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靜宜,李慧嵐
1.上饒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西 上饒 334000;2.上饒市立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磺脲類藥物是治療2 型糖尿病(T2DM)常用的藥物,可促進T2DM 患者胰島β 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1]。據報道,T2DM 患者長期使用磺脲類藥物有失效情況發生,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直接影響治療效果[2]。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SFS)發生機制并不明確,部分學者認為其與異常胰島的β 細胞分泌有關[3]。有研究指出,SFS 的T2DM可改用其他促胰島素分泌劑與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4]。阿卡波糖和甘精胰島素在臨床治療T2DM 中較為常用,但關于兩者聯合使用對經SFS 后T2DM患者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證實。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T2DM 患者經SFS 后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在上饒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T2DM 經SFS 后患者60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61.46±7.74)歲,年齡范圍50~76 歲;病程(8.04±2.18)年,病程范圍5~13 年。觀察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61.23±7.48)歲,年齡范圍51~75 歲;病程(8.17±2.12)年,病程范圍5~12 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原則要求。
(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年版)》中相關標準[5];②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糖化血紅蛋白(HbA1c)>9.5%;餐后2 h 血糖(2 hPG)>11.1 mmol/L;空腹血糖(FBG)>7.0 mmol/L。(2)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肝腎疾病;②免疫系統紊亂;③慢急性感染;④腦血管疾病。
所有患者均停用原治療藥物。對照組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治療,在每日晚餐后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73001,規格:3 mL:300 單位),10 U/d;在早餐前30 min,口服格列美脲片(萬邦生化醫藥,國藥準字H20010575,規格:2 mg)2 mg。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阿卡波糖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規格:50 mg),50 mg/次,3 次/d,并根據患者血糖水平調整藥物用量。兩組均連續治療3 個月。
(1)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比較兩組血糖水平。采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監測組織間隙葡萄糖濃度,5 min/次,通過數據,比較FBG、2 hPG 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HbA1c 水平。(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 個月后的胰島功能。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胰島β 細胞功能指數(HOMA-β)、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水平;(3)統計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視物模糊、心慌、出冷汗。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FBG、2 hPG、HbA1c 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BG、2 hPG、HbA1c 水平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治療前,兩組HOMA-β、HOMA-IR 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OMA-β 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HOMA-IR 水平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OMA-β、HOMA-IR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OMA-β、HOMA-IR指標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T2DM 出現磺脲類藥物失效的發生率在5%左右,用藥達5 年以上發生率在30%左右,其發生機制尚不明確,但臨床認為其與患者的胰島功能衰弱有關[6]。SFS 的T2DM 患者胰島敏感性降低,加重胰島素抵抗,且長期服用磺脲類藥物,導致其與新包膜的親和力下降,影響患者的胃腸道功能。而注射胰島素可降低胰島β 細胞的毒性作用,并調節胰島β 細胞的分泌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利于患者預后[6]。但如單一用藥難以長期將患者的血糖穩定在正常范圍[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FBG、2 hPG、HbA1c、HOMA-IR 水平低于對照組,HOMA-β 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T2DM 患者經SFS 后采用甘精胰島素與阿卡波糖聯合治療有較好的效果,利于改善血糖水平,提升胰島功能。甘精胰島素是長效胰島素類藥物,患者進行皮下注射后,吸收平穩緩慢,釋放胰島素穩定,并可持續24 h,無明顯峰值,可在全天候進行血糖控制,恢復患者對磺脲類藥物的敏感性,改善患者胰島功能[8]。相關研究指出,如單一使用甘精胰島素治療SFS 的T2DM,在餐后容易發生高血糖反應,長期易發生低血糖,損傷神經細胞,難以獲得滿意治療效果[9]。阿卡波糖可抑制腸道內的多糖分解,在小腸上部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餐后的血糖水平降低,通過餐后的糖負荷,進而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其還可抑制混合飲食后的胃排空,控制患者食欲,避免血糖升高[10-11]。因此,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可持續平穩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避免血糖的波動,并使低血糖發生率降低。楊華等[12]研究結果顯示,T2DM 患者經SFS 后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效果滿意,可有效調節血糖水平,減少低血糖事件的發生,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此外本研究還對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SFS 的T2DM 患者安全性好。可能與樣本量較少及納入對象的條件設置有關,后期還需增加樣本量,進一步分析T2DM 患者SFS 后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SFS的T2DM 患者效果較好,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島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