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增
六部門發布公告予以通報批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公告,對安徽、山東兩省及山東省晉中、運城、呂梁等市給予通報批評。此次被通報批評的晉中、運城、呂梁多個地市,位于汾渭平原,其中運城市的空氣質量在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倒數第14位。根據公告,安徽、山東兩省及山西省晉中、運城、呂梁3市和陜西關中地區2019年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增,且均未達到“十三五”煤炭消費減量目標進度要求。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2年來首次大幅調整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公告。這是《名錄》自1989年1月發布施行以來,首次迎來大幅調整。在保留原所有物種的基礎上,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新《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8種(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上述物種中,686種為陸生野生動物,294種和8類為水生野生動物。
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日前,生態環境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六部門聯合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行動計劃》明確,推進生態文明學校教育,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學科建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法律規范建設。
生態環境系統3名個人,1個集體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表彰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了1981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1501個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生態環境系統有3位同志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分別是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四級調研員馬飛,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贠守寶,吉林市環境應急管理中心工程師曾麗圓;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綜合處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廣東省生態環境系統1個集體、2名個人榮獲全國巾幗榮譽稱號
近日,全國婦聯發布《全國婦聯關于表彰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 先進個人的決定》,授予1985個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993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499個單位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其中,廣東省生態環境系統1個集體、2名個人榜上有名。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分析室副主任王家玥、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級主任科員龍曉娟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廣東印發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方案》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三個關鍵環節,創新體制機制、優化建設模式、引導全員參與,著力解決當前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利用不暢、非法轉移傾倒、處置設施選址難和處理處置能力結構性失衡等問題,逐步構建“無廢城市”建設長效機制。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
2月2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圍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出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打好種業翻身仗,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印發
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35年,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三部門聯合發布建設用地、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與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暫行辦法》和《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暫行辦法》。兩個《辦法》的發布是執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在土壤污染責任人不明確或者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認定責任人,確保下一步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和修復責任落實的具體操作規范。
《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印發
近日,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發布《關于印發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及配套優先調度實施細則的通知》,正式發布了《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和《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優先調度實施細則(試行)》。在《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中規定,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以內的電量按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桿上網電價全額結算,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以外的電量應參與綠色電力交易并以市場交易價格結算。
《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行動計劃》印發
近日,北京市印發實施了《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行動計劃》。新的《行動計劃》具體涉及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領域。其中,針對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在2020年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的基礎上,力爭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繼續下降。
《河北省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印發
日前,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主要內容有: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堅決有效降低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強化散煤替代和煤質管控、加快“公轉鐵”工程建設進度、加強柴油貨車排放管控、加強道路揚塵精細化管控、強化建筑施工和城市裸露路面揚塵管理、強化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強化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管控、加強礦山揚塵深度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