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傳坤(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金融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金融的不斷發展,區域經濟差異越來越大,二者間協同發展的互相關系得到廣泛關注[1]。基于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充分認知金融的支持和推動作用,有利于兩者均衡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的地區來說,在產業發展導向方面具有重大意義[2]。本文對區域經濟與金融協同發展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了區域經濟與金融的互相關系,以促進兩方面更好地發展[3]。
在經濟領域開始應用系統論和自組織理論之后,區域經濟與金融協同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這種協同發展理論是現代經驗下的新興產物,在這種理論的應用下,區域經濟、金融形成了完整的自組織系統[4]。根據系統顯示的內容,我們可以將區域發展的最終目的以及區域經濟增長、區域金融發展之間的變化進行關聯,保障各部分之間的協同發展處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
從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判斷,區域經濟子系統的發展方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闡述,分別是經濟依存、經濟協同以及經濟增長。一方面區域需要提升一些能力,例如:學習創新、要素配置等等。另一方面需要根據彼此間的競爭優勢,增加區域的競爭能力[5]。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是其他三方面的基礎,地區、產業間協調水平和經濟系統要素關系,這三者都與綜合發展水平有密切的關聯,只有共同進步,各方面合理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才能產生良性循環。對于區域金融子系統來說,金融增長是第一層的基礎發展,緊接著就是不斷優化金融工具,最后一層是金融市場機制或市場秩序的健全發展。這三個層次之間互為因果,構成區域金融子系統。由于系統的開放性以及自組織屬性,其變化總是不斷地,因此,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之間的互動與影響也不是固定不變。充足的資金是生產性投資的根本,健全的金融體系可以有效調動資金,促進經濟發展;相對應的,良好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國民經濟收入,國民經濟活動增加也刺激了金融產業發展。綜上所述,區域經濟與金融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協同發展才是共同進步的最佳捷徑[6]。
資本在經濟發展中,是一切活動的動力。一個區域擁有足夠資本時,就可以提供充足的創新資金,挖掘該區域潛在投資者;對資源配置效率進行有效提升后,還可以對配置情況向更好的方面進行更改,而區域金融的發展,恰恰提升了資本的產出效率。區域金融發展在經濟發展中有著紐帶作用,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根據資金的流動性,有效引導和配置其他資源在區域內和區域間的流動,從而獲得本地區稀缺的資源。此外,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金融作用更加明顯。第一,在資本市場中,通過一些特有方法,將企業資源進行合理引導,使其向利潤率更高的行業傾斜,在調整產業結構之前,預先搭建一個良好的框架;第二,根據資金特性,在需要資金投入時,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企業結構調整中;第三,金融的發展借助資本市場高流動性的特點增加資金來源,快速實現存量調整。由此可見,在提升資源配置方面,區域金融發展功不可沒。
在區域金融的不斷發展之下,金融相關的產業越來越豐富,其所帶來的便利就更明顯。更多人加入金融行業,使得行業規模大幅度提升,資本的積累也越來越快速,這也就形成了區域資本。一個區域資本的形成,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區域金融在發展中,對于金融制度的完善,提高了經濟增長速度和儲蓄水平等等,在將區域內儲蓄資金轉化為資本后,有效推動了區域經濟增長,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
科技進步的作用是相當顯著的,增強企業產品的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結構以及提高經濟發展速度等方面,科技都起到了推動作用。金融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輔助作用,區域經濟在金融的發展中得到提升,這種背景下就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科技發展中,解決阻礙科技進步的主要問題。充足的資金投入,保證了科技創新的步伐。金融發展推動了技術進步后,還在科技成果轉向現實生產力方面起到了加速的功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傳播、普及。
依靠區域內多樣化的經濟形式,只要區域金融加以幫扶,可以促成很多主導產業的出現。區域金融通過信貸的手段,或者吸引外資等方式支持地區性主導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經濟區域的優勢產業。區域的經濟分工的協調發展,絕大部分取決于該區域產業活動的差異,引起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生產要素的不完全流動,也就是區域內的主導企業作用。金融形成的主導產業促進了區域分工的協調發展,也促進了以此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在區域分工的合理發展下,高質量的合作引導了經濟發展。區域合作的前提是統一的金融體系,一致的貨幣是經濟流通的保證。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區域化、全國化,其自帶的效應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合作,帶動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區域金融的合理、科學發展,在縮小區域差距方面,是客觀真實有依據的。尤其是經濟落后地區,更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區域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與改革。
從區域的整體發展觀察,經濟運行良好的狀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金融發展擁有更廣的空間。經濟增長快速,金融資源水平也會有所提高,金融資源的供求會達到平衡,從而促進區域內金融產業運行。經濟運行狀態決定了金融運行的資金以及資源。擴大經濟規模,會直接影響金融產業的發展,其原因在于規模的擴大,也會導致需求與資源供給的增長。一個區域內,保證了其經濟效率,就從根本上提高了國民收入。那么,作為金融市場之內的人員只會更加滿足,緊接著金融效率的提高也就在預料之內了。除了上述內容以外,影響區域金融效率的因素,還包括區域經濟結構。當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一方面影響了國家居民收入,隨后造成金融資源供給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融資結構在過程中也有所演變,引起金融資源需求結構變化,這些最終都會影響區域金融效率。
區域經濟增長處于良好的狀況時,所帶來的金融創新環境也會更好,這是一個區域發展金融的必要點。區域內優越的環境,對于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很長時間之前,大規模的金融創新,在世界范圍內都開始進行。區域金融創新環境決定了金融創新程度,也就對金融發展的動力產生影響。金融創新對提高金融效率、豐富金融需求、擴大資源分配這些項目來說,是作為一種客觀要求存在的。最終結果,區域內金融創新環境必然對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影響。
在對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選擇中,區域經濟發展逐漸偏向市場經濟的地位。只有以市場經濟作為發展背景時,金融資源才能發揮更強的流通性。以貨幣作為載體的信用體系不斷健全后,金融資源開始占據經濟資源的主體地位。由于每個區域的市場化進程存在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金融資源分布不均勻。區域經濟的增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對金融資源的跨區流動產生阻礙,使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有所降低。
本文針對的是區域經濟與金融協同發展的互相關系進行研究,根據經濟金融協同發展的分析,詳細展示出二者之間關系。本文的研究成果經過嚴謹的調查與分析,具有真實性,對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金融有顯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