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華
如今大語文時代的背景下,我作為一名農村普通高中的語文老師,感覺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學生學習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了。平時在和學校老師的交流中,很多老師都有了這樣的感慨:教了幾十年書了,現在越來越不會教語文了。以前說人人都會教語文,但是現在的語文,不是人人都能教,更談不上教好了。到底要如何才能教好語文呢?這是語文教學大改革形式下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不可逃避的一個現實問題。
我也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在教學實踐中也總結了一點點經驗,在這里和大家探討探討。首先我們要與時俱進,轉變老觀念,要認識什么是大語文。大語文由特級教師張孝純19世紀80年代提出,直到2014年國際教改的實施,部編版教材主編溫儒敏推行。大語文主張語文教育與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的與他們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的結合。作為一個一線語文教師,我漸漸意識到,閱讀和寫作是大語文教育最重要的兩項技能。目前語文考試的趨勢,對閱讀的要求已遠遠高出平時的教學內容。高考語文書本上的知識僅有幾分理解性默寫,其余的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都是課外題。新高考改革在語文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方面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更需要學生平時的積累。讓學生在閱讀的廣度數量速度上下功夫。寫作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同學們堅持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每天留出一部分時間閱讀,多積累經典文章和名言名句,多總結,看完書后可進行讀后感的書寫。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重視閱讀和積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題海戰術,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每日兩語。每節課上課之前,我都要語文科代表在黑板上寫上兩條名言名句,然后讓學生做好摘抄,并把它背下來。這樣每天兩條,10天20條,一個月一期下來,學生們將近寫了一個本子。學生有了積累,寫文章的時候它就可以用上。
課前5分鐘美文賞析。前5分鐘我都事先安排一位學生,拿自己選好的一篇短文在班上朗讀。讀完以后要談談自己的感想。講一講為什么要選取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寫得好好在哪里?你從中學到了什么?學生輪流來,每個學生輪到時都必須上臺。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練了學生聽說能力。
課堂上的閱讀。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特別是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增加了篇目,有些文章字數多、文章內容也很難懂。普通高中學生本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就差,看著就頭疼,怎么辦呢?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處理的:如:教《齊桓晉文之事》,我先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先錄音讀,再學生齊讀,又個別分段讀,再齊讀,讓學生多次朗讀后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再分角色讀。有句老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經過多次朗讀,分角色朗讀以后,學生們都興奮起來了,在高昂的情緒狀態下,再由學生自己疏通文章大意,探究人物形象。這樣教師真正實現了主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提高了。
課外閱讀。農村普通高中學生由于環境影響,課外閱讀書籍不多,閱讀習慣都不好。甚至說大部分學生連課外書都沒有,更談不上學習習慣的培養。我曾放暑假來校后做過一次調查,班上72位同學問他們讀了10本書的請舉手,結果只有寥寥的兩位同學,有三十五個學生說一本都沒看。課外閱讀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很少很少。針對這一情況,我把家里珍藏書籍都搬了學校,設立了讀書角。有《青年文摘》《作文素材》和一些經典小說;還有我訂的各種報刊如《人民日報》《湖南日報》《科教新報》等。并提出要求:好詞好句做好摘抄,期末進行評比;每次放月假規定學生到家里一定至少要看一本書,來校時的第1節課介紹書的主要內容;寒假規定要讀10本書來期開學必須在班上談自己喜歡的書籍,并寫好自己的感想。
重視寫作
做好寫作前指導。我們農村學生,由于接觸面窄、生活經歷少、閱歷也相對短淺,對于一些生活現象理解不透徹。現在我們的高考作文都是任務驅動型作文,材料都是熱點事件,他們很多時候看問題不能深入分析。所以每次寫作前我都要進行審題立意的指導,有時每周都拿一節課進行專門的審題立意的訓練。先出好作文題,由學生思考后自由發言,有意識的訓練他們不偏題不走題,并要求一定要寫好作文提綱。
寫作前帶學生去體驗生活。高一語文必修上冊第7單元,學習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后,要求我們寫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那一次講完課后剛好下了1場大雪,我就帶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打了1場別開生面的雪仗,讓學生觀察校園下的雪景,產生情感體驗。結果,意想不到,他們寫出了很多優秀的文章,且都很新穎。
寫作過程中指導學生按要求作文,強調一定要正確審題立意、選擇材料、構思篇章結構,字數要達標、書寫要工整。因為高考作文沒達要求是要扣分的,平時就得有意識地提醒同學們。
我還重視作文的修改。作文應是“作”和“改”兩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我先要學生學會自己修改作文,從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形成作文能力,讓學生寫完后對照要求進行修改,修改完后自己再讀一次自己的文章,從讀中辨出敘述不明、描述不當、語言不順的毛病,在反復推敲自己修改了以后,我還要求同學們互批互改。前后桌互相看看文章,并且寫好評語。經過自我鑒賞和鑒賞別人的作文,學生作文能力慢慢就提高了。
總之,我認為,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的觀念一定要轉變,不能因循守舊,必須與時俱進。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老師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讓學生愛上寫作;讀書要有所選擇、有系統、有深度,要讀寫結合,要知行合一。這樣他們自然會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