工作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和數據都是借助于網站,大部分的數據都還是處于初始狀態,通過對多種信息技術的組合和運用,對初始數據進行深度的挖掘和匯總,得出數據統計分析,這種大數據分析平臺,為營銷工作帶來便利,比如現在比較著名的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網站,都是通過信息挖掘,將多種數據進行匯總。多樣化的分析,使得消費者能夠對信息進行很好的定位。農副產品也是一樣,針對不同偏好的消費者,制定更好的營銷策略,使得營銷方案更具有準確性和針對性。
3.根據現有的消費者進行偏好分析,精準進行消費定位,構建多種營銷方案
現有的大數據平臺能夠幫助營銷者獲悉準確的消費者需求信息,使得消費者的營銷方法和營銷數據更加精準,更好地配合消費者。可以讓農產品的信息和內容和營銷方案更加匹配。制定更加個性化的推送方案,制定更加準確的消費者需求推送,同時也使農產品的品牌形成和構建更具有針對性,給農產品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
1.大數據信息的有效獲取
大數據背景下精準營銷模式的構建更需要對信息有效且及時的獲取,這就需要對大數據信息進行準確的抓取,并且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匯總和挖掘,從而形成深層次的分析,但是這些數據形式的抓取和構建,都是借助在營銷者擁有強大的背景下展開的,要求營銷者擁有強大的人力、物力及技術和資金。一些實力雄厚的農產品公司可以利用自身優厚的實力進行營銷,小型的農產品企業則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電商平臺,利用上面的信息匯總制定營銷方案。但是以上這些都是普通的農戶營銷者所不具有的資源,因為他們本身實力較弱,不具有能夠積極有效地展開推動的措施,這些使得農戶產品對于自身的農戶產品營銷需要選擇合適的規劃路線。因此農戶營銷者需要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產品優勢,以此做好產品營銷。
2.消費者習慣的分析
消費者習慣是近年來專業營銷者對消費者需求所進行的分析。常規的消費者習慣是對農副產品有著影響能力,因此需要在前期對產品進行定位之前營銷者對消費者的農產品習慣或者市場進行分析,從而進行精準把握,發揮出農產品的產品優勢和特色,建立農產品的品牌。從而使得農產品能夠打開消費者市場,最好建議農產品的市場定位先可以從中低端市場進行,這樣價格親民,更好打開市場,有一定客源以后,再定位中高端市場。
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的出現,大數據環境對農產品的應用,使得農產品營銷構建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營銷框架,使得營銷者能夠通過大數據了解消費者的愛好,因此可以將農產品的特征和消費者的特點兩者相互進行有機結合,讓農產品更具有競爭力。與此同時將目標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通過對消費者習慣進行分析,構建營銷環境,從而形成對農產品精準營銷的構建。農產品營銷者需要充分抓住現有大數據環境的發展機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進行營銷的改革和創新,開展可行的精準營銷方案,對于改善農產品的銷售現狀,有著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