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守虎
摘 要:實驗在整個物理學科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是開展各項科研活動的基礎,還是人們認識與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如果科學沒有經過實驗論證,最終得出的結果便毫無參考價值。目前我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并不樂觀,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驗教學效率不高,甚至喪失了實驗的真諦。可見,當前教育背景下教師很有必要探討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文章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25
就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來看,整體比較死板、生硬,加之物理學科知識點較為枯燥,因此很多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也很難主動參與其中,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學生沒有了興趣的驅動,很難提高自我學習成效。但是在物理教學中融入實驗教學可以突出實驗教學效率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其深刻體會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不斷發散自我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物理教學的最終目標,即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形成自我學習意識,使自我邏輯思考意識得到發散,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初中階段教師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在目前新課程改革深化的環境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只有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才能幫助教師制訂更為完善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地提高物理教育水平。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也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最終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注意目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前準備工作有待加強
要想保證實驗教學效率,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實驗教學準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認真備課,明確實驗的重點,通過充分準備與精心設計提高實驗教學效率,進一步起到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作用。但是針對目前各個初中教學內容來看,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并沒有意識到準備工作的必要性,甚至不重視實驗教學,最終出現實驗教學過程不理想的問題,很難達到預期的實驗教學效果,不利于高效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使學生很難把握物理知識。
(二)實驗流程與實驗操作不規范
部分學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給學生演示實驗時,由于時間緊迫或者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操作不規范的問題,這些都不利于順利地開展物理教學活動,也不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
(三)實驗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在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從實際的教學可知,仍有部分教師在實驗課上以自我為中心,不重視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并不利于學生高效開展教學活動,很難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二、影響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一)應試教育理念影響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這一教育理念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的關注。從側面分析體現了學生要想進一步學習,必須通過中考。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提高了對中考的重視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式就具有很強的形式性,即全面灌輸物理知識,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該模式下的學生學習成績是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學生物理考試成績則決定了其學習效果,這樣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二)重視理論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目,若教師在教學中僅重視理論教學不重視實驗教學,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表明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物理本質知識或規律時,主要建立在動手操作與實驗研究上。然而目前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并不能全方位開展實驗教學,即部分考試計劃與教學安排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實驗教學內容相當模糊,若無法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思考意識或創新能力,那么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的理論知識就是片刻記憶,極易忘記。
(三)知識點多課時少
各個學校在設置物理課時存在明顯壓縮課時的情況,原因與大多數課時被分配到語數英三大科有著密切的聯系。課時嚴重被壓縮,限制了教師呈現物理知識的時間,因為物理知識點相當多,但是課時又相當有限,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學習物理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度過濾知識點并加快教學進度,使其可以掌握更多理論與實驗知識。但是這種機械式的學習與認知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趕教學進度不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教學的效率較低。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
(一)演示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屬于比較直觀的一種實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增強其對實驗的了解。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角色,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物理實驗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觀察物理素材的改變情況,思考其中的變化原理。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影響,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不斷提高。教師在設計演示實驗時需要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基礎,科學地選擇實驗器材,以此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實驗演示的過程中,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直接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避免在語言講解中存在理解困難的情況。以學習“光的折射”這部分內容為例,可在教學中設計簡單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刻體會光的折射效果及產生的原理。可在教學中用筷子和透明的水杯開展實驗,在透明的水杯中倒入適量的水,之后在杯子中插入一根筷子,要求學生從側面的角度觀察這根筷子的變化。在這個簡單的物理實驗中,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光的折射現象是如何發生的,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在具體的實驗演示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問學生,讓其可以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與思考,從而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二)豐富實驗資源,提高學生參與度
新課程改革之前,很多學校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并不重視實驗教學,錯誤地認為實驗教學是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還不如強化理論部分知識教學,或者給學生開展多樣化聯系。與此同時,農村地區實驗資源極為匱乏,且學生實驗能力不強,從思想意識上不重視實驗教學效率,未重視建設或更新校內實驗資源。此外,就算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開設了實驗,但也以教師演示為主,學生只能作為旁觀者,很少甚至沒有機會動手操作。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照本宣科,并不能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可見,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提高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其一,重視建設校內實驗資源,及時更新先進的實驗設備,設立專門的實驗室,為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奠定基礎。其二,發揮現有實驗資源的作用,強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學習“應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量電阻”這部分內容為例,若實驗器材不足,教師可以應用電壓表、電流表以及滑動變阻器等給學生演示實驗,給學生口述實驗的過程,之后記錄電阻變化。在此之后給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機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體驗自主實驗,通過實踐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實驗內容的印象,使其在學習中可以清晰地了解串聯、并聯等知識點。
(三)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各種先進教學方式應用于教學中,其中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就是現代化教學方法的代表,具有直觀、清晰等特點,為教師創設實驗教學情境或模擬實驗等提供了良好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媒體技術的作用,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可以在學習中主動參與物理實驗。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演示以及物理現象,更易于學生理解與接受,讓抽象復雜的問題變得直觀,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如以學習“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這部分內容為例,可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給學生講解實驗前的問題,以生動形象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在學習中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比如“斜面的光滑程度一樣,傾斜程度不同時斜面機械效率一樣嗎?”提出這些問題后,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就這個問題進行猜想,之后根據學生學習的知識開展實驗,最后進行交流。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加深了對這方面知識的記憶,有利于教師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四)優化實驗報告,展示實驗成果
物理學科學習中實驗教學活動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物理實驗教學中,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實驗內容創設更加優秀的實驗報告,反映教學中的各個教學環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實驗報告的嚴謹性與科學性,逐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高度關注實驗報告中學生的必備能力,如抽象判斷、剖析能力等,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散自身思維,最終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此外,教師要積極舉辦成果展覽有關的活動,以此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綜合能力。比如在進行“杠桿和滑輪實驗”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展示自主設計的杠桿與滑輪,看哪個學生設計得最科學、最美觀,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最終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
總之,物理教學中的實驗屬于重中之重,且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我們通過實驗論證。教師在教學中要豐富教學模式,創設優良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索,切實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鄒春明.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7(7).
[2]尹瑞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J].甘肅教育,2018(6).
[3]蘇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中),2017(1).
[4]張小虎.淺談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6).
[5]胡建榮.例談核心素養時代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J].中學理科園地,2018(2).
[6]郭永明.論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7(2).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