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煒煒 蘇立強
“本人露天晾曬固體廢物不僅造成環境污染,也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特向社會公眾公開道歉。”去年12月初,一份致歉聲明在《清遠日報》刊登,當事人劉某林因傾倒危險廢物觸犯環境污染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承擔本次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77萬余元。
該案件是近年來清遠嚴厲打擊非法傾倒固廢案例之一。地處粵北山區的清遠,地域面積大,且緊鄰珠三角,交通便利,是出省的北通道。一些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使,向清遠偏遠地區非法傾倒固體廢物行為屢禁不止,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20年,清遠大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有關固廢管理的重大決策部署,針對全市異地非法傾倒固廢易發、高發的特點,實行強化源頭管控、強化過程嚴管、強化聯合執法、強化堆點安全防范、強化宣傳引導、強化能力建設、強化涉疫情醫療廢物監管“七個強化”,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固廢管理邁上新臺階。
摸清源頭,嚴管過程
摸清底數才能精準施策。針對清遠注冊申報登記企業及機修行業企業底數不清的問題,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委托第三方機構依托二污普數據開展核查,并加強周調度周通報,在各分局和街鎮的協助下,基本摸清了底數,提升企業申報質量。如清遠市生態環境局清城分局在轄區8個街鎮建立“9+1”個服務點,加強現場指導和線上咨詢,指導企業做好固廢申報登記,減少申報錯誤。
經統計,清遠現有危廢經營單位18家,核準經營總規模48.5萬噸/年,涉及18個大類102個小類。基本摸清底數后,清遠印發實施2020年危廢規范化管理工作方案,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各分局按不少于30%的比例開展數據抽查核查,并按不少于抽查數的10%開展現場核查,確保企業各項數據一致吻合。市生態環境局在此基礎上抽查企事業單位100家,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各分局及執法科室,開展環境執法,督促企業限期整改。
雖然清遠危廢經營單位有18家,但7成以上危險廢物仍靠異地處理。清遠將加強固廢環境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進一步完善危廢信息化、規范化管理,挖掘全市危廢處置能力。
加強與“公檢法”聯合執法,
共同打擊非法傾倒固廢行為
針對近年來發生在清遠轄區內非法傾倒固體廢物行為屢禁不止現象,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加強與公安、檢察、司法機關協同作戰,以“專案專管”的方式,及時互通案件線索和信息,形成執法合力,嚴懲一批大案要案。同時設立有獎舉報,對舉報非法傾倒固廢行為,一經查實獎勵舉報人不少于1000元。
2018年9月,不法分子黃某衛等人為貪圖利益,通過他人牽線,從東莞、深圳等地運來建筑垃圾和工業垃圾,用于填埋平整其經營的佛岡縣觀音山茶園旅游觀光園開發建設土地。直至2019年1月案發時,共非法傾倒處置的固體廢物總量為2.67萬噸,經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鑒定為一般固廢。黃某衛等人還在未獲得有關許可證明的情況下,將佛岡縣石角鎮觀山村委老芒斜山場林地的黃泥土用于填埋、覆蓋非法傾倒的建筑垃圾和工業垃圾,造成32.3畝林地毀壞。不法分子利用種植茶樹、平整土地作為幌子,從異地運輸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進行非法傾倒處置,不僅毀壞了林地,還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損害,經專業機構評估鑒定生態環境損害費用高達2091.7萬元。
黃某衛等人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的行為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污染環境罪。2020年6月16日,佛岡法院對黃海衛等15人污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審案依法公開宣判,以污染環境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數罪并罰,判處黃某衛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2萬元;其余14名被告人以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至一年三個月,全案判處罰金共計人民幣285萬元,并沒收全部違法所得。法院同時對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作出一審判決,賠償總額合計人民幣2091.7萬元。
據統計,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公安機關開展聯合執法行動30余次,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宗,移送涉嫌污染環境犯罪案件16宗,公安機關立污染環境案23宗,破12起,逮捕43人,涉案金額1977.8萬元。
今后清遠還將不斷加強與珠三角各城市及湖南、廣西等周邊省份的跨區域聯防聯控,加強源頭企業管理,建立“一案一專班”機制,簡化公文來往和流程,第一時間開展調查取證和聯合執法,將證據固定、嫌疑人鎖定、來源追查、鑒定評估、責任判定、損害賠償等形成閉環管理。
同時清遠固體廢物管理機構存在隊伍不健全、監管手段落后,專業人員匱乏等,縣一級的固廢管理隊伍目前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基層監管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強化堆點安全防范,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針對非法傾倒固廢堆點多、量大、風險高、清理資金大的難點,清遠建立政府財政先投入清理、司法再跟蹤索賠的機制,完成清理(轉移暫存)固廢堆點41宗,超過15萬噸。
為徹底改變“企業(個人)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清遠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20年共完成損害賠償磋商案件3宗,賠償金額289萬元。
2017年9月,劉某林聘請挖掘機和工人,在廣州從化一個水塘采挖危險廢物,同年12月將危險廢物運至107國道逕口治超點附近一塊空地,倒出危險廢物并露天晾曬,堆放的危險廢物沒有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2018年2月,原清新區環境保護局(現清遠市生態環境局清新分局)進行執法監督檢查時案發。經查明,劉某林沒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該危險廢物堆放晾曬點位于清新區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陸域保護范圍,上述固廢總重達291.92噸。劉某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構成污染環境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2020年8月,清遠市生態環境局清新分局在清新區人民檢察院支持下,與劉某林家屬開展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劉某林妻子及兒子二人愿意作為擔保人,簽訂協議共同承擔本次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77.9101萬元,并通過市級以上媒體公開道歉。10月,清新區人民法院對劉某林犯環境污染罪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分別作出《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和《刑事判決書》,司法確認當事人及其家屬分四期賠償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并通過市級以上媒體公開道歉的和解協議,判處劉某林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5萬元。目前劉某林及其家屬已按時支付前兩期生態環境賠償費用共計45萬元并登報道歉。
該案是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首次與檢察機關共同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將當事人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履行作為刑事審判的量刑情節以及要求當事人登報道歉等一系列做法均為首次嘗試,對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走向常態化運轉具有參考意義。
未來清遠將以危廢為重點,實行對違法傾倒固廢行為的“零容忍”,對中間商、承運人、接收人等,堅持一追到底,嚴厲查處,營造“有案必偵破、露頭必狠打、違法必嚴懲”的執法高壓態勢。
選優配強一線執法力量,加大公眾宣傳力度
為加強一線執法力量,清遠市生態環境局選優、配強一批年輕骨干充實一線執法,購置一批無人機執法裝備,進一步提高清遠固廢管理能力。同時組織重點危廢企業及各分局參加固廢管理線上、線下培訓。加快推進炬眾等危廢處置項目建設,新核發危廢經營許可證6家。
為回應公眾關切,加強宣傳和警示教育,有效震懾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清遠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清遠日報梳理了一批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連續三天推出系列報道,得到社會廣泛關注,提升警示震懾效果。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全市固廢監管執法工作情況,充分利用微信、網站等新媒體加大新固廢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編制印刷《清遠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手冊》2000余冊,并發放到企業,要求企業依法、依規管理危險廢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清遠進一步強化涉疫情醫療廢物監管。制定實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管理預案等文件,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指導集中隔離場所、醫廢處置企業嚴格做好各環節管控,2020年累計安全處置醫廢3012噸,其中涉疫情廢物392.7噸,實現“日產日清”。同時加強應急演練,以桌面推演的形式,模擬不同突發情形,推導行之有效的醫廢應急處置方式方法。(作者羅煒煒系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蘇立強系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