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重慶 400016)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護理理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內容[1]。在醫療體系內,急診科室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很多由于意外情況造成患者需要馬上就醫的情況,都需要急診的緊急處理給患者安全的保障。急診的突發性事件較多,在進行急診治療中還需要有著科學的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科學的急診護理能夠減少患者承受的病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護理的科學性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決定著醫患之間的關系。因此,為了提高護理的科學性,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本文就關于急診護理方式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我院選取138位2019年4月到2019年6月到我院就診急診科的患者作為研究數據患者,在實驗中,我院需要采用抽樣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成兩組,分別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經過疾病診斷之后均符合課題研究的疾病診斷原則和規范,與此同時,診斷的標準也符合此次研究樣本選取的要求,除了患有此項疾病之外,患者并不存在其他類型的器官病變情況以及血液系統疾病,而且對于本次研究的內容均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患者選擇常規護理模式的內容,具體包括分診導診,病情監測,基礎護理等多項內容。研究組患者選擇優質護理干預的內容,具體包括建立優質護理干預小組,優質護理及服務流程,心理干預,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等多項內容。建立優質護理干預小組的成員,包括主管護士,護士以及護士。在建立小組織后續進行統一的培訓,保證所有的成員都通過考核之后才可以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在優質護理服務流程方面,因為急診科的患者發病比較突然,病情發展也十分迅速,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以及交流,在患者辦理入院后,由于醫院的環境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醫務人員還需要幫助患者進行醫院環境的熟悉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本次研究實驗中,主要以兩組患者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作為主要的觀察指標。
為了保證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此次研究使用醫院專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23.0進行具體的數據分析工作,在分析時必須保持嚴謹和仔細的態度。
經過研究發現,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程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與不同形式的護理糾紛。根據具體的數據研究得出,常規組中的患者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在11.59%,研究組的患者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在1.4%。倆組數據對比之下,常規組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明顯較高,其具體數據如下表。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糾紛發生概率比較
在整個醫療機構當中,急診科是患者最為集中,病情最為復雜的一個科室,對急診科進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可以整體提高醫院疾病治療的效果也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2]。急診科一般是患者入院之后閉經的一個科室,大部分進入急診科進行疾病治療的患者,其病癥都有著一定的緊急性,需要盡快接受科學的治療及護理。另外,患者的病情一般會出現嚴重的波動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還會影響到患者家屬的情緒。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急診科發生護理糾紛的概率要明顯高于其他科室。所以,在現階段的急診治療中,醫療機構將部分重點放在針對護理的科學性提高職工,其有著較為科學的意義。同時,急診科的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如果急診科的護理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知識,不具備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那么發生會糾紛的事件的概率會大幅度提升。所護理人員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以外,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具備與患者家屬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拉近醫患關系,提高護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在此次研究當中選擇使用優質護理干預模式的研究者患者,其護理糾紛發生概率相對較低。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護理干預模式,以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重視基礎護理的內容,將醫院的責任制度落實到實處,整體提高護理質量[3]。采用該護理方式,其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進行科學的護理,在該護理方式的要求下,醫護人員大多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及素養,是提高護理科學性的有效舉措。并且,在該護理方式下,其還能夠提高護理治療,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有著較強的臨床實踐意義。